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轻松上阵
调整心态,轻松上阵 ——浅谈中考前准备与心理调适
中考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应试技巧外,还需要懂得考前准备和心理调适的方法,中考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不少同学由于缺乏考试的心理准备,忽视了考试心理状态的调适,考试时常常不知所措,抑制了自身潜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中考成绩。下面就如何进行中考前准备和心理调适谈以下几点。
一、考前准备 1、进行模拟考试。同学们到了复习冲刺阶段,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模拟考试前,要像中考一样做好考前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写张纸条,列齐你所需的考试用具,如准考证、灌满墨水的钢笔、削好的铅笔(通常 2 支)、小刀、橡皮、装好铅笔芯的圆规、刻度清楚的三角板、量角器等,眼睛近视的同学别忘了戴眼镜,戴上手表,以便控制、分配好时间。提前到达考场,学会积极等待,每科考前十几分钟,要调节大脑的兴奋度,做做深呼
吸和扩胸运动,向远处上方(仰角为 30 度左右)望一会儿,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更加清醒、灵活,不妨做一做试试看。试卷发下来,要像对待中考一样,首先检查试卷有无残缺页现象,然后写上考号、座号、姓名等。接着,把试卷整体看一下,如试题数量、难易程度等,以便分配好各题型的答卷时间,某一科考试结束后,不要与别人相互对答案或讨论,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的心情,“平常是考试,考试是平常”。只有这样模拟训练,中考时才会沉着应战,更为重要的是,考试评卷结束后,同学们不要仅仅着眼于考试分数和名次,而要对自己的失分点做细致深刻的剖析:失分失在何处?为什么会失分?是知识不会、审题马虎、运算粗心、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没看清条件,忽略了隐含条件?是时间把握不好?还是心理状态不好?找到了失分原因,在下阶段复习中就可针对性地强化练习,因为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薄弱的地方,要提醒自己正式考试的时候不要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以提高解题准确度,可以通过适当的强化训练,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弱项,做到考前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应考素质。
2、考前复习要有计划性,有所侧重,避免盲目性。中考前这两个月,除了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认真复习外,还要有自己的
“一本账”,要清楚哪些地方是自己的弱项,哪些题易失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弥补这些不足。
3、复习中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注意归纳各类常考的题型、常考的思想方法等,把老师强调的典型题、考试中的易错题、自己总结归纳的知识点分类整理到一个笔记本中,并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弄清哪类题型自己最容易得分,哪些次之,中考前两三天再看看这个笔记本,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要保证会做的题做对,并知道怎样书写才不会失分;对不会做的题,要清楚写出哪些步骤才可得到步骤分等。解题之后还要学会反思:①思因果。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思考已知条件与它们之间的联系。②思规律。思考所运用的方法,总结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迁移能力。③思多解。思考多种解法,比较孰繁孰简,久而久之,就具备了对每一道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方法的能力。④思变通。对于一道题不要局限于就题论题,而要进行适当变化引申,一题多变,以拓宽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⑤思归类。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⑥思错误。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以上反思过程可
为自己在考场上心态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做到有序而不乱,早晨不要过早起床,进入 6 月份,更要注意放松和休息,中午要休息一会儿,养成午休习惯,否则,中考期间午休会很难入睡,身心疲惫,怎能精神饱满地上考场?晚上 11:00 前一定要休息,养精蓄锐。饮食要注意营养和卫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考虑万一考不好怎么办,否则只会徒费心思,浪费时间,若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不要再为解难题耽误休息时间,可以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听听音乐,以放松心情,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聊一些与学习、考试无关的话题,充分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休息好,心情好,才能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去。只要考前准备充分,相信自己一定会赢!
二、心理调适 1、考前心理调适。有的同学考前容易紧张,可能与自己顾虑太多有关,调整考前心态,一要忌“浮”,有的同学认为复习得差不多了,似乎没有什么可复习的,就坐等到考试 ,这种应考状态是不可取的;二要忌“忧”,有些同学因基础差或期望值过高而产生了担忧情绪,总担心自己考不好,要消除担忧情绪,一是要树立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良好心态的重要组成
部分,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二是要调节好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像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复习效率;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像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复习效率。因此,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会大不一样!三是要适度焦虑。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较低,学习会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样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会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思维,所以,我们应保持适度焦虑,变压力为动力,客观地认识自己,在复习中扬长避短,讲究学习方法,奉劝各位同学,完全可以在功课之余、在课间,快快乐乐地玩!要避免猜题,猜题投机最容易扰乱考前心态,若在考场上发现自己花大力气押的“宝”全落了空,心情可想而知,不要在书桌上摆太多的书,看似方便,实际上会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很容易导致烦躁心理。在中考的前一天晚上千万不要再去做题,要相信自己平时的努力已足够在考场上发挥正常甚至超常。
2、考中心理调适。一是要减轻压力,轻松答题。一定程度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更敏捷地思考,但如果考试压力过大,就会使自己精神过度紧张,对考试结果忧心忡忡、患得患失,这样就会导
致怯场甚至考试失败。所以,走进考场时,应排除一切杂念和胆怯心理,专心致志地做题,要不慌不燥,冷静应对,有些题目一时想不出,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因为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也许就会豁然开朗了,综合题的题目内容长,容易使人心烦,我们不要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好找了。二是要防止粗心,尽量避免失分,“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已成为中考失分的老大难问题,不少同学一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和题型,常会“心中窃喜”,甚至“忘乎所以”,结果造成审题不细心,答题不规范,轻易失分。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易人易别大意”,力求做到胆大心细,周密考虑,会而求对,对而求全,争取在中低档题目中拿到高分。
3、考后心理调适。在考完某一科后,要稳定情绪,找个安静的地方,准备下一场的考试,切忌对答案,考得好,不要沾沾自喜;考得不好,也不要后悔不迭,不管是否考得好,都应积极调整情绪,迎接下一科的考试。在考试过程中都要有后一科一定比前一科考得更好的期盼,这样,在考试中才会精神饱满、信心百倍,一直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中考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较量,良好的考前心态
能有效地去除思想上的各种干扰,减轻考试的压力,复习时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同学们要以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备战中考,最终必将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热词搜索: 上阵 轻松 调整心态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轻松上阵2021-09-06
- 五官齐上阵润物细无声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