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公路泥岩路基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图表

发布时间:2021-08-27 22:00:39 浏览数:

 公路泥岩路基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图表

  摘

 要

  表 1

 岩石风化程度表 表 2

 泥岩性能分级 表 3

 不同性质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表 4

 不同风化程度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表 5

 不同分级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表 6

 粉砂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分类施工方案 表 7

 针对不同级别泥岩的施工措施 图 1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 A 图 2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 B 表 8 冲击碾压水平安全距离 图 3

 典型泥岩填方路段半幅路横断面图 图 4

 典型泥岩路基挖方段半幅路风断面图 表 9 泥岩路堤——路床过渡层方案与质量控制 表 10

 微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6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表 11

 弱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10~16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表 12

 强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1~10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表 13

 泥岩路基实测项目 表 14 锚杆防护实测项目 表 15 浆砌砌体实测项目 表 16 干砌片石实测项目 表 15 土沟实测项目 表 16 浆砌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表 17 盲沟实测项目  t / n 值

 第 1 页

 共 9 页 表 1

 岩石风化程度表 风化程度 风化系数(kf)

 野外特征 微风化 0.8<kf 岩质新鲜、表面稍有风化迹象 弱风化 0.4<kf≤0.8 1、结构未破坏,构造层理清晰。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碎块状(20~40cm),裂隙中填充少量风化物。

 3、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

 4、锤击声脆,石块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心钻方可钻进。

 强风化 0.2≤kf≤0.4 1、结构已部分破坏,构造层理不甚清晰。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碎块状(20~200mm)。

 3、矿物成分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4、锤击声哑,碎石可用手折断,用镐可以挖掘,手摇钻不易钻进。

 全风化 kf<0.2 1、结构已全部破坏、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散体状。

 3、除石英外其他矿物均变质成次生矿物。

 4、碎石可用手捏碎,手摇钻可钻进。

 表 2

 泥岩性能分级 分级符号 Ⅰ Ⅱ Ⅲ Ⅳ 成岩胶结系数 0.5~1.0 1.0~2.0 2.0~3.5 >3.5 胶结程度 弱胶结 较弱胶结 中等胶结 强胶结 水稳定性 很差 差 较差 一般 岩块干燥饱和吸水率 % <25 <25 <25 <25 膨胀性 非膨胀 非膨胀 非膨胀 非膨胀 单轴抗压强度 MPa <3 3~10 10~16 >16 工程分类 极软泥岩 较软泥岩 中等泥岩 稍硬、坚硬泥岩 处置措施 予以剔除 晒干或改良后使用 晒干后使用 预崩解、破碎,控制粒径后使用 表 3

 不同性质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路基层位 泥岩类别 粉砂质泥岩 砂质泥岩 上路床 0~30cm 不适合 不适合 下路床 30~80cm 改良后可用 不适合 上路堤 80~150cm 适合 适合

 第 2 页

 共 9 页 下路堤>150cm 适合 适合 表 4

 不同风化程度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路基层位 风化程度 强风化 弱风化 微风化 上路床 0~30cm 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下路床 30~80cm 改良后可用 不适合 不适合 上路堤 80~150cm 适合 不一定适合 不一定适合 下路堤>150cm 适合 适合 适合 表 5

 不同分级泥岩填料适用范围 路基层位 Ⅰ Ⅱ Ⅲ Ⅳ 上路床 0~30cm 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下路床 30~80cm 不适合 改良后可用 不适合 不适合 上路堤 80~150cm 不适合 适合 不一定适合 适合 下路堤>150cm 不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表 6

 粉砂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分类施工方案 泥岩性质 特性 崩解处理 一般施工处理方法 备

 注 粉砂质泥岩 较 为 松散,具有页状或薄片 状 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粉砂质 进 行 预 崩解处理时,一般为 3~5 天,经过预 崩 解 处理 的 泥 岩填 料 运 到填方段 ①卸料后采用马力不小于 220 的推土机耙压,耙压 1~3 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处理,之后采用 50 t 以上的羊足碾振压,振压 2~3 遍,行驶速度控制在 2~3 km/h。

 ③平地机精平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之后弱振一遍,速度控制在 5~6km/h 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强振 4~5 遍,速度控制在 4~5 km/h 之间。

 与砂土较为类似,采用土石混填的方法进行处理,很少采用将其完全粉碎的做法。考虑到工程经济性问题,直接用推土机整平后再用羊足碾、20t 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 5~6 遍。

 砂质泥岩 较 为 紧密,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砂质 进 行 预 崩解处理时,一般为 7~15 天,经过预 崩 解 处理 的 泥 岩填 料 运 到填方段 ①卸料后采用马力不小于 220 的推土机耙压,耙压 2~4 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处理,之后采用 50 t 以上的羊足碾振压,一般碾压 3~4 遍,行驶速度控制在 2~3km/h。

 ③平地机精平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之后再弱振一遍,速度控制在 4~5km/h 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强振 4~5 遍,速度控制在 3~4 km/h 之间。

 一般根据风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颗粒大小采用采用击碎的方法进行处理,之后进行耙压、精平和压路机的碾压。

 第 3 页

 共 9 页 表 7

 针对不同级别泥岩的施工措施 级别 I 级泥岩 II 级泥岩 III 级泥岩 IV 级泥岩 特性 ①成岩胶结程度弱 ②崩解性极强 ③水稳定性很差 ④非膨胀型极软泥岩 ①成岩胶结程度较弱 ②崩解性较强 ③水稳定性较差 ④非膨胀型较软泥岩 ①成岩胶结程度较弱 ②崩解性较强 ③水稳定性差 ④非膨胀型较软泥岩 ①成岩胶结程度较弱 ②崩解性弱 ③水稳定性一般 ④非膨胀型硬泥岩 崩解处理 预崩解处理时间一般为 3~5 天,经过预崩解处理的泥岩填料运到填方段进行填筑。

 预崩解处理时间一般为 7~14 天,经过预崩解处理的泥岩填料运到填方段进行填筑。

 预崩解处理时间一般为 7~15 天,经过预崩解处理的泥岩填料运到填方段进行填筑。

 预崩解处理时间一般为 10~20 天,经过预崩解处理的泥岩填料运到填方段进行填筑。

 一般施工处理方法 ①卸料后采用马力不小于 220 的推土机耙压,耙压遍数建议 1~2 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处理,采用50t 以上羊足碾振压,一般碾压 2~3 遍,行驶速度控制在 2~3km/h 之间。

 ③平地机精平后,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 5~6km/h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弱振一遍,速度控制在 5~6km/h 之间。

 ⑤振动压路机强振 3①卸料后采用马力不小于 220 的推土机耙压,耙压遍数建议 1~3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处理,之后采用50t 以上羊足碾振压,一般碾压 2~3 遍,行驶 速 度 控 制 在 2 ~3km/h 之间。

 ③平地机精平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 5~6km/h 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弱振一遍,速度控制在 4~5km/h 之间。

 ⑤振动压路机强振 3~①卸料后采用马力不小于 220 的推土机耙压,耙压遍数建议2~4 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之后采用50t 以上羊足碾振压,一般碾压 2~4遍,行驶速度控制在2~3km/h 之间。

 ③平地机精平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 5~6km/h 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弱振1~2 遍,速度控制在4~5km/h 之间。

 ⑤振动压路机强振①卸料后采用 220马力以上的推土机耙压,耙压遍数建议 2~4 遍。

 ②推土机耙压后,利用破碎机将大块泥岩进行破碎,之后采用 50t 以上羊足碾振压,一般碾压 3~5 遍,行驶速度 控 制 在 2 ~3km/h 之间。

 ③平地机精平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5~6km/h 之间。

 ④振动压路机弱振1~2 遍,速度控制在 4~5km/h 之间。

 备注 极易压实,采用上面方案。若填料足够,I 级泥岩不多的情况下,建议直接将其剔除,不予使用。

 易压实,参考上述施工方案 较易压实,参考上述施工方案。

 较难压实,可采用强夯法加固施工,一般每夯点强夯8~12 击,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整平后再用压路机强振 5~6 遍压实。

 

 第 4 页

 共 9 页 中心线 图 1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 A 12341234长度方向 图 2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 B 表 8 冲击碾压水平安全距离 构造物类型 冲压水平安全距离 构造物类型 冲压水平安全距离 U 形桥台和涵洞通道 距桥台翼墙端或涵洞通道 5m 导线点、水准点、电线杆 10m 其余类型桥台 10m 地下管线 5m 重力式挡墙 距墙背内侧 2m 互通式立交桥梁 10m 扶壁(悬壁)式挡墙 距扶(立)壁内侧 2.5m 建筑物 30m 1500 751725半幅用地宽度用地碑界隔离栅路堤边沟护坡道拱形护坡+草灌混植土路肩修圆处理路面80cm路床20cm粘土过渡层路堤40~70cm粘土封水层经过修整的原地面黏土层护坡典型泥岩填方路段半幅路横断面图150 图 3

 典型泥岩填方路段半幅路横断面图

 第 5 页

 共 9 页 800~1000种植槽200截水沟100 2%4%225 7514251725半幅用地范围锚杆渗沟混凝土框架植生袋用地碑界隔离栅100≥500植生袋锚杆混凝土框架

 反挖厚度不小于80cm,并用石灰土分层填平压实典型泥岩路基挖方段半幅路横断面 图 4

 典型泥岩路基挖方段半幅路风断面图 表 9 泥岩路堤——路床过渡层方案与质量控制 分区 方案一(缺土时)

 优选方案二 上路床(0~0.30m) 石灰土(两层封水)

 石灰土(两层封水)

 下路床(0.30~0.80m) 小颗粒泥岩(两层)

 石灰土(两层封水)

 上路堤 (0.80~1.50m) 过 渡 层 (0.80~1.00m) 混合泥岩 低液限粘土过渡层 (一层封水整平)

 上 路 堤(1.00-1.50m) 混合泥岩 混合泥岩 下路堤(>1.50m) 混合泥岩 混合泥岩 备注 上、下路床压实度标准可适当降低 1-2% 上下路床、路堤压实度标准均能满足表 13

 表 10

 微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6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孔隙率 % 沉降率 %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 2/3 ≯22 ≯3 下路堤 >1.5 ≤400 小于层厚 2/3 ≯24 3~5 表 11

 弱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10~16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孔隙率 % 沉降率 % 上路堤 0.8~1.5 ≤350 小于层厚 2/3 ≯21 ≯3 下路堤 >1.5 ≤400 小于层厚 2/3 ≯22 3~5

 

 第 6 页

 共 9 页 表 12

 强风化泥岩材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1~10MPa)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孔隙率 % 沉降率 % 上路堤 0.8~1.5 ≤300 小于层厚 ≯18 ≯3 下路堤 >1.5 ≤350 小于层厚 ≯19 ≯3

 表 13

 泥岩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1 压实度% 零填及挖方 m 0~0.30 —— —— 94 密度法:每 200m 每压实层测 4 处 3 0~0.80 ≥96 ≥95 —— 填方 m 0~0.80 ≥96 ≥95 ≥94 0.80~1.50 ≥94 ≥94 ≥93 >1.50 ≥93 ≥92 ≥90 2 弯沉 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每 1km 测不少于 80 点 3 3 纵断高程 mm +10,-15 +10,-2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断面 2 4 中线偏位 50 10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点,弯道加 HY、YH 二点 2 5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200m 测 4 处 2 6 平整度 mm 15 20 3m 直尺:每 200m 测 2处×10 尺 2 7 横坡 % ±0.3 ±0.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个断面 1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4 处 1 注 1: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的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 5 个百分点)。小于表列规定值 2 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

 注 2: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第 7 页

 共 9 页 表 14 锚杆防护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锚孔深度 mm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抽查 10% 1 2 锚杆(索)间距 mm ±100 尺量:抽查 10% 1 3 锚索张拉应力 MPa 符合设计要求 油压表:每索由度数反算 3 4 断丝、滑丝数 每束 1 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 1% 目测:逐跟(束)检查 2 5 锚杆抗拔力 抗拉力平均值≥设计值, 最小抗拔力≥0.9 设计值 拔力试验:锚杆数2%,且不少于 3 根 3 6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参见 GB/T 50315 3 表 15 浆砌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参见 GB/T 50315 3 2 顶面高程 mm 料、块石 ±15 水准仪:每 20m 检查 3点 1 片石 ±20 3 竖直度 或坡度 料、块石 0.3% 吊垂线:每 20m 检查 3点 2 片石 0.3% 4 断面尺寸 mm 料石 ±20 尺量:每 20m 检查 2处 2 块石 ±30 片石 ±50 5 表面平整度mm 料石 10 2m 直尺:每 20m 检查5 处×3 尺 2 块石 20 片石 30 表 16 干砌片石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顶面高程 mm ±30 水准仪:每 20m 测 3 点 1 2 外形尺寸 mm ±100 尺量:每 20m 测 4 处 2 3 厚度 mm ±50 尺量:每 20m 检查 4 处 3 4 表面平整度 mm 50 2m 直尺:每 20m 检查 5 处×3 尺 4

 第 8 页

 共 9 页 表 15 土沟实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沟底高程 mm +0,—3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点 2 2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3 点 2 3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要求 每 200m 测 2 点 1 4 边棱直顺度 mm 50 尺量:20m 拉线,每 200m 测 4 点 1 表 16 浆砌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参见 GB/T 50315 3 2 轴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8 点 1 3 墙面直顺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20m 拉线、坡度尺:每 200m测 4 点 1 4 断面尺寸 ±30 尺量:每 200m 测 4 点 2 5 铺砌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0m 测 4 点 1 6 基础垫层宽度、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0m 测 4 点 1 7 沟底高程 mm ±15 水准仪:每 200m 测 5 点 2 表 17 盲沟实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沟底高程 mm ±15 水准仪:每 10~20m 测 1 处 1 2 断面尺寸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m 测 1 处 1

 第 9 页

 共 9 页 附表 A  t / n 值

 n 保证率 n 保证率 95% 90% 95% 90% 2 4.465 2.176 21 0.376 0.289 3 1.686 1.089 22 0.367 0.282 4 1.177 0.819 23 0.358 0.275 5 0.953 0.686 24 0.350 0.269 6 0.823 0.603 25 0.342 0.264 7 0.734 0.544 26 0.335 0.258 8 0.670 0.500 27 0.328 0.253 9 0.620 0.466 28 0.322 0.248 10 0.580 0.437 29 0.316 0.244 11 0.546 0.414 30 0.310 0.239 12 0.518 0.393 40 0.266 0.206 13 0.494 0.376 50 0.237 0.184 14 0.473 0.361 60 0.216 0.167 15 0.455 0.347 70 0.199 0.155 16 0.438 0.335 80 0.186 0.145 17 0.423 0.324 90 0.175 0.136 18 0.410 0.314 100 0.166 0.129 19 0.398 0.305 >100 n6449 . 1 n2815 . 1 20 0.387 0.297

相关热词搜索: 泥岩 路基 质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