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建议
关于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农业农村信息化把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创新成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但从目前看,尚存在 5 个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利用上有待提高,智能农业设施、自动化种植或养殖等智能服务均不足 5%,虽然大部分村级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但绝大多数的村级组织尚未建立本村信息网络平台。
二是村民拥有网络设备状况有所改善,但作用有待提升。农村居民家庭虽然拥有电脑,也接入了宽带网络,购买了智能手机,但农村居民上网购买商品和销售农产品,物流收货、取货点少,给线上、线下交易造成障碍。三是村民上网主要是获取生活信息,网络应用范围狭窄,很多人能使用互联网,但在使用内容上只限于休闲娱乐、了解新闻时事、交友聊天,了解生产经营信息的很少。四是与农村网络购物人次提高迅速,但经营性交易少。目前农村居民家庭上网购物大多是购买生活用品,少部分是购买农资,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没有上网购销农产品或农资。五是农民网络应用操作技能获取渠道分散、学习效率低。农村居民网络应用技术普及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家人指导,掌握信息设
施利用的学习途径还有待扩展。
为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起科学、完备、高效的农业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议如下:
一、围绕“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一是用“互联网+农业”来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村产业从“+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型,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二是用“互联网+农村”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渠道打破行政区划、城乡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信息、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三是用“互联网+农民”来培育市场理念、创新理念、开放理念塑造新型农民,以绿色发展为核心,靠信息化手段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方式的升级。
二、以县域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加快互联网在特色产业的渗透。一是在产业形成期,针对当地特色产业特点,加强农村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吸引规模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进入。二是在产业成长期,完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解决人才、物流、制度等瓶颈问题,为农村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市场氛围。三是在产业成熟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改善农民的贷款环境,并提供诸多政策支持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县域品牌。四是在产业提升期,以特色产业、主导
优势产业为导向,提升电子商务科技园区,推动集聚、集约发展,形成县域特色产业的集群优势和县域电商生态体系。
三、以村级为支点,发挥村级信息服务平台的窗口先导作用。一是打通城乡间信息传递上的障碍,搞好“村级信息服务平台”工程,适应村民需求采用感官化、视觉化的操作界面和方式,开发多元化接入平台、软件,开发微信接入,在信息平台基础上共享城市已有的交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加强互联网服务传播,重视网络推广,培养农民“互联网+”的意识,通过原有的电视、广播等渠道广泛的传播信息化的理念,培训新型“互联网+”的农村网民。三是各县区政府需要加强服务和引领,选取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电商平台和项目,组建落地服务团队、策划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农民培训和网络营销推广。
四、以农户为基点,培育懂网络应用操作技能“草根”电商经纪人。一是通过培训学习,促进网络应用在农村居民中普及、推广;二是通过示范引导,培养农村电商本地化人才,扩展农民对互联网应用的认知范围,“触网”村民的物资丰富与精神富足将深刻影响农村地区发展;三是通过实践参与,着力培育网络服务团队、职业群体实现代购、代售、推广,培养农民作为“互联网+”农业的主体成为跨界融合型草根人才,推进“互联网+”,创生农村新的职业群体和业态。
五、优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模式。一是探索村务管理的服务组织模式,从开发农户基础、完善网站体系、打造供应链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拓展管理平台的微观层面形成垂直组织模式,从网络基建、物流体系、信贷体系、农民信息化水平等角度多管齐下形成扁平化组织模式;二是完善商业化联动运营模式,丰富“电商园区+支撑平台+涉农企业+消费者”的运营推广方案,以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为主,以第三方平台为辅,吸引涉农企业、消费者融入,形成网络渗透、市场引领、商业运作的县域产业运营体系;三是加强扶持政策体系,政府全面提供扶植,保障网络平台服务与技术支持,出台吸引“互联网+”领域人才进入“三农”领域的优惠政策,打造互联网购销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加快建设“互联网+”平台,实现产城融合。一是搭建“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涵盖具有互联网基因、休闲旅游功能、绿色生态特征、加工物流板块、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产业体系再造、重构、出新,新兴产业融入、更新、激活第六产业;二是推进“互联网+三农”村级服务平台建设,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地域自然特色、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人居环境改善的关系,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把互联网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三是构建城乡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业情、民情、社情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发布、服务机制,破除公共资源共享的障碍,推动城乡间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开放,为促进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化建设 我市 推进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大数据下水利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考2021-08-27
- 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2021-08-27
- 信息化建设论文2021-09-10
- 医院信息化建设总结2021-09-13
- 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2021-09-22
- 税收规范管理应首推信息化建设2021-09-29
- 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021-10-02
- 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2021-10-03
- 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动税收...2021-10-05
- 就做好我市安全工作的讲话2021-09-09
- 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2021-09-11
- 我市粮食订单的实践与探索2021-09-13
- 关于促进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2021-09-15
- 我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现状及税...2021-09-20
-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2021-09-20
- 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优势及不足2021-09-20
-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2021-09-20
- 关于发展我市会展经济的思考2021-09-22
- 推进我市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2021-09-24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