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幼儿园疫情防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8-27 22:28:59 浏览数:

 0 2020 幼儿园疫情防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方案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XXX 幼儿园疫情防控心理危机与实施方案》。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教育部及 XXX 省教育厅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为指导,为全园师生开展心理支持服务工作,引导全园师生对可能出现的认知、情绪、行为、躯体上应激反应不要过度紧张,积极、科学应对,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

 二、组织机构 组

 长:蒋秀美 副组长:马沫琳 组

 员:赵燕、方亭亭、汤亚勤、宦晓、陈文慧、薛雅倩以及各班班主任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副组

 长的协调下,开展有序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与疏导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纳入本园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减轻疫情所致我园师生的心理伤害、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要求,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全面覆盖,分类指导。面向全园师生开展心理支持服务,并针对不同幼儿实施分类干预,帮助幼儿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预防为主,持续开展。心理防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同时注意当病毒疫情过去,各种支持力量慢慢撤回、生活回到正轨、应激反应消除时,全园师生心理问题可能慢慢出现,如对疫情的反复回想,对人员过密的场所产生恐慌等。因此,要密切关注全园师生心理状态,持续开展心理防护工作,保障全园师生心理健康。

 四、干预目的

 1.及时掌握我园受疫情影响的各类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高危个案并开展危机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2.及时结合疫情发展和师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危机研判,为我校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

 3.及时为我园师生提供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确

 保我园师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防控疫情。

 五、干预工作

 1.及时了解及时汇报 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全体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建议的解决方案。

 2.疫情心理防控知识的宣传 通过网络向全体师生、家长推送疫情防控心理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减少和降低由新型肺炎疫情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力争每三天一次心理宣传。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微信群、qq 群、美篇等各种宣传通道推送专业心理防护知识,增强师生及家长科学抗击疫情和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

 3. 清楚掌握来自疫情区域涉及到的师生家庭个案,并建立档案 (1)疫情区域具体是指:不仅是指湖北省,还有本省以及其他省份各个重灾区,凡是镇江市外人员皆要统计。

 (2)具体实施:

 A.目前本园已实施全园师生的日报工作,从后勤处了解本园老师现阶段的动态,掌握是否涉及到疫情区域人员的具体信息;

 B.各班班主任统计各班幼儿疫情区域人员的具体信息并做好记录; C.班主任及时了解本班幼儿个体及家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对学生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当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时及时上报给心理老师; D.心理老师对以上重点关注对象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档案,若有特殊情况上报给组长或副组长。

 4.对重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辅导 (1)对有亲友感染发病的幼鳄进行干预与辅导,对疫情导致出现心理焦虑等问题的幼儿进行干预与辅导; (2)对所有有严重负面情绪困扰的师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3)密切关注从疫区返回或因疫情出现心理问题的幼儿,做好跟踪回访,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支持服务,减轻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5.针对疫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组织全园班级进行疫情防控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开学后); (2)面向幼儿或家庭,开设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微课; 五、其他转介或相应干预措施

 针对本园师生、家长进行有效疏导并开展力所能及的心

 理辅导,针对心理问题和疾病需要转介镇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等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根据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需求和实际困难提供社会支持。

 (一)针对治疗中的病人 1.当病人得知患病而被隔离时 心态:麻木、否认、愤怒、恐惧、讨价还价、懊恼、抑郁、失望、抱怨等。

 干预:

 (1)理解病人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反应的一种方式,做到事先有准备,不被患者的攻击和悲伤行为所激怒而失去医生的立场,如放弃治疗、与病人争吵、过度悲伤等。

 (2)在理解病人的前提下,除了药物的支持治疗之外应给予心理支持,如避开攻击性的话题、不与患者正面冲突、安排就诊和转诊。摆明目前的病情判定依据和结果,不强调完全确诊。

 (3)强调隔离手段是为更好地观察治疗,同时是保护最亲近人的方式。说明目前治疗的病死率并不高、干预的有效性。

 原则:宽容对待患者、尽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以服从治疗为大局、支持、安慰。

 2.当病人处于隔离治疗中 心态:联系不到家人的孤独、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的

 过度乐观、放弃治疗、不合作。

 干预:

 (1)客观如实地报告病情和外界的疫情,使医务人员及患者作到心中有数。

 (2)联系外界亲人,信息传达。

 (3)以目前治疗的范例说服患者一同抗病。

 (4)环境生活有序,以适宜的轻松气氛影响患者。

 原则:如实对待、和谐有序、信息传递。

 3.针对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患者 心态:濒死感、恐慌、绝望等。

 干预:镇定、安抚的同时,加强治疗。治疗有序,避免慌乱。

 原则:安抚、镇静,特别注意情感交流。例如一位护士说:我护理一个重“非典”病人,开始离他很远,有一次给病人喝水后,病人说“舒服多了”,说着眼泪流出来了。

 4.针对“疑似”的病例 心态: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

 干预:

 (1)宣传疾病的正确知识,及早观察治疗是最好的时机。

 (2)为人为己,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的安排。

 (4)使用适应性的行为和非破坏的行为减少应激。

 原则:正确宣教、服从大局、必要的防护、减少压力、支持。

 (二)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 心态:躲避、不安、对医疗的过度期待和放弃、过度勇敢、无防护等。

 干预:

 (1)鼓励支持面对现实、接受现状、正确对待。

 (2)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3)接触者与他人信息的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原则:正确宣教、积极的其他方式交流、接受现实,安慰。

 (三)针对不愿公开就医的人群 心态:怕被误诊和隔离、缺乏认识、回避、焦躁等。

 干预:

 (1)知识宣教,消除恐惧。

 (2)及早就诊,利于他人。

 (3)抛除耻辱感,正视疾病。

 (4)及早防护。

 原则:劝导、不批评、支持、引导。

 (四)针对广大老师、幼儿和家长 心态: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

 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

 干预:

 (1)正确的信息,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

 (2)消除误区。

 (3)交流、适应性行为的指导。

 (4)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

 (5)提醒可能的并存问题(如饮酒)。

 (6)自我识别症状。

 (7)自助、助人。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适宜防范。

 六、工 作要求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此项工作意义重大,请各班级务必高度重视,统筹领导、上下联动,全面推动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工作责任要到位。工作讲求方法,避免伤害,疫情的爆发给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来了心理影响,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既要尊重每位幼儿,保护他们的隐私,也要做好自身心理调试,助人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伤害和二次创伤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要到位。做好记录,及时沟通,对疫情期间需要重点开展帮扶的幼儿,班主任应做好工作记录,开学后也要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持续开展心理支持

 服务。工作中如遇到不好把握的情况,可与心理辅导中组长蒋老师取得联系。

 二〇二〇年 X 月 X 日

相关热词搜索: 疫情 实施方案 干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