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涉检网络舆情实战演练方案点评-(新华网王忠彩点评稿)

发布时间:2021-09-28 16:48:28 浏览数:

 涉检网络舆情实战演练

 (新华网王忠彩的 点评稿 )

 总体评价:三个小组的方案整体上思路清晰、人员组织配合协调合理、工作机制有效,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一环节:苗欣娥案舆情应对处置预案点评

 第一组优点:

 二、舆情应对处置指导原则 1.及时准确。2.公正公开。3.整体协作。4.科学引导。

 点评: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涉检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舆论关注度非常高,公众期待获得真实信息。而权威真实信息模糊、空白,民众对情况片面了解时,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容易引发的主观负面猜测、小道消息等开始传播,形成谣言,经过微博、论坛、媒体的广泛传播,致使舆论产生偏向。如果此时,官方声音集体失语,等同于放弃对事件的描述和评论的权利,丧失舆论主导优势。舆论失控一旦出现,舆情处置就会陷入被动。

 这时候,适时合理地发声,表明关切,回应公众期待,开展调查姿态,抢占时间先机,可能暂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让公众看到解决事件的诚意,打消疑虑。加上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放大主流声音,疏导舆论压力,为后续调查解决争取舆论支持。

 三、舆情应对处置职能分工 点评:完备详细、分工明确。

 四、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机制 点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

 缺点:没有组建舆情专家小组,邀请舆情专家作客长期顾问。

  第二组优点: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点评:完备详细、分工明确。

 三、工作机制

  必要时可在省检察院设立临时新闻中心,将领导小组审批后的信息,及时向记者通报。

 点评:可充分利用省检察院媒体资源优势。

 缺点:方案中没有说明邀请哪些媒体参与。

 第三组优点:

 一、舆情概况 2、舆情传播情况 点评:详细介绍舆情传播方式、途径,特点,便于有针对性、有策略地进行引导控制、舆情应对。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相关部门的具体分工 (4)由控申处负责善后处置。联合村、镇相关部门走访被害人家属和被告人家属,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双方的权利诉求和生活状

 况,安抚稳定双方的情绪。考察刑事被害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如符合救助条件,及时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督促公安机关做好案件侦查工作,撰写善后处置报告,上报领导小组,并抄送其他相关部门。

 点评:好!全方位关心当事人面临的困难,充满诚意。

 四、工作机制

 3.积极开展联动协作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强省、市、县三级检察院之间的联动,紧密合作,及时沟通,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共同应对。

 点评:好!不孤军奋战,紧紧依靠集体的力量。

 4、主动进行舆论引导

  与权威媒体、知名门户网站、论坛的记者、管理员建立通畅的联络机制,必要时邀请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以权威、专业的信息赢得网民的信任。

 点评:好!总体来说,第三组缺点较少,个人认为方案不错。

 第二环节:新闻发布会模拟演练

 新闻发布会模拟演练总体评价:第一组准备充分;第二组视频创意好;第三组诚恳,但应对经验需提升。

 整个模拟演练环节非常精彩,记者提问犀利、尖锐,新闻发言人也能够灵活应对,而且态度谦和、真诚,勇于承担。总体来

 说,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舆情回应应该注意三点:首先是,扬长避短,对自己有利的多讲,不利的适可而止;第二是,回避陷阱,不要被记者带有陷阱的提问所迷惑。第三是,就事论事,对于偏离主题的提问,提问超出检察院管理权限的问题,灵活进行回避处理等。

 接下来,我细致的说一下新闻通稿,并点评一下三个组的新闻通稿。

 新闻通稿借助媒体平台统一向社会公众发布、说明、解释相关情况,阐述观点立场,统一宣传口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通稿有针对性地设计、回复,以赢得舆论的理解,促进舆论的平息。它应具备几个基本特点:1、及时准确,权威性强。2、简洁明了,针对性强。3、持续跟进,连续性强。

 网络舆情自我组织,自我生成,具有自己的传播规律和基本生成机制,其中某一个不确定的点偶然跳跃,甚至与此无关的细节,随时可能被放大,深挖,再加上情绪化的观点,形成新的舆情热点。在一个舆情热点的酝酿发展过程中,新闻通稿也持续跟进,并针对新的关注点进行跟踪处置,一直持续到舆论的平息。

  补充:舆情事件生成机制 一、话题出现(网民爆料、媒体报道,产生舆情苗头。)二、议题聚合(围观讨论、网民围观热议、大 V 等意见领袖转发,传统媒体跟踪报道,形成舆论压力,舆情热点爆发。)三、事件放大(新媒体传统媒体互动,继续推进舆情事件演化发展。另外,当事方处置失当发生次生危害,造

 成新的舆论热点出现,舆情发展形成次高峰。)四、舆情消失(当事方处置,处置得当,得到舆论认可,舆情热点逐渐消散,平息。)

 新闻通稿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舆论动向,迅速发布通稿。2、主动设置议程,主导舆论走向。3、善于借助媒体,形成发布合力。

 在事件调查阶段,如果没有新闻通稿等信息的再次引导,舆论又会重新聚合到原来的焦点,或者寻找新的舆论热点。使得舆情处置十分被动、疲于应对。这时候就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议程设置,从而转移舆论焦点,主导舆论走向。议程设置就是要通过合理的信息源管理去实现。

 权威信息源具有准确性,充分性的特点,可以通过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源,有效引导媒体以这些信息源为基本内容展开报道,避免了媒体挖掘内幕性、边缘性的内容来构建议程,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向不利于处置工作,不利于达成共识的方面。通过合理有效的议程设置,满足了媒体的报道需求,一方面满足公众知情诉求;另一方面,以权威信息源为主导,对议程的发展方向再次进行了影响,引导公众对事件的认知。这样,掌握舆论主导权,使网络舆情的处置不陷入被动。

 新闻通稿承载的是权威信息,需要通过媒体这一载体来发布。传统媒体虽然是线性传播,互动能力不强,但是它的国家垄断性质,公信力高,影响力大,信息传播中对于受众的绝对主导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效性强、速度

 快,互动性强,但信息量大,网络谣言泛滥,信息可信度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尤其是主流权威舆论介入导向,引导多家主流媒体、门户网站进行转载,实现广泛的正面舆论影响力,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挤压谣言等不实信息,避免谣言流通量达到最大峰值时,引发不稳定事件,如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借助主流网络媒体传播官方信息是应对危机的必备举措。在该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透明的发布相关信息,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引导舆论,占领了网络舆论高地,放大正面声音,疏导负面舆论。主流媒体具有公信力的声音,构成了权威的信息源,被其他媒体转载之后,实现了对舆论的善意引导,进而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利用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性,弥补新媒体信息真实度不高的缺陷的同时,发挥新媒体的速度优势,共同打造权威、快速、能动的新闻通稿发布环境。

 (补充:例如,一些重大舆情事件时,通过官方微博不断通报事件进展,满足公众知情权,公开透明,占领主导,挤压谣言和不实消息空间,解决舆情危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发布会通稿点评:

 第一组优点:基本上事件叙述清楚。

 缺点:对案件的详细经过,检察院存在的问题,叙述过于简单,无法让普通读者感受到省检察院知错就改的诚意。

  第二组优点:案件经过,检察院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较为详细,态度充满诚意。

  第三组优点:文字详实,案件叙述完备,读者一目了然。

 缺点:1、对检察院存在哪些问题没有说明。2、对检察院采取哪些具体整改措施没有详细说明。3、缺乏诚意。

 第三环节:舆论引导及公信修 复方案

 第一组优点:

 二、风险评估

  当前,苗欣娥案社会关注度较高,短期内舆情消除难度较大,存在矛盾进一步升级,事态进一步激化的风险。(一)某些媒体和网民可能利用该事件恶意炒作,混淆视听,错误引导舆论,可能导致舆情的进一步扩散和升级,出现更为重大、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二)嫌疑人家属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爆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仍然存在。(三)嫌疑人存在心理问题,可能作出过激行为。(四)死者家属面临失去亲人,疑凶不明的状况,可能引发上访、过激行为、上网表达诉求等引发舆情。

 点评:好!风险评估到位,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监测、应急预案,预防措施等,防患于未然,避免舆情的二次爆发,以及舆情的“次生灾害”。

 三、处置建议 (一)及时处置事件,做好善后工作。

 点评:好!真正解决问题。

 缺点:

 (二)积极引导管控舆情。1、邀请《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参与先前报道的媒体,及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案件处置和调查情况。

 点评:缺少新华社(网)、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官方主流媒体。

 点评:整体方案中,缺少舆情应对小组成员、组成、分工等安排。

 第二组优点: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点评:完备详细,分工明确。

 三、重点工作

 3、线上线下统筹并举。若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届时检察机关将把国家赔偿款送给苗欣娥及其家属,并再次进行道歉。协调有关部门对苗欣娥一家进行援助,减少伤害。同时,监督公安机关加大对胡风死亡案件的查办力度,争取尽快还原案件真相,给被害人胡风家人以交代。

 点评:以情动人,有利于获得舆论谅解和支持。

 6、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沟通,主动披露案件有关查办进展情况。由宣传部门组织本地主流媒体对案件审理情况进行跟踪式报道,

 充分争取新浪、腾讯、正义网等网络媒体及中国青年报等传统媒体对检察机关工作的认同感,将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点评:好!新浪、腾讯等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缺乏国家级官方权威主流媒体,如新华社(网)、人民日报、央视。

 7、组织网评员引导社会舆论。组织网评员以第三人的名义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及微博网帖等,引导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进行客观评价。

 点评:好!有针对性舆论引导,挤压不实信息传播空间,缓解网上舆论压力,回应社会关切。

 第三组优点:

 二、对该案的风险评估

 二是对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风险评估。充分考量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因为此案社会关注度较高,王志海及相关人员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可能会有过激行为,另外,媒体记者出于种种原因,提出的问题会相当尖锐。

 点评:好!新闻发布会,届时所有媒体都会到达现场,所以必须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媒体记者的尖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预案,才能有的放矢、忙而不乱、起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此案舆情诸多变量,将其确立为重大舆情等级。

 点评:好!确立舆情分级机制,及时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响应。

 三、处置建议

 2、对现有网络舆情进行及时有效处置。针对天涯论坛、强国论坛、网易社区等关于该案的帖子,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的基础上,组织网评员进行跟帖、回复,及时发布案件事实,传播正能量,压缩该错误信息的空间。

 点评:好!重大舆情时,检察机关不能孤军奋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争取宣传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缺点:1、舆情应对小组成员、工作组成没有组织好,步骤、措施没有安排好。2、舆情引导方式简单,不具体,没有详细的方案。3、没有说明邀请哪些媒体支持。

 总体总结:三个小组的方案各有千秋。但是,三个小组的舆情应对处置方案等存在一个共同缺乏考虑的问题:如何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建立与主流媒体的良好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舆情 点评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