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简介
青蒿是一个菊科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命名当中,凡是用蒿来命名的绝大多数都是菊科植物 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茵陈蒿、青蒿,有的把艾叶称为艾蒿,什么白蒿、马先蒿、齐头蒿,都是,还有作疏菜吃的那个筒蒿菜,,其实也是菊科植物,是那么一个习惯 因为在菊科植物的众多植物当中,青蒿的叶特别翠绿,就说它的青色特别深,根据颜色的特点,我们上面这个图是黄花蒿, 另外还有一种真正地青蒿,名称就叫(青蒿),叶片比这个还要细,好象细得成了一种很线状的那种
黄花蒿和青蒿现在等同使用 青蒿它是退虚热药,清虚热药,当然可以清虚热,也可以叫退虚热
它主要就是两个方面都可以用 一个是温热病的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低热不退,就是我刚才说那种情况,这种情况它本身有阴虚内热,可以用一些退虚热的药加补阴的药 但是有伏于阴分的邪气,所以还要加一点清热凉血的一些药物,这样子针对性就会更好一些,大家今后要学的比如说青蒿鳖甲汤,里面有生地这一类的,能够清阴分的伏热 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普通的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就配伍补阴的药,就不需要凉血的药,不需要配伍都可以,只有很细微的区别 青蒿在这两个方面应用都是非常广泛,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退虚热的药 另外青蒿也能够解暑热,或者清解暑热,它可以用于外感暑热证 因为暑邪是暑天的一种特殊的邪气,它本质上是热性的,容易伤津,能够解暑热的药,一般都应该是清热药,所以青蒿有这方面的一点作用
但是严格来讲,青蒿之所以在暑热证当中使用,是因为它有两方面的个性特征,过去我们关注不够的 一个方面是它能够清湿热,因为青蒿是芳香的,而且芳香气味很浓烈,实际上它有类似于芳香化湿的这类药物的一些作用 所以青蒿它可以单独把它作为一个化湿药,治疗一些湿热内阻,尤其是肝胆脾胃的湿热证 肝胆脾胃的湿热证,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方,叫蒿芩清胆汤 其实蒿芩清胆汤里面的青蒿,它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针对的是肝胆的湿热,用它的芳化湿热,这是它有第一个倾向性 第二个倾向性,青蒿作为一个辛寒的药,这个辛也有透散的意思,透散,实际上青蒿有类似于发散风热药物的一些特征 从古代的一些文献的论述里面到当代的一些有名的医家,常常把青蒿作为一个治疗风热表证的一个药物,用来治疗感冒 所以青蒿常常配伍其他的发散风热药,可以用于普通的风热感冒,尤其是在暑天 如果说外感风热,里面又有暑湿,暑热也容易夹湿,对于暑热夹湿,青蒿可能就不单纯地是象前面我们学的金银花,或者我们吃的绿豆、西瓜,它完全单纯地是清解暑热 青蒿它是除了有一点清暑热的作用以外,它更多的是内清兼有的湿热,外面发散暑热的邪气,这是它在暑天作为一个解暑热的药 应用得比较普遍的一个理由 要考虑到它芳香化浊和辛散,它兼有解表和化湿药的一些基本特征,虽然不重要,但是它很特殊,所以普通的真正的这种典型的暑热证,青蒿用得并不多 它真正用的是有湿热或者有表邪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对它的解暑热我们 加一点说明 另外,截疟,青蒿作为一个治疗疟疾的药,疟疾不管中医西医都称为疟疾,现
在已经认识到了它是由于感染了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就是出现了典型的症状,就突然间的高烧、寒颤,然后就是畏寒,这样子有的一天发一次,有的是隔一天,或者有的是三天一次的,这样子都有 疟原虫由蚊虫来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过去在西方,疟疾没有办法,在中世纪欧美国家对疟疾非常恐惧,认为是一种黑色的瘟疫,后来到十六世纪初 科学家在研究黑猩猩野外生活状态的过程中发现 南美洲黑猩猩在得了 疟疾 后就去找一种小灌木的树皮吃,吃一段时间就好了,于是就研究这种植物,最后发现对这个病有明显地疗效
比如说我们看电视连续局《康熙王朝》,康熙不是去征讨葛尔丹的时候,病很危重,其实就是疟疾发作了,当时不是说洋人给的药,后来吃了好了,当时就是传教士送他的金鸡纳 当然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就从金鸡纳里面就提出了它的生物碱这一类的药,就是西药里面治疗疟疾有名的奎宁 后来对奎宁的结构进行不断地修饰,有很多类的奎宁,这样子对疟疾就有了一个特效的药,这样一百多二百年以来,那疟疾就人们已经不恐慌了
但是遗憾地是,经过了这样一百多年的奎宁类的这类生物碱的化学药品的使用,全球性的疟原虫都普遍地产生了耐药性,尤其是亚洲的疟原虫对奎宁类的药,耐药性更强 所以现在如果再发生疟疾,再用这个传统的奎宁类的药物常常临床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基于这种情况,全球性的就想寻找新的抗疟的药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从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根据中药当中的记载,青蒿是一个从古代就开始比较安全又有效的一个截疟的药物,就抓住这一点进行了研究,现在就研究出了青蒿素
青蒿素对于疟疾低毒高效,但是不稳定,而且可能疗效也有的时候也不是很长,容易有那种反复,后来又对它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所以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所以是青蒿素的很多衍生物或者异构体,这样子生产的一个截疟的新药 这是我们国家有自主知识产权,被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唯一的一个相当于西药的这样的新药,就是建国以来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就是根据传统截疟的经验,这个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还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当时在研究的初期,在七十年代,就是中医文献里面很多记载,它能够截疟 但是就把里面的各种成分都提出来,很多类的成分进行动物实验,怎么没有效? 对疟原虫并不敏感。后来有人突然得到了一个启示,青蒿在古代治疗疟疾的时候,比如说葛洪的《肘后方》就说用的青蒿一握,就是握手的握,就是一把,一大把青蒿,用什么捣汁? 就象我们现在的那个压汁机,但古代没有,用一般的工具把它捣绒,用一个干净的那种绢,丝稠,把里面的液汁拧出来,就把它这样子服用进去 当时有人就想,会不会青蒿里面含的截疟的有效的化学成分是不耐热的? 因为开始的时候就用高温的方法来煎煮、来提取,后来发现果真就是不加热的提取出来的成分,明显地对疟原虫就有抑制作用 所以古人他用青蒿的时候治疟疾,不煎煮,直接用新鲜的捣汁来服用,所以都是些非常宝贵的经验 从这样的一些例子我们今后从事中药研究,就说很少的一个字、两个字,我们都要高度地重视,那确实是宝贵的长期的临床经验的一个结晶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地通过全国很多单位的协作,就取得青蒿素研制,这个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 发现青蒿素的我国科学家屠悠悠因此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但是用提纯青蒿素和化学制剂青蒿素应用临床五六年的时候,发现有些疟疾又开始产生耐药,但是用生药,依然有效 但是本身青蒿是一个清暑热的药,传统又认为暑天疟疾发作以后兼有暑热的患者,它更为它适合,不但用它来截疟,同时用它来全面的适应证情,同时又清解患者的暑热 所以我们书上应用三里面,前面提到了青蒿是治疗疟疾的要药 因为它能够直接地阻断疟邪,祛除疟邪,也就是对疟原虫有抑制或者杀灭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疟疾都能使用 但是后面又强调了本品能够解暑热、除湿热,所以对疟疾兼有暑热或者湿热者是更加的理想 在用法用量方面,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就是刚才讲的,如果作为治疗疟疾,一般用生品最好 就说用来解暑热这样一些应用也不宜久煎,所以原则
上不宜久煎,所以书上在最后一行提到了,这是第一 第二,传统的青蒿使用的药材品种,一种是黄花蒿,另外一种就是青蒿 但是对于疟疾有效的这一个品种是黄花蒿,真正地青蒿对于疟疾的疗效是不明显的
所以我们现在药典收载的青蒿的正品,它的植物来源只收了黄花蒿,青蒿就在另外的方面,比如说清暑热,或者退虚热,可以用另外一个品种,这是关于青蒿的情况
好了,这就是关于青蒿的相关治疗功效
青蒿是一个菊科植物,在中国传统的命名当中,凡是用蒿来命名的绝大多数都是菊科植物 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茵陈蒿、青蒿,有的把艾叶称为艾蒿,什么白蒿、马先蒿、齐头蒿,都是,还有作疏菜吃的那个筒蒿菜,,其实也是菊科植物,是那么一个习惯 因为在菊科植物的众多植物当中,青蒿的叶特别翠绿,就说它的青色特别深,根据颜色的特点,我们上面这个图是黄花蒿, 另外还有一种真正地青蒿,名称就叫(青蒿),叶片比这个还要细,好象细得成了一种很线状的那种
黄花蒿和青蒿现在等同使用 青蒿它是退虚热药,清虚热药,当然可以清虚热,也可以叫退虚热
它主要就是两个方面都可以用 一个是温热病的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低热不退,就是我刚才说那种情况,这种情况它本身有阴虚内热,可以用一些退虚热的药加补阴的药 但是有伏于阴分的邪气,所以还要加一点清热凉血的一些药物,这样子针对性就会更好一些,大家今后要学的比如说青蒿鳖甲汤,里面有生地这一类的,能够清阴分的伏热 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普通的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就配伍补阴的药,就不需要凉血的药,不需要配伍都可以,只有很细微的区别 青蒿在这两个方面应用都是非常广泛,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退虚热的药 另外青蒿也能够解暑热,或者清解暑热,它可以用于外感暑热证 因为暑邪是暑天的一种特殊的邪气,它本质上是热性的,容易伤津,能够解暑热的药,一般都应该是清热药,所以青蒿有这方面的一点作用
但是严格来讲,青蒿之所以在暑热证当中使用,是因为它有两方面的个性特征,过去我们关注不够的 一个方面是它能够清湿热,因为青蒿是芳香的,而且芳香气味很浓烈,实际上它有类似于芳香化湿的这类药物的一些作用 所以青蒿它可以单独把它作为一个化湿药,治疗一些湿热内阻,尤其是肝胆脾胃的湿热证 肝胆脾胃的湿热证,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方,叫蒿芩清胆汤 其实蒿芩清胆汤里面的青蒿,它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针对的是肝胆的湿热,用它的芳化湿热,这是它有第一个倾向性 第二个倾向性,青蒿作为一个辛寒的药,这个辛也有透散的意思,透散,实际上青蒿有类似于发散风热药物的一些特征 从古代的一些文献的论述里面到当代的一些有名的医家,常常把青蒿作为一个治疗风热表证的一个药物,用来治疗感冒 所以青蒿常常配伍其他的发散风热药,可以用于普通的风热感冒,尤其是在暑天 如果说外感风热,里面又有暑湿,暑热也容易夹湿,对于暑热夹湿,青蒿可能就不单纯地是象前面我们学的金银花,或者我们吃的绿豆、西瓜,它完全单纯地是清解暑热 青蒿它是除了有一点清暑热的作用以外,它更多的是内清兼有的湿热,外面发散暑热的邪气,这是它在暑天作为一个解暑热的药 应用得比较普遍的一个理由 要考虑到它芳香化浊和辛散,它兼有解表和化湿药的一些基本特征,虽然不重要,但是它很特殊,所以普通的真正的这种典型的暑热证,青蒿用得并不多 它真正用的是有湿热或者有表邪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对它的解暑热我们加一点说明 另外,截疟,青蒿作为一个治疗疟疾的药,疟疾不管中医西医都称为疟疾,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它是由于感染了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就是出现了典型的症状,就突然间的高烧、寒颤,然后就是畏寒,这样子有的一天发一次,有的是隔一天,或者有的是三天一次的,这样子都有 疟原虫由蚊虫来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过去在西方,疟疾没有办法,在中世纪欧美国家对疟疾非常恐惧,认为是一种黑色的瘟疫,后来到十六世纪初 科学家在研究黑猩猩野外生活状态的过程中发现 南美洲黑猩猩在得了 疟疾 后就去找一种小灌木的树皮吃,吃一段时间就好了,于是就研究这种植物,最后发现对这个病有明显地疗效 比如说我们比如说我们看电视连续局《康熙王朝》,康熙不是去征讨葛尔丹的时候,病很危重,其实就是疟疾发作了,当时不是说洋人给的药,后来吃了好了,当时就是传教士送他的金鸡纳
当然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就从金鸡纳里面就提出了它的生物碱这一类的药,就是西药里面治疗疟疾有名的奎宁 后来对奎宁的结构进行不断地修饰,有很多类的奎宁,这样子对疟疾就有了一个特效的药,这样一百多二百年以来,那疟疾就人们已经不恐慌了
但是遗憾地是,经过了这样一百多年的奎宁类的这类生物碱的化学药品的使用,全球性的疟原虫都普遍地产生了耐药性,尤其是亚洲的疟原虫对奎宁类的药,耐药性更强 所以现在如果再发生疟疾,再用这个传统的奎宁类的药物常常临床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基于这种情况,全球性的就想寻找新的抗疟的药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从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根据中药当中的记载,青蒿是一个从古代就开始比较安全又有效的一个截疟的药物,就抓住这一点进行了研究,现在就研究出了青蒿素
青蒿素对于疟疾低毒高效,但是不稳定,而且可能疗效也有的时候也不是很长,容易有那种反复,后来又对它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所以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所以是青蒿素的很多衍生物或者异构体,这样子生产的一个截疟的新药 这是我们国家有自主知识产权,被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唯一的一个相当于西药的这样的新药,就是建国以来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就是根据传统截疟的经验,这个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还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当时在研究的初期,在七十年代,就是中医文献里面很多记载,它能够截疟 但是就把里面的各种成分都提出来,很多类的成分进行动物实验,怎么没有效? 对疟原虫并不敏感。后来有人突然得到了一个启示,青蒿在古代治疗疟疾的时候,比如说葛洪的《肘后方》就说用的青蒿一握,就是握手的握,就是一把,一大把青蒿,用什么捣汁? 就象我们现在的那个压汁机,但古代没有,用一般的工具把它捣绒,用一个干净的那种绢,丝稠,把里面的液汁拧出来,就把它这样子服用进去 当时有人就想,会不会青蒿里面含的截疟的有效的化学成分是不耐热的? 因为开始的时候就用高温的方法来煎煮、来提取,后来发现果真就是不加热的提取出来的成分,明显地对疟原虫就有抑制作用 所以古人他用青蒿的时候治...
相关热词搜索: 青蒿 简介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