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论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中国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8 16:51:32 浏览数:

 论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

 匡玉倩

 指导教师:

 丽 娜 摘要:美国为确保自身在全球的战略意义,缓解经济危机压力,巩固同盟友的关系,威慑朝鲜和防止中国的继续扩张,逐步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由于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中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经济上,美国通过TPP孤立中国;在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受到挑战;在外交上,中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外交局势。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在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邻国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与协作。

 关键字:美国

 亚太战略

 中国

 影响

 所谓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是指美国以前沿存在为基石,以双边同盟关系为支柱,以多边安全机制为补充,建立一个以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安全体系。从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就任美国总统后,奥巴马政府主要官员就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出对亚太地区的重点关注和兴趣。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中发表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明确提出其“战略要务和利益将会越来越多的来自亚太地区”,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转变,亚太地区正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2012年1月5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记者会上,公开发表了一份已酝酿七年之久的美国全球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美国转身亚洲,调整全球军事部署的战略正式确立,亚太地区正式成为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重心。亚太战略成为美国21世纪全球战略的第一重点。

 一、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原因

 1. 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

 (1)保证美国的“绝对安全” 经历过二战和冷战,付出了沉重代价的美国认识到国家安全与防务的重要性,为了保证美国领土的“绝对安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美国制定了以近期的多元威胁和远期的重点威胁为着眼点的军事战略。如9.11事件后,美国制定的“先发制人”战略,是美国在不能坐等威胁的产生,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是未雨绸缪先期采取行动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战略的直接对象是恐怖组织以及支持恐怖组织的国家,要求美军对其发动预防式打击和未经宣告的突袭,在威胁未形成时将其消灭。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美国始终保持并维护着针对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军事力量投送体系,试图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将威胁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欧洲、亚太和中东,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的重点一直是在欧洲,当时的主要目标是遏

 制苏联的侵略与扩张。为了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由欧洲战略重心逐步转移到了亚太地区,防止任何有威胁美国因素的存在,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2)保持和增强对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确保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均衡 自古以来,亚太地区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战争时竞相角逐的场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亚太地区包括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囊括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世界上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带,二战时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性也就格外突出。美国若想保证全球霸权不受影响、地位不受挑战,必须在这一至关重要的地区保持绝对优势、强势主导的地位。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维持它的霸权地位是其全球战略的最重要目的。事实上,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插手亚太事务,在中亚,美国更是粗暴干涉他国内政与外交,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在东亚,美国通过对日、韩、菲等亚太国家驻军等行动控制亚太地区。在整个亚太战略中,美国将日本放在第一位,试图以加强美日同盟和美台关系等来制约中国,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并予以防范。试图通过建立起一个范围囊括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网,确保亚太地区在美国的安全控制范围之内,从而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2. 缓解经济危机压力, 稳定 国内政治 的需要

  2008年,经融危机席卷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处在濒临爆破的边缘地带。时至今日,欧美国家依然处在虚假经济的泡沫之中,欧美日等西方国家集体陷入经济与政治上的困境,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与深化而未得到缓解,而美国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式自由资本主义受到严重质疑,长期被西方引以为豪的欧洲发展模式也风光不再。相较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颓废,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充满活力,竞争力处在不断的向上攀升之中,经济发展模式也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的经济力量不断的涌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亚太地区更是集中了金砖国家中的三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还有被称为“小虎”的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出现了一副新兴向荣的景象。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亚洲在全球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2009年亚洲出口额已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6.6%,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39.5%,分别超欧洲和北美。2010年,亚洲占世界经济比重27.4%首次超过北美(25.8%)和欧盟(25.9%),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经济板块。后金融危机时代,亚太在全球经济中分量不断上升,前景更加看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亚洲国家政治经济都以稳定的步伐向前发展着,这对处于危机中的欧美国家是不能想象的,出乎他们的意料,可谓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

 美国在经历了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两次重创后,

 其综合实力相对下降,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奥巴马政府不但要承担着高额的债务,每年还得支付一大笔的海外驻军费用,对处在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来说已是不堪重负,尤其是要建立一个以它独霸的单极世界,美国似乎已感到无力。从2008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经济情况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债台高筑、经济衰退、失业率的情况还在节节攀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不得不根据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新的战略布局调整。而此时,亚太地区强劲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势头牢牢地吸引住了美国的目光,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掩盖当局执政无能尤其是经济管理上无能,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将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移至到亚太地区。2011年11月,美国借助于在火奴鲁鲁召开APEC会议之际,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简称TPP,邀请原亚太经合组织的部分成员加入到TPP当中(中国除外),力图构建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涵盖整个亚太地区的泛太平洋经济区,希望能在经济上主导亚太经济,同时借助于亚太强劲的经济实力缓解国内压力,改善美国国内巨额的财政赤字情况,挽救处于低迷的美国经济和保持政治的稳定的战略目标。

 3. 巩固与 盟国关系的需要

 一直以来,美国都非常重视其同盟国在美国全球战略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亚太地区,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的国家主要有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它们分别形成了以美日韩为基础的东亚同盟体系、以泰国和菲律宾为主体的东南亚同盟体系和以澳大利亚为基点的网络战略同盟体系,形成以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同盟战略网,覆盖住整个亚太地区。这些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的国家不仅是美国全球战略忠诚的追随者,在美国亚太战略格局中同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美国与亚太地区盟友之间的合作始终摆脱不了同盟国固有的困境。众所周知,同盟是基于共同的安全问题,通过缔结盟约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当同盟国受到来自外来的威胁时,结盟方要不遗余力的给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但当同盟国的外部威胁条件发生变化,亦或是同盟国双方中的一方实力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所谓的同盟困境。美国与亚太盟友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一块铁板一样牢不可破,盟国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互矛盾与摩擦,如同盟双方的关系的地位问题、双方的军事利益冲突,尤其是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摩擦更是层出不穷。随着亚太地区的崛起,亚太诸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其中,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美国盟国开始追求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不断追寻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亚太盟友不断追求国际竞争的主导地位,彼此之间的相互摩擦不断,同盟国之间的关系愈演愈复杂,日、韩、澳、泰、菲等盟国之间的体系也越来越松散,同盟国之间的离心倾向力不断加剧。尤其是美日同盟关系,美国清晰的认识到,美日政治关系的任何重大削弱都会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而韩国正是美国驻军保护日本、威慑中国的重要地缘政治支轴国家,韩国的经济力量也是美国控制韩国重要原因。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美国试图重振盟友体系,巩固同盟国关系,强化全方位的安全,频繁军演和出访拉拢其盟友的做法

 是势在必行的。

 4. 强化对朝鲜的威慑, , 迫使朝鲜软化立场

  冷战时期的朝鲜半岛对美国来说,是防止共产主义在东亚扩张的战略前哨。冷战结束后,在新形势下朝鲜半岛又获得了多重战略意义,由于朝鲜半岛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战略地位,“防止核扩散”充其量只是美国觉得最合适摆在台面上的一个理由,近防朝鲜,后防苏联,当然也有针对中国的意图,美国从未放弃对朝鲜半岛的利益谋求。

 核扩散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安全威胁,朝核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地区问题。对于美国来说,美国不愿见到有任何威胁美国自身安全因素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朝鲜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美国同样担心朝鲜会将有关核武器原料卖给美国的敌人,尤其是恐怖主义分子,为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美国不会轻易让像朝鲜这样的一个小国拥有核武器,挑战其耐力,美国也正好利用“朝鲜半岛无核化”这样的一个合理借口,名正言顺的插手朝鲜半岛事务。尽管近年来,美国对朝鲜一直奉行“战略忍耐”的政策,谋求“以静制动”“以托待变”,期盼朝鲜出现经济崩溃而导致政治瓦解,出现内乱的局面,届时美国可以趁机而入,利用“维稳”的借口,出兵朝鲜,使美国势力一统朝鲜半岛。然而时至今日,美国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无论是金正恩的顺利接棒,还是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都是美国所不希望看见的,可以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紧张是美国有意推动的结果。为阻止朝韩统一,维持美国在朝鲜的军事存在,使整个朝鲜半岛不脱离美国的掌控,美国不得不开始将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以达到遏制来自朝鲜的威胁,形成对朝鲜的威慑的目的,因此,美国调整亚太政策也就自然而然了。

 5 5. . 中国 迅速崛起和日益强大的国力引起美国担忧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以亚太地区为重点,中国因素在其中的扮演的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冷战后,美国一直把防止出现像前苏联那样能与其抗衡及挑战其“一超”霸主地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作为其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目前美国的领导人们都一致认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其对手和应该防范的对象。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2011年10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东盟10国国防部长时,明确地向他们保证,尽管美国面临削减国防开支的压力,但是,美国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其目的就是“对抗中国”。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在五角大楼发表了美国最新的军事战略报告时,明确把中国与伊朗一起列为它的主要军事敌人,就是最好的诠,遏制中国这也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首要任务。毋庸置疑,美国已赤裸裸地把中国锁定为美国军事上的主要敌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家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预测,按照中美过去若干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中国GDP总量到2015年就可达到美国的80%左右,而到2020年左右中国很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一总量大国。中国的快速崛起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地改变了亚洲的权力格

 局,与之适应,也引起了全球体系层次的权利转移和主导权的更替,美国在东亚赖以维护和实现其重大战略利益的原有支柱不再如前。随着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反恐行动的胜利,讲萨达姆、本拉登等恐怖首脑先后击毙之后,美国基本消除了恐怖主义等势力的威胁,此时美国已经能腾出双手、腾出时间,通过调整亚太战略来遏制中国的影响,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也就顺理成章。2012年1月奥巴马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特意强调,“中国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不能与美国和欧洲适用一样的规则”,但中国已经长大,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无论在航海或贸易议题上,中国不能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而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这也是亚太国家所希望的”。

 中国只是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的一环而非全部,但毋庸置疑,中国因素显然成为美国推进其整体战略的最重大诱因和加速其他布局的最主要口实,抑制来自于中国的威胁,成为美国亚太政策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五个原因来看,美国重返亚太有着诸多的动机,将其简单的来说完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意义,不管是遏制中国、威慑朝鲜,还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都是建立在保证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美国全球战略制定的出发点。

  二、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1. 经济上通过 TPP 孤立中国, 势必 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相关热词搜索: 美国 中国 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