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发布时间:2021-09-16 17:05:38 浏览数:

 百年沧桑

 百年抗争

 教学设计

 营子中学

 房文红

 百年沧桑

 百年抗争

 教材分析:

 列强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即震碎了腐败清政府的繁华旧梦,也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斗志,为下节课学习民族精神作铺垫。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社会更加关注,而且历史课中学习过这些内容,因而在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上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能力以及透过历史思考未来的能力还不强,这要求教师将思品课与历史课区别开,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化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百年英勇抗战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 了解历史上中华儿女为摆脱封建统治对抗列强欺压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家落后就要被欺压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优秀品质,懂得通过回顾历史思考未来,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努力的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教学难点

 懂得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动力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通过网络查找并整理有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战后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资料。

 2.收集抗日战争时期,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资料。(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

 3.整理有关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发愤图强的史料。(如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邓世昌捐躯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师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国耻事件:克林顿访华。

 师:我国的屈辱历史从近代就开始了,近代何时呢? 生回答:1840 年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回顾我国自 1840 年以来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

 二、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184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梦魇般的生活。1840年之后的一百年中,在中华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环节一:百年沧桑

 小组交流,生生互动 1.让学生重温近代史改变中国命运的一系列战争,条约,及其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而后将学生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组”“第二次鸦片战争组”“中日甲午战争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组”等进行专题交流。

 ( (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了解1840年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所遭受的战争创伤,特别是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耻辱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不忘国耻,发愤图强,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 2.让学生分组制作近代不平等条约目录表,从而对条约的原因及危害做出深入剖析

  战争 条约名称 签约时间 签约国家 内容和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教师

 (1)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性影响? (2)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沧桑的原因?

 (3)百年沧桑给中学生什么启示? 学生探究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

 ( ( 设计意图:了解这些条约,让学生深刻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深刻体会受强权凌辱的感受,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弱就要受欺压的道理,为下一层次的学习展开铺垫。) 师:百年屈辱,历史上我们还遭受了哪些耻辱? 环节二

 :

 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

 呈现课件:南京大屠杀 学生讲述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经过,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 日本是近现代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1)列举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 2)2013.12.26

 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

 2015.8.15

 日本战败投降 70 周年,发表所谓安倍讲话,不承认侵略历史,而是将战争中日本对亚洲国家犯下的滔天罪行说成是在当时国际秩序推动下不得已为之

 2015.4

  日本新版教科书把钓鱼岛称为国有领土 针对以上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探究讨论并回答。

 呈现课件:圆明园劫难 交流分享:呈现一组遭破坏之后的圆明园照片和复原图,再请了解圆明园或者到过圆明园的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圆明园的故事。

 教师总结: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残垣

 断壁,如同一座耻辱纪念碑,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辩一辩:

 圆明园于 1860 年被毁后的 100 多年里,虽然很多人主张重建圆明园,但因无力重修而作罢。如今,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足以修建圆明园了,于是又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

 你认为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观看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等,充分了解八国联军掠夺并焚烧圆明园的丑恶行径。从而了解世界列强对中华文化的无情破坏。) )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环节三:百年抗争

 师: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朽清政府的繁华旧梦,也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

 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斗争? 活动一:(观看图片,故事界龙)

 学生交流:让学生查找有关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邓世昌捐躯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有关资料。将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二:多媒体播放视频《升旗仪式》 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人的百年抗争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历来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民族精神。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不畏强敌,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我们当代青年要立志报国,奋发进取,弘扬不屈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以史带论,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坚定决心,鼓励青年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报国。) )

 三、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回顾了中华民族历经的屈辱和沧桑,认识了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危害。体会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不断抗争的坚强品质,所以我们要不忘历史,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 板书设计:

 百年沧桑 百年抗争

 原因:

 百年沧桑

  后果:

 抗争:

 可歌可泣

  百年抗争

 结果:维护了主权,捍卫了尊严

  五、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了百年沧桑,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百年抗争三个教学环节。在讲授百年沧桑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图标法让学生一目了然知晓近代史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圆明园劫难环节中,通过具体事例激励学生勿忘国耻!在百年抗争环节中,采用事例形式,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坚定信心,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理想。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可用的历史史料相对较多,可能会造成课堂内容太满,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不够充分。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合作、探究。

相关热词搜索: 抗争 沧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