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培养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及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与浮力》第七节《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浮力内容后,进一步学习液体、气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又和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标要求学生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飞机升力的产生,不要求过多过深的涉及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关的内容。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浮力内容后,进一步学习液体、气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生对压强的产生、压强大小的比较、压强的特点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流体、流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却是一个新的内容,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热情。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分析,用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产生现象的原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五、教具媒体组合:
漏斗、乒乓球、水槽、水、两只小船模型、注射器、电吹风、粗细不同的带有竖直细管的透明玻璃管、宽约 1cm 的纸条、两张 A4 纸、机翼模型,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趣味小实验 1:漏斗内放一乒乓球,口朝上,向上用力吹乒乓球,看谁吹动乒乓球上升的高度最高。
趣味小实验 2:桌面上放一枚硬币,硬币前方 5cm 处放一铅笔,从硬币上方用力向前吹一口气,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PPT 展示两张图片。
实验 1 还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是不是因为吹的气不够大,演示换用电吹风试一试,看能不能把乒乓球吹起,再演示漏斗口朝下吹气的情况。
教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吹不上去(不掉下去);硬币能跳起来飞过铅笔障碍?蕴含怎样的科学道理呢? (二)新课教学活动 1 分组实验 1:把两只小船模型平行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两船间隔 10cm 左右,将注射器吸满水,向两船中间水面喷水(水柱与水面间的夹角尽量小一些),猜想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并实验验证。
分组实验 2:把两支铅笔平行放在桌面上,铅笔间放上两个乒乓球,间隔 5cm 左右,通过内空的笔筒向两球间吹气,猜想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并实验验证。
PPT 展示两张图片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PPT 展示)
小船、乒乓球向中间靠拢----------小船、乒乓球受到力的作用 --------------------------------------------------------------------------- 施力物 体分别是水、空气----------
小船、乒乓球两侧受到压力不同 原因可能是小 船、乒乓球两侧水和空气的流动速度不同引起的。
教师归纳:液体和气体可以流动,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可能与流速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演示一个实验。
活动 2 演示实验:如图,让水流过玻璃管,请观察竖直细管中水面高低。
PPT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分析:水流动时,水平管粗细不同,但流量是相同的,故三段水平管中水的流速是不同的,粗管中的水流速小,细管中的水流速大。水流动时,小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不相同,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 P=ρgh,也就是说各段水平管中水的压强不相同,粗管中水的压强大,细管中水的压强小。即液体在流动时,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教师进一步引导分析活动 1、2 产生现象的原因:两船(乒乓球)间水(空
气)流速快,对船(乒乓球)向外的压强小,船(乒乓球)外侧的水(空气)流速慢,对船(乒乓球)向内的压强大,所以两船(乒乓球)向中间靠拢。
活动 3 学生小组讨论:课前小实验中,为什么乒乓球吹不上去(不掉下去);硬币能跳起来飞过铅笔障碍?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分析归纳:
向上吹气时,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快,空气对它向上的压强小,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慢,空气对它向下的压强大,所以乒乓球吹不上去。在硬币上方向前吹气,上方空气流速快,对硬币向下的压强小,硬币下方空气流速慢,对硬币向上的压强大,所以硬币向上跳起。
活动 4:
学生先小组讨论做下列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后动手实验验证:
①握住约 1cm 宽的纸条的一端,在纸条上方向前吹气。
②左右手分别拿一张 A4 纸,两张纸自然下垂,间隔 20cm 左右,用力向下吹气。
学生讨论并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汇报讨论出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实验看到的情况是否一致。教师作出点评。
活动 5:
教师演示:用电吹风吹飞机机翼模型,让学生观察机翼模型获得升力向上运动,介绍机翼形状上凸下平(PPT 图片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飞机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教师总结分析: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 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气流 大。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下
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较大), 这就是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活动 6:学以致用学生小组讨论:
①火车站台上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乘客跨越安全线就会有危险,它有什么作用? ②龙卷风形成时,常将地面上的物体挟卷而起。为什么它能将物体吸离地面? PPT 展示站台安全线、龙卷风的破坏力、龙卷风过后的村庄图片。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归纳总结。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 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3. 飞机升力:由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各个教学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注重了对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上天 飞机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docx2021-08-27
- 鸟语教学设计2021-08-27
- 《游戏泥土》教学设计2021-09-03
- 杨小华教学设计2021-09-06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黄静)2021-09-06
- 李兰娟教学设计(教案)2021-09-06
- 《女字旁,女字底》教学设计2021-09-06
- 《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教学设计2021-09-06
- 教学设计-张光嫣2021-09-06
- 教学设计(教案)冯玉贞2021-09-08
- 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2021-09-28
- 飞机场诗朗诵——让梦想再次起航2022-02-09
- 世界最大飞机的梦想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