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字字珠玑
家国情怀
字字珠玑 ——艾青《我爱这土地》、余光中《乡愁》、席慕蓉《乡愁》 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2、文章中象征的运用及代表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感知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2、文章中象征的运用及代表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同学们,李白的《静夜思》还记得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我们国家思乡念国是很多文人墨客笔下书展的情怀。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书海的畅漾,学习艾青、余光中、席慕蓉他们的诗歌,感知他们的家国情怀。
展示 PPT1《家国情怀字字珠玑》课题 展示 PPT2,略读所有文章,感知文章节奏,把握文章的情感。
学生读文章,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情况。
问题: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展示一下,我们先读《我爱
这土地》? 学生读,教师点评,同时展示 PPT2,把文章的节奏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师范读。链接写作背景。
问题:读了文章后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答:作者表达了诗人对于处在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问题:作者用了象征手法,用哪些事物老表达自己的情感? 生答:土地、鸟儿、暴风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 问题:鸟儿代表着什么?土地代表着什么? 生答:鸟儿象征着作者,我,土地象征生养自己而又多灾多难的着祖国;作者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来表达情感。
暴风雨指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悲愤的河流指的是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如河流般汹涌奔流;激怒的风指的是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问题:同学们通过学习能总结一下理解象征意义的方法吗? 总结: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的三步法 1、 明确象征体; 2、 明确象征意义;
3、 分析本体与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
师问:那我们共同解决了《我爱这土地》的情感,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理解一下余光中的《乡愁》。《乡愁》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按什么顺序在写?它代表这作者怎样的一份情感?链接写作背景。
生答: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分别是“乡愁”在人生四个阶段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靠书信来往,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师认为生活而奔波,与妻子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的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了。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一群人的家国之思。(感情的升华)
课外诗词赏析链接:席慕蓉《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 1982 年。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请把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进行对比阅读:
共同点:有相似的写作背景,两人均出生在大陆,后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大陆的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新意。
不同点: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大草原,他就出生在那里,也没成长在那里,只是到八十年代回到了草原,踏上故乡的土地。他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他的乡愁缠绵悱恻。但他的思想深度上不如余光中的《乡愁》。
总结:家国之思情系每一位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着情感才让我们今天能够读到这些每次佳句,他们的家国情怀字字珠玑。
板书:
鸟儿、土地、暴风雨、 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
思乡爱国的情怀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相关热词搜索: 字字珠玑 情怀 家国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第77练 家国情怀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