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两新”党组织争先创优活动评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1-08-27 23:39:48 浏览数:

 “两新”党组织争先创优活动评定标准 类型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标准 考评方式 党的 组织 设置 20分

 组织

 覆盖

 10分 按要求建立党组织,达到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应建未建党组织的不得分。

 每年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 1 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纪检

 机构

 5 分 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未设立纪检机构、未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的不得分。

 配套

 组织

 5 分 工、青、妇组织健全,党组织对群团组织领导得力,活动开展正常,作用有效发挥。

 有工、青、妇组织,但活动开展不经常的扣 3 分。应建未建工、青、妇组织的不得分。

 班子队伍建设15分

 班子

 职数

 3 分 严格按照职数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党组织领导班子不健全的不得分。

 班子

 任期

 2 分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执行,期满按时换届。

 应换届未换届或人员变动后未及时改选的不得分。

 骨干

 队伍

 5 分 提倡从非公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中选拔党组织书记,选配的党组织书记符合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

 党组织书记由主要出资人或社会组织负责人兼任但未配备专职副书记、未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的扣 2 分。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不够强的酌情扣分。党组织书记不符合选配标准的不得分。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两新”组织,不支持、配合指导员开展工作的不得分。

 由主要出资人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配备专职副书记,并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

 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两新”组织,支持、配合指导员开展工作; “两新”组织应从内部优秀党员经营管理人员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教育培训、管理使用有具体措施。

 自身

 建设

 5 分 “两新”党组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

 党组织书记未按要求参加培训的扣 2 分。领导班子每月开展集中学习少于 1 次的扣 3分。领导班子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的不得分。

 新任党组织书记接受任职培训。

 “两新”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 1 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3 天。

 党组织领导班子严格贯彻党风廉洁建设各项规定,做廉洁履责的表率。

 类型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标准 考评方式 党员教育管理15分

 发展

 党员

 工作

 5 分 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近 3 年内有发展的新党员。

 连续 3 年未发展党员的扣 2分。没有入党积极分子的扣 2分。没有具体联系、培养措施的扣 1 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无培训的扣 1 分。有发展党员方面信访,经调查属实的不得分。

 扎实开展“双培养”活动,重视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及时吸收技术能手、青年专家入党,每个两新党组织一般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1 名以上。

 党员

 教育

 培训

 4 分 突出党性教育,加强法治教育、警示教育,集中性教育扎实开展,经常性教育措施落实。

 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少于 32 学时的扣 2 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少于 56 学时的扣 2 分。全年无培训的不得分。

 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 学时。

 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 56 学时,至少参加 1次集中培训。

 党员

 日常

 管理

 3 分 党员流入、流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采取“一方隶属、参加多方组织生活”的方式,有效加强管理。

 流动党员没有管理或管理无序的扣 1 分。党员档案不规范的扣 1 分。党费核定、收缴工作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不规范的扣 1 分。

 党员档案健全规范; 党费核定、收缴工作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及时规范,每半年集中排查、公示 1次党费收缴情况。

 党员

 作用

 发挥

 3 分 党员干部守信念、懂经营、善协调,在“两新”组织的生产、研发、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起表率作用,示范引领带动其他员工共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 党员干部没有发挥表率作用的有 1 名扣 1 分,扣完为止。

 党内组织生活20分

 “ 三会一课”

 4 分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 1 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 1 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 1 至 2 次,每季度上 1 次党课。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在支部或联系支部讲 1 次党课。

 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有一项不符合规定的扣1 分。

 民主

 评议

 党员

 4 分 支部每年开展 1 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七一”或 12 月份进行,能按照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评先处理的程序,对党员的日常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作出客观评议。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扣 2 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稳妥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

 类型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标准 考评方式 组织

 生活会

 4 分 支部每半年召开 1 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

 党委(总支)、支部分别按照要求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未召开的不得分。

 民主

 生活会

 党委(总支)每年至少召开 1 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

 双重组织生活

 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党员

 活动日

 4 分 建立“主题党日”制度,每月固定 1 天,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活动记录规范。

 “主题党日”活动记录不全的扣 2 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组织

 生活

 创新

 4 分 紧密结合“两新”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等形式,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不断提高。

 根据组织生活的吸引力酌情给分。

 发挥作用途径10分

 服务“ 两新” 组织健 康发展开展

 活动

 5 分 党组织在企业或社会组织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等,示范带动职工群众,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根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程度酌情给分,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不得分。

 突出

 非公

 企业

 特点

 服务

 职工

 群众

 5 分 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凝聚和关心企业职工,了解企业职工的诉求,及时反映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主动帮助化解企业内部纠纷,注重解决生活困难职工实际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党组织吸引力和影响力切实增强。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发挥作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效果明显。

 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活动,根据活动开展的频率、收到的成效酌情给分。

 突出社会组织特点开展组织活动

 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主动与社区和其它领域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工作运行机制 9分

 民主

 议事

 机制

 3 分 健全落实议事规则,党务公开制度健全规范,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通畅,党员民主权利有效落实。

 未建立民主议事机制的不得分。

 责任

 落实

 机制

 3 分 制定年度计划,党组织书记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未建立责任落实机制的不得分。

 激励

 关怀

 3 分 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党员,每年开展1 次谈心谈话活动。

 未开展谈心谈话的扣 1 分。未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的扣

 类型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标准 考评方式 机制

 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扶活动。

 1 分。

 注重向上级党组织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各类评先对象人选等。

 基本工作保障11分

 政策

 保障

 3 分 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等制度,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或社会组织工作章程中。

 上述制度有一项未建立的扣1 分,建立的有其他保障党建工作开展的可给 1 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积极配合落实“两新”组织负责人评先评优、政治安排事先征求党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意见的制度规定,如实反映相关情况。

 场所

 保障

 5 分 单独组建的党组织有固定活动场所,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联合组建的党组织,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建有功能实用的党务公开栏、宣传栏;党组织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

 有党建阵地,但是党建氛围不浓厚的扣 1 分,无党建阵地的扣 2 分。有新时代“三新”大讲堂,但是宣讲活动开展不及时的扣 1 分,未建新时代“三新”大讲堂的扣 2 分。未配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终端的扣 1 分。

 以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为主要目标,依托现有阵地,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新时代“三新”大讲堂,有设施完善的宣讲场所、有结构合理的宣讲队伍、有丰富实用的宣讲课程、有科学有效的宣讲方法、有务实管用的宣讲制度、有简明必要的宣讲资料。“两新”党组织能够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锻炼、素质能力提升,每月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员主题教育和新时代“三新”宣讲活动; 配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终端。

 经费

 保障

 3 分 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两新”组织管理费用,按照不低于企业年度工资总额的1%比例安排党建工作经费,并纳入企业管理费用税前列支。拨返的党费、各级财政支持的经费应按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建立落实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确保专款专用。

 根据党建经费保障程度酌情给分,没有党建经费的不得分。

 党务人员享受其他同级别同等员工各项工资福利及晋升待遇。

 

相关热词搜索: 创优 争先 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