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呼唤公共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摘 要:文章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及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在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提高全民素质、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全民素质;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7—0120—0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追求的目标。所谓“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运作协调,共同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六个方面:公平正义、规则有序、协调均衡、价值坚守、社群互认和宽容仁爱。而图书馆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作用。
1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公民的终身学校,时代愈进步,社会愈发展,图书馆愈要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图书馆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及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1.1 缓和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
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化的应用、信息装备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西方国家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并宣称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首要特征在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信息相关因素的增长[1]。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程度的差别,已经成为人们物质财富占有差别的重要原因。信息获取能力的不公平造成信息强势者更强和信息弱势者更弱的两极分化后果,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已经成为当前一大社会弊端,并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构想的实现。
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包括城市农民工) 、下岗工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人群、包括老弱病残等生理上处于劣势的人群、还包括劳教所和监狱里的服刑人员等。属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员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与其他信息资源隔绝,更倾向于以公共图书馆作为满足知识信息需求的首选,并渴望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善意的服务。弱势群体改变自己不利的生活处境和地位的唯一途径,就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拥有。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的《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 条宣言》指出:“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础。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 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上述观点表明了世界各国都把倡导信息获取平等与维系社会公平看作是图书馆的内在品性与本质。公共图书馆图作为为广大社会民众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方便地获取信息。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 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获取信息资源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和照顾, 为他们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既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 也是真正实现信息公平的重要举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最底层, 忽视他们的存在, 无视他们的权益就等于动摇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公益事业中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时常偏离公益性原则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低下,使得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无法形成有力的帮助,而图书馆工作人员本身也成为了弱势群体。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如今公共图书馆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公务人员已经成为国际惯例,国内的深圳图书馆也已率先实行。给予公共图书馆经费和人员待遇的充分保障,对于图书馆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缓和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它的内涵不仅包括政治方面的公平,还包括了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公平,自然也包括了信息公平。作为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知识信息服务的机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建立了一种实现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2]。公共图书馆的精神,就是从制度上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使社会成员有可能通过图书馆得到公平获取信息的机会。公共图书馆的存在, 改变了社会信息分配机制。新出现的机制就是政府通过法律和财税, 保证每一位纳税人都有了公平地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图书馆代表了一种制度, 一种保证社会具有起码的信息公平的制度。信息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必备条件, 也是公众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保证。因此, 图书馆代表的信息公平制度, 对于建设和谐的现代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 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
1.3 活跃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变迁, 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繁荣, 人们的闲暇时间成倍增长, 这就为人们全面发展自我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也使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有了用武之地。图书馆是人们文化休闲的好场所, 也是最大众化、最方便的文化休闲方式, 它通过为读者提供文艺、旅游、摄影、园艺、烹饪、美容、健康保健等各类图书, 可培养人的兴趣, 发展人的特长, 锻炼人的能力, 陶冶人的情操, 使人们在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的同时又获得精神境界的升华。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 而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书香社会的营造。一个民族精神的高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体的阅读水平。全民参与阅读, 是构建一个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阅读和知识利用, 离不开连接着图书和读者的图书馆。
1.4 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最早是由美国商务部国家远程通信与信息管理(National Tele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TIA) 提出的[3],它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据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显示, 网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2.2%;50岁以上网民的数量仅占3.2%。从上网地点看,在家里、工作场所、网吧占了绝对多数,在公共场所上网的仅有0.5%。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普及率仅有2.5%, 高中/中专25.8%,大专及以上91.5%。这证明了教育程度对于信息能力的直接影响。目前有超过1/3(36.6%)的非网民由于此原因不能上网, 影响非网民不上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选择比例为318%。这都是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在占有信息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老年人、低教育程度群体的信息利用程度相当低。
数字鸿沟的存在所导致的信息公平的缺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职能机构, 在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承担相应的责任, 发挥应有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因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政府支持的公益性质, 能够以免费服务原则和方便服务原则消除人们利用信息的经济障碍和技术障碍, 成为接入网络的主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为社会精英服务, 而且面向普通民众, 对信息弱者提供特殊服务, 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
2 结束语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向图书馆提出了一个富有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的新要求,也为图书馆的未来展示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球公认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终身教育的课堂, 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智力支撑、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大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洪黎明,朱高峰.信息公平与社会公平密不可分[N].人民邮电报2005-05-24.
[2] 范并思.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J].图书馆,2004,(2).
[3]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 /net2/falling.html.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 ∥www.cnnic.cn/index/0E/00/11/index.htm.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和谐社会吗?2021-09-08
- 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2021-09-17
-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2021-09-17
-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2021-09-17
- 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21-09-17
- 试解和谐社会研究三个实践难题2021-09-22
- 在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工作会议...2021-09-23
- 在全县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工作...2021-09-23
- 交通安全: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2021-09-23
- 构建一个和谐社会2021-09-26
- 呼唤文明2021-11-29
- 论公共图书馆的营销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