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一篇论文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发布时间:2021-09-28 12:46:29 浏览数:

 一篇论文的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题、收集资料、确定题目、拟定提纲、撰写正文、修改推敲、格式、其它总结

 一、选题

 选题范围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实际教育工作中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 2、反应最成功的教育经验 3、为了克服教育工作中某些缺点和改进教育工作的研究 4、为了掌握实际发展情况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5 为了发展教育科学而进行的教育理论研究 6、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重大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的研究 7、整理教育历史遗产的研究 8 对各国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等等总的来说,选题要从实际出发,要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或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要有新意,有吸引力。题目的大小,题材的深度、广度要恰当,同时要有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一个好的选题的确定,往往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思考甚至反复的过程。题目不宜过大,如果题目过大,功力不够,难以完成;涉及面过宽,蜻蜓点水,不深不透,流于空泛,也不行。因此,选题时宁可题目小一点,观点明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这样反而易出好文章。

  二、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贯穿于学习研究工作的始终,相对于选题而言,是个或先或后的环节,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到启迪,加深自己对所选课题的理解,经查阅资料,如果发现这是一个别人没有搞过的课题,则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索取资料,并认真开展探讨与研究,进一步检查自己的研究成;经查阅资料,如果发现是老课题,已经有人做过探讨与阐述,就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文献资料,看前人的论述是否完善?是不是精确?是不是全面?自己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启发?能不能再有新的见解?可不可以换一个新角度谈?如果有新的发现,或从不同的侧面。或站在新的角度,或结合不同实例,或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写出具有一定新意的、方法更完美、内容更先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章.。收集资料时要注意记笔记,做摘要,对材料进行比较、提炼,有些材料可以适当选取来作为自己研究、写作时的参考或引证。

  要从浩瀚的论文材料中迅速地查找到所需材料,一要靠平时多读多记,阅读时尤其要留意所读论文的“参考文献”或随文注中引用的篇目;要善于使用各种论文索引,如上海图书馆编《全国期刊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情报复印中心各类专辑中的“收目”论文,以及一些专题性索引资料,

  资料来源当然很多,最好当然是自己购买、自己订阅,但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则是上网搜索、下载。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四点:一要尽可能备份(复印、扫描等);二要尽可能多地摘录,并要核对,不要有错、漏;三要尽可能详细地注明出处;四要尽可能在旁边记录当时的感想。

 总之,收集资料贵在平时,坚持长期性,求全、求广、求博;急切间围绕某个专题收集,则应尽可能求专、求精、求深。收集、分析了有关选题的材料后,应该回到选题,对照材料,使选题精确化、精细化,变为文章的题目。

  3.确定题目

  选题只是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不就是将要撰写的论文的标题(当然,有些小的选题本身就可以是论文标题)。要确定的论文题目,尚需对选题进行分析。大的选题或者要分为几个方面论述,因此而形成关于某些方面的题目,或者要分几个步骤完成,因此而形成每个步骤的题目。要之,题目相对于选题而言,应该更确切、更中肯、更鲜明、更简练、更醒目,应该用最恰当的词句组合,以概括全篇内容,并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有人要问,题目的字数多好还是少好?为了简练、醒目,字数应尽量少一点,当然要以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为标准。美国数学学会就要求数学论文的题目不要超过 12 个词,我国有的杂志也要求题目最好不要超过 15个汉字。如有的作者将文题定为“联系实际,谈谈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包括标点符号,22 个字。除了“联系实际”句可以不要,仍能简略,如定名为“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或“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探讨”。

  有时,为了便于更充分地表现主要内容,也可以通过加上副标题的做法以引申主题,或说明论文与选题的关系,或进一步揭示题目的内涵。如“从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特点看如何正确处理物理课程中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这样的文题,32 个字,就可以以“论传统数学教育的特点”为正标题,而以“兼谈物理课程中形式与内容的联系”为副标题。

  4.拟订提纲

  提纲是题目的细化,是写作论文的路标,是文章的骨架。

 提纲撰写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论文分几个部分?②每个部分各讲什么问题?③各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并列关系?是包容关系?还是递进关系?④各部分的每个问题还能不能或者要不要分为几个小问题?各个小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小问题涉及到哪些关键性的概念、定义、观点?等等。

  提纲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撰写了较为详细的提纲后,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分析、感想,就可以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了。

  5.撰写正文

  撰写论文,论点要新,要有独到之处,对于提出的每一个论点都要给以充分的证据进行论证,论证要经得起推敲。凡属经验性的文章,所提供

 的经验体会应力求具体明确、有可信度,便于别人借鉴。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只能说明它们仍然很零碎,不成体系,还有待深化。

  撰写论文,阐述要清楚,文字要通俗流畅、简洁明了,不故作艰深晦涩,也不有意拖泥带水。尤其中心内容,一定要透澈清新,如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一定要让人“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忌零零碎碎,糊里糊涂。

 举例要言不繁,能简则简,切不可象讲故事,写小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结局等缺一不可。引用同行的评价要中肯。切忌空话、套话、假话。

  文章写好要修改。

  6.修改推敲

  修改是对初稿的加工,既包括文字的修饰、润色,也包括科学性、事实性例证的考查、核实。修改要使中心更突出、用词更准确、表达更完整、错误和缺漏更少。

 修改、推敲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第一,文题是否合适;第二,层次是否分明;第三,语言是否流畅;第四,文字是否规范;第五,引文是否准确;第六,图表是否清晰;等等。比如“文字规范”“引言准确”“图表清晰”就常常被作者视作“雕虫小技”而不重视。其实不然,它不仅表明作者的写作态度是否端正、严谨,不仅影响到论文的质量是否文质兼美,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文章能否顺利发表甚至最终能不能发表。

  7.格式

  过去电脑文字处理还不普及的时候,文章写好、修改定稿后还要要誉清,叫“清稿”,一般要做到三个字,即“齐”、“清”、“定”。齐,指正文、注释、内容提要、关键词等论文的各个部件要全;清,指书定或打印要整齐,字迹清楚;定,指修改誉清的是最后的定稿。

  现在有了各种字处理软件,电脑排版已十分流行,所以往往都要打印,所以更要注意文章的编排格式。

  文题——居中,二号,黑体。文题较长的可以用较小一点一字号,如小二号等,也可以分成居中两行排。

  副题——副题前一定要加“——”,居中,五号,宋体。

  作者——居中,四号,仿体。

  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加括号,居中,五号,楷体。

 摘要——“摘要:”黑体,摘要内容五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黑体,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一般 3~5 个,五号宋体。

 正文——用五号宋体即可。

  一级标题——一般用中文数目字“一”“二”“三”“四”开头,五号,黑体,简短一点的可以居中占两行排,稍长一点的就用自然段的方式处理,但上下可以各空半行,以求醒目;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一般用阿拉伯数字“1”“2”“3”“4”开头,五号,楷体,以自然段的方式排即可;标题后一般也不用标点符号。也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字样或“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字样开头,标题后以“。”结束,正文接排其后。

  三级标题——一般用小括号加阿拉伯数字(“(1)”“(2)”“(3)”“(4)”)开头,结束用“。”号,正文内容接排其后。正文中如果再遇到需要分级的,可以用插入符号“①”“②”“③”“④”。但标题分级应尽可能少。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单独成行。文献按正文中引文出现的次序排。著作类顺序为:著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文所在位置(页码);论文类顺序为:著者,论文名称,刊载期刊,出版年,期号,起始页码;网络文件则需注出详尽的网址。

  作者介绍——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种族(汉族可略),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主要从事研究,主要成果等。后两个项目可详可略,但前几个项目最好要齐全。

  联系方式——包括邮编,通信地址,电话(单位、住宅),手机,邮箱地址,等等,要尽可能齐全。

 承诺与希望——本人愿意支付审稿费、版面费等等,希望何时发表,如不合要求需作哪些修改,等等。

  8.其他

  完成了上述各环节后,还有两个重要的工作要做,这就是“投稿”和“总结”。

 关于投稿要注意:第一,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并行;第二,一稿不能多投;第三,给编辑最详尽的联系方式;第四,自留底稿;第五,查询:电话查询,信件查询,电子邮件查询;口辞要清晰,语气要舒缓,态度要诚恳。

 关于“总结”,实际上就是全面反思上述作业流程,其中特别要注意思考,写过这篇文章后该选题接下来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如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是否可以写一个续篇,等等。

 总结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将自己留存的底稿与已正式发表的论文核对,看编辑对论文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要改?改得对不对?这样一改对我们今后写作有哪些启迪?等等。

  总结是一个作者自动地提升自己研究层次和水平的标志。

相关热词搜索: 撰写 可以分为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