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例文.

发布时间:2021-08-27 20:21:23 浏览数: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我村属镇桥镇西部,距镇政府 0.5 华里,南靠老 206 国道,北靠乐安 河,是镇桥西街的所在地,属平原地区,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辖 6 个 自然村,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402户,人口 1550人,其中育龄妇 女 130名,计生工作在全镇排在前列。现有劳动力 740 人,男 400 A, 女 340人,总面积 XX余亩,其中山林面积 1000 耕地面积 933 亩, 水面 67亩吗。党员 28 人,在全镇属于中等村。早年以种粮棉为主。

 近年来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 300 余亩。今年人均 收入6200元。村集体组织不断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村面 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契机,村两委班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团结一 心,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物价局包村扶贫四年来做了 大量的工作,现将大事好事做个总结汇报。

 XX 年度 1,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抓好技术人员培 训,帮助菜农建立了 300 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年产蔬菜 4000吨。

 2, 水利设施改造,组织广大村民清理了麻痕贩放水沟 1500米(以后有 条件改为混泥土水沟)。

 3, 兴建了村办公大楼一栋,工程款达 15万元,方便了村民,解决了 无办公场所的困难。

 20xx年度 1, 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投资 15 万元,逐步完善办村委会个自然 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2, 完成了梗上村,八甲村两村水泥路建设,全场 2 华里。总投资 50 万元,埋上村兴建焚烧炉一座,卫生环境彻底改变。

 20xx年度

 1, 大力加强低产田改造工作,所有的排水沟基本清理完成。

 2, 兴建了村卫生所大楼一幢,投资 8 万元,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

 201x年度 1, 完成了上孙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全村水泥路工程全部完工,全长 1.2 华里,总投资 30 万元,村卫生环境大大改变。

 2, 塘库村放水沟改造工作在近期完成,全长 260米,用混泥土改造, 总投资 3 万元,解决了村民放水难的问题。

 这四年来,为村民办了无数实事好事,是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 是市某某局各位领导帮扶的结果。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工作,团结一心,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xxxx年是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 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xx大”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 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 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 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 491 户,共 2662 人,其中人均 670 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 164户,808人,人均 670 元至 865 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 327 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 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 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xxxx年人均收入仅达 2477元,是青 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 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 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

 新局面。

 一、 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 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一 一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 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 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 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 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 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 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 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 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如 《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 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 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 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 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 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顼日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 考虑。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 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 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 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 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 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 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 确定扶贫项廿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 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 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 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 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 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 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 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 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 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 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xxx年我乡 共实施扶贫项目 3 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 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 46座,购买生产母畜 1125 R,覆盖贫困户 115 户,贫困人口 623 人。

 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 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 1-2 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 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 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 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 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 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 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 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 xxx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 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己四处联系,亲自 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 户通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 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 XXXX年实施的项目内容,组织开展了科学 养

 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 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 牲畜棚圈 40座,发展农区养畜 875 只,绒山羊养殖 350 只,改变以往 “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 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 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 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 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 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 I」切实发挥成效,带 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xxx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 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 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 225元的目标。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 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 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xxx年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 9. 06万头 (只),同比增长 3.4%。其中绒山羊 3. 77 万只,产绒量达 7415公斤, 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 45万元。xxx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 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 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 36%,种植饲 草 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 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 90%,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 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 37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xxxx我乡根据县委、政府 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 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 水利建设等项廿,必须有 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通过参加工 程建

 设,增加收入。xxx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 270 A,人均增收 67 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xxxx 年我乡 6 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 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 7 万余元,促进 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xxxx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 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 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 艰险,就一定使萨尔托海乡 2600 余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富裕幸福 的生活。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 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 “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 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 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 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 LI点民众拥有并管 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 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 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 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 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 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 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 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 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 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儿个限 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 济基础;

 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 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 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 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 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 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 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 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 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 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 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 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 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 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日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 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 20xx 年 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 1018.61 万元,其中政府资金 850.8 万元,基金会资金 167.81万元。民乐村新 建农房511 户,1388 人;加固 6 户,25 人。到 20xx年 10月初,全村 517 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 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 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 120 万,生产菌包 20 万棒,完成销售收入 25万 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 100 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 70万,外来经理人 投入 30 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 3 万 只,年销售收入 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 4. 5 万元, 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 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 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 L1 内容、丰富了村民 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 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日的落地,中国青年 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 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日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 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 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 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 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 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 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 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扶贫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