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XX市与在蓉高校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牵动社会之广、政府力度之大、各方参与之多都前所未有。成都市提出建立市属高校与本市“人才产销衔接”机制的构想,在全国来看都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举措。市属高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不仅增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欢迎。在蓉40余所部、省属高校是成都市域内高等教育的主力,有与成都市加强联系与合作的愿望。因此,认真总结“人才产销衔接”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一个覆盖在蓉高校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与全国形势一样,成都市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紧张。从2005年以来,成都市接收的高校毕业生每年递增15%以上,2009年四川省87所高校毕业生超过28万人,成都市48所高校毕业生近15万人,在成都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6万人,其中成都籍毕业生约32万人,较上年增加06万人,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成都市吸纳就业能力增长放缓,从2008年第二季度起通过成都人才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岗位均呈下降趋势,在2009年春季特大型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大学生就业岗位的供求比达到1∶631。据供需趋势预测,这种态势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将延续。
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的,是企业的招人难,特别是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高的中高端岗位招人难。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企业不容易招到适宜的毕业生,即使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来公司后几乎都不能直接上岗,公司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对他们进行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岗前培训,随后的岗位成长期也较长。
这种现象揭示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性制度根源,即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从成都市来看,40余所在蓉省、部属高校约有1/4的毕业生要在成都市就业,但这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模式也没有专门针对成都市的人才需求进行特别考虑,其毕业生在成都市就业自然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今后,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成都市将重点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会产生大量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中高端岗位,同时,统筹城乡和灾后重建也亟需人才支持,对“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将大幅上升。探索建立高校办学与成都市人才需求之间的“产销衔接”,无论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还是促进成都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盟成都市委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我们认为,需要下决心从体制机制改革着手,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手段,大力推进在蓉高校与成都市的“人才产销衔接”,加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上的沟通衔接,努力开创在成都市域内“学有所需、需有所用”的和谐共赢局面。
一、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就业全过程的对接
(一)引导在蓉高校的专业建设对接我市的人才需求。可以通过委托课题、共建产学研基地等方式,鼓励在蓉的省、部属高校对接成都市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强化对口专业建设,根据自身情况集中力量打造强势专业;帮助我市骨干企业与在蓉高校相应专业院系对接,搭建人才与技术上的互利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产销衔接,为成都市对口培养适用人才。比如,对成都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可以支持和帮助本地的产业龙头企业与在蓉高校的对口专业联合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作为教师科研开发基地、学生科研活动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场所,帮助高校把这些专业做强,为成都市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
(二)引导在蓉高校的培养模式对接我市的人才市场。鼓励各高校与本市企业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定期交流制度,采取“订单式”、委托代培、企业冠名办学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些合作方式,让用人企业能提前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针对我市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形成富有效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在校期间的目标确立、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提供实训实习基地,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完全适应企业的要求。
(三)引导在蓉高校的就业服务对接我市的人才服务体系。扩大我市就业见习基地规模,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对本市就读的成都籍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通过政府和社会机构给予就业和创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成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要与在蓉高校的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功能整合,使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校就可享受本地就业推荐、人才入户申请、户籍挂靠等系列优质服务。市域内的大学生创业园要主动与在蓉高校对接,校地共建创业产业园区,吸引在蓉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成都市内转化;联系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聘任成都籍毕业生为科研助理。
二、编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指导高校办学和学生就学就业
建议编制“成都市重点发展产业人才开发规划”,对我市规划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前景、特别是适合大学生就业的中高端岗位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既为制定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政策提供依据,优化人才环境和就业环境,也为在蓉高校服务我市产业发展调整办学结构提供指南。具体来说,对今后十年成都市规划的生物医药、食品、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以及重点发展的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应定期发布主导产业年度人才开发目录、人才资源状况年度报告,及时反映产业人才的总量、产业分布、专业结构和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扶持相关高校和专业的建设。
要用市场机制调节在蓉高校办学结构和成都籍学生的升学选择。建议市政府或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监测行业和区域的就业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失业率和失业周期的变化状况,做出快捷、准确的评估,适时发出预警预报,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预测机制。根据就业监测和预测结果,每4-5年发布一次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每年公布劳动力岗位统计公告,为在蓉高校办学、学生就学和就业提供参考。成都籍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4万人,超过50%会回到成都市来工作,要让他们在高考升学选学校、选专业时就能了解成都市若干年后的产业人才需求大趋势,有针对性地选好发展方向。
三、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共建“产销联动”的长效机制
一个区域内的人才 “产销衔接”,不是仅仅由学校、或者政府、或者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实现的。因此建议:由成都市的相关领导牵头,组成由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的联席会议,让高校了解成都市的产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让政府和企业了解高校近期的人才输出结构,同时三方也对市域内的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途径和社会需要人才所具备素质等等要求进行共同的研讨,协商解决校地、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以达到高校、政府和企业协调联动、共赢发展的目的。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抓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心...2021-08-27
- 乡村振兴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2021-08-27
- 国外广告人才培养路径与启示2021-08-27
- 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导航青...2021-09-09
-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1
- 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人才培养...2021-09-28
-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事业发展2021-10-08
- 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心得体会2021-10-12
- 建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2021-10-17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021-10-18
- 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3
- 近代化探索2021-09-14
- xxx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5
- 历史专题二近代化探索2021-09-16
- 学习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2021-09-27
- 机关服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021-09-29
- 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2021-10-08
-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2021-10-11
- 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与探索2021-12-16
- 社会综合治税建设的探索2021-12-23
-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2021-09-11
- ×校建立“家庭图书角”的方案2021-09-22
-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2021-10-10
-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新致贫长...2021-10-24
- 中学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情况总结2021-11-03
- 谈如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2021-11-08
- 关于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监...2021-12-07
- 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2021-12-09
- 关于建立健全效能投诉受理工...2021-12-09
- 建立健全城市医疗卫生网切实...2022-01-20
- 压紧压实高校纪委监督责任,—...2021-08-27
- 高校生社会实践报告2021-08-27
-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汇报2021-10-06
- 涉农高校招生新闻传播策略探讨2021-10-18
- 高校教师优秀个人工作总结2021-10-19
- 高校评估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2021-10-27
- 选拔到农村基层锻炼的高校毕...2021-11-08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2021-12-11
- 高校学生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2021-12-13
- 高校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