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4:08 浏览数: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介绍美术鉴赏课的意义以及功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学习美术鉴赏具有什么意义,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本课的学习对后面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鉴赏的相关知识。

 (2)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过程和方法,认识美术鉴赏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功能。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掌握分类和鉴赏的过程方法。

 教 教

 具:

 课本、图片挂图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运用课题开篇导语进行导入,当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会对各种各样作品提出许多问题,如作品的优劣、创作的方法、色彩的运用、作者想通过作者表达什么等等,这些疑问就已经涉及到美术鉴赏问题。这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能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探究新知 1 、什么是美术鉴赏?

 人们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知识等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欣赏与鉴别的过程,是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动,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美术鉴赏的对象是 美术作品;

  过程是从感受、归纳、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

  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

 2 、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说就是弄明白 明白美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如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明白美术作品产生的相关知识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

 。

 赏:

 :就是欣赏。

 (3)

 学习美术鉴赏有两个途径:

 • 一是欣赏大自然;

 •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课堂 练习:阅读材料鉴赏比较《捣练图》和《拾穗》,运用鉴赏过程和方法进行鉴赏。

 问题:思考为何同为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1)《捣练图》张萱(唐),宋代摹本,绢本设色,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法,描绘的是宫中贵族妇女捣练情景。

 《拾穗》(油画,1857 年)米勒(法),描绘了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

 (2)《捣练图》是盛唐时期的作品,画家张萱为宫廷画师,从他所处的阶层和擅长的仕女画来看,此画是以欣赏妇女劳动之美展现捣练过程为目的的风俗画,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对中国画有积极贡献。《拾穗》是 19 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当时法国正处在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身居农村深知农民的贫苦与艰辛,他是站在同情农民的立场上来作画。背景是农场主小山的麦垛,农民的贫苦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暗示出阶级的对立。

 (3)前者既让我们看到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丰颊肥体”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给人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后者让人看了心生同情。

 3 、美术鉴赏的意义

 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 认识功能讲,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如马蒂斯的《舞蹈》 (2)

 从 教育功能讲,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如《刘少奇主席在林区》 (3)从 审美功能讲,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所有作品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都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如《布道后的幻觉》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美术鉴赏对培养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会不断的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鉴赏 意义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