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被打烂以后
积木被打烂以后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案例描述
周欣悦是个比较爱动的孩子,做事情总是坚持不住,一会儿就转移目标,特别是玩积木时,总爱捣乱。
今天下午,周欣悦和几个小朋友正在玩积木,她和曾瑞瑞合作,两人一起插,刚开始还玩得挺好,可不一会儿,周欣悦练起了武打,把积木打得满桌乱飞,打散了一地。积木是塑料的,而且时间很长了,这一打,有几块裂开了。
我忙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她不想插了。”曾瑞瑞说。周欣悦似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低头看着积木一言不发。我拿了个塑料袋,把她打烂的几块积木捡起来,装进去。边捡边说:“积木是我们的玩具,大家都很喜欢,这几块烂了,可怎么再插呀?”“粘起来就行。”曾瑞瑞又说。我灵机一动,何不借此改一改周欣悦乱扔玩具的坏习惯呢?但是,已经到了接孩子的时间,如果等到明天,就会失掉教育的最佳时机,不如请家长配合,也许效果会更好。我想着,周欣悦的妈妈来接他了。
我提着烂积木悄悄告诉她:“周欣悦有时乱扔积木,今天打烂了几块,借这个机会,请你和周欣悦一起把坏积木粘好,让她体验一下修补的困难,教导她不能再乱扔乱打积木,请你们配合。”
第二天,周欣悦把那些积木带回来了,只粘好了一个,并告诉我“粘不住,老是掉下来。”我借机问她,“玩积木能不能乱扔?”她使劲摇摇头“我不扔积木了。”当小朋友又玩积木时,周欣悦可认真了,还插出了小房子,铁簸箕等。
二、分析
周欣悦的爱动,是她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乱扔乱打积木等。若不是这次“较严重的事件”,老师也许不会太在意,她继续发展也许会成为一种不良习惯,以致影响各方面的发展。
教师及时抓住了教育时机,成功取得家长的配合,达到了教育目标。
三、反思:
1、随机教育效果好。教师应慧眼识契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随机发现教育时机,即时教育,效果明显。
2、正如《纲要》所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合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家庭教育,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正好这个案例,教育时机就在这是,然而,到了离园时间,如果不和家庭配合,会失掉这个时机。
3、和家长沟通、配合要讲究方式方法。像这个案例,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头,就会成为一种惩罚措施,不但惩罚孩子,也惩罚了家长,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这里,教师和家长说明本意,只是“让孩子体验修补的困难”并且对孩子而言是“帮助老师”。这是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去改正错误,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取得的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马娟娟 2011 年 12 月 16 号
相关热词搜索: 积木 打烂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