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危机产生原因和防范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05 15:13:15
浏览数:次
摘要:企业发展速度快,财务危机随之产生,文章基于财务运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财务危机产生原因,提出防范财务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危机;原因;对策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在加大,不少大中型企业也进入破产行列,与此同时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如银行连续降息、债转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但是这些举措都集中在公司已形成的巨额债务的化解上,目的是减轻公司负担,而对如何防范新增债务风险措施不多,公司账面亏损暂时得到缓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从一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风险,财务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严重影响到公司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公司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缺乏管理经验与管理才干。公司财务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当这种混乱的管理状态所带的弊垢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公司就会陷入危机和困境。例如,公司的管理者在不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而当产品生产出来后不适应市场需要,形成产品大量积压,这样一方面挤占了公司的流动资金,致使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又造成公司库存成本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负担。而与此同时,公司的财务人员又随意向客户提供信用,应收账款过多而催收不力。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可以使一个原本资本比较充裕的公司陷入危机状态。
2、财务管理不严,公司缺乏危机意识。公司财务管理的严与不严直接影响到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许多公司在财务经营过程中缺乏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基础十分脆弱,理财随意性极强。资产管理漏洞百出,公司浪费严重。
3、公司经营不善,资产流动性差。引发公司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产的流动性差。当前,在我国的公司当中,流动资产质量普遍不好且结构不合理。而造成资产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经营不善。三株公司的衰败便是对经营不善的一个最好说明。三株公司经过4年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内部管理混乱、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痼疾。因此,当“常德事件”发生后,企业迟迟没有反应。这一事件就成为导致三株公司从极度辉煌走向快速滑落的导火线。
4、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造成公司财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主要是由公司融资决策的失误造成的,在进行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公司没有处理好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额以及偿还期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几个方面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二)外部原因
1、国家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在经济和会计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在对公司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时缺少法律依据,从而使少数公司或个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得以实施经济舞弊行为,进而使公司产生财务危机。另外,我国的银行信贷管理不严,对公司贷款缺乏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源之一。有些公司在经营已经陷入困境,无法扭转经营局面的情况下,某些银行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同意为其提供贷款,而之后又对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公司在困境中越陷越深,财务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2、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公司财务危机形成的一个客观原因,它会使公司管理者的主观努力付之东流或者使管理者所付出的代价与收效不成比例。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采取的货币金融政策也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对公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利息和汇率。另外,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定了要对某些产业实行限制或淘汰,对某些产品实行加税或减少信贷资助等,也可能引发那些产业和公司的危机。
二、公司财务危机的防范对策
财务危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特有的经济现象,对其管理和控制极富挑战性。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产生的损害程度,从危机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本文基于财务运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关注财务风险的新变化
公司理财活动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和承担风险,风险与收益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理财活动必须遵循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在追求财务杠杆利益时,谨慎对待偿债风险;在提高投资收益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时,能避免外汇风险。
(二)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收益
投资决策是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公司较长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资金结构,投资决策失误会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直至破产、倒闭。坚持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集中统一运用资金,使资金投向合理配置,保持投资规模适度,通过定性和量化的分析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预测,以防范投资风险,避免因投资失误引发财务危机。
(三)实施资本结构的动态管理,防范负债风险
资本结构是指债务资本与自有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负债筹资具有节税、降低成本、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杠杆作用,同时可以让公司在不稀释控制权的条件下,掌握和支配更多资源。这些好处吸引为数众多的公司纷纷踏上负债经营的道路。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使负债规模适度是防范负债风险的有效措施。
(四)加强日常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匹配
在日常理财过程中,应重视流动资金的投放与管理,维持资产流动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做好信用调查与信用评价工作,防范信用风险;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存货监控,盘活存量资产。
(五)建立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加强财务危机预测与监控
财务预警系统是适时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公司内外部经营情况的各种资料,将公司存在的潜在财务危机预先告知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工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科学的防范性,预警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财务危机可能发生的有效信息,指导他们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第二,广泛的实用性,预警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方便实用,所选用的指标力求能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地寻找财务危机“恶魔”的踪影。第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警系统中所采纳的各项预警指标能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获取相关可靠的信息,操作灵便。设置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促使公司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迅速做出现状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变对策,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六)建立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财务危机的预警系统和预警体系,还应创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防范机制的建立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加强对财务危机的预测,主要是利用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对公司在负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过去中不利因素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程度大小进行估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危机的发生。二是事前预防,即对公司的资本经营活动制定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以便对危机进行预先控制,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危机的事中或事后控制,这主要是在危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或通过严密的危机处理计划,迅速制定处理方案,进而及时控制和扭转局面,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七)设立危机处理基金,加强知识产权的维护
危机爆发时急需资金解决危机,尤其是财务危机更是如此,如何紧急调集资金补充缺口,缓解财务压力,实为当务之急。为解决危机爆发所需要的资金,公司可以更进一步将每一年的盈余提取3%-5%,设立危机处理基金,以备急时所需。知识产权是公司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力武器,而攻守之间又蕴涵着有机的联系。在攻的战略方面,公司可通过知识产权,有效阻碍后继者进入此市场,甚至以各种专利作为公司收入的来源。如温州乐清的小家伙果奶公司为瓶盖专利诉浙江金义奶有限公司获得判赔人民币3000万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种种措施,来防范财务危机,避免或减少财务危机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玉波.危机管理智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开田,娄权.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3).
3、王惠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财贸研究,2004(1).
4、李秉祥.我国财务危机公司投资行为的财务特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2).
5、张赛琴.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及预防[J].浙江金融,2003(6).
(作者单位:盐城市民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