试析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遵义师范学院 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2)
摘 要:文章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就高校 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前提、保证、关键和基础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组织模式;人力资源;硬件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09—0139—01
数字化的生存正引领着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 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 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 新载体——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 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 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 会资源馆藏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 ,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 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 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 、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 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 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 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2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组织模式创新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 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3个层面去理解:①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 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②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 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③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 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从宏观角度去探析 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 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没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 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2.1 人文科学部门
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 工作。
2.2 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
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3 数字系统维护部门
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 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2.4 管理部门
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 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 门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 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 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 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 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汛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 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 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 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 高校图书馆尚源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 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 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 “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 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 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 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 人力资源的准备。
4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改善硬件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 。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 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 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 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 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3个方面工作:
4.1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 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 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 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 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 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4.2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
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 服务手段。各校的多谋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 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 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4.3 书(刊)厅电子化建没
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 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 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 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 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 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 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美娇.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科技资讯,2007,(12).
[2] 李淑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初探[J].山东煤炭科技,2007,(6).
[3] 古丽萍.数字图书馆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J].热带农业科学,2004,( 4).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021-09-13
- 略谈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2021-09-24
- 准国家工作人员认定中的几个问题2021-09-24
-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中加强地方...2021-09-26
-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需...2021-09-26
- 当前征地补偿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021-09-26
-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几个问题2021-09-26
-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2021-09-27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几个问题2021-09-27
- 浅议创建学习型企业应把握的...2021-09-28
- 基于手机移动技术的数字图书...2022-03-07
-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与问题探讨2022-03-09
- 有关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技术问题2022-03-09
- 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2022-03-09
- 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2022-03-11
- 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2022-03-11
- 浅议数字图书馆建设2022-03-11
- 论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人才开发2022-03-12
-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积累模式...2022-03-12
- Web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的开放模...20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