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对当时社会理想化的价值目标。市委第十次全会提出的构建“平安**”、“友爱**”,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落实中央建设和谐社会战略、构建和谐**的最好切入点,是立足**实际提出的美好构想。
和谐社会是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作为社会组成基本细胞的家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邻里关系,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单元。因此,只有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平安**”、“友爱**”要从社区抓起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保持社区和谐是实现“平安**”和“友爱**”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那么,怎样实现社区的和谐呢?
从多年的社区经验中,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建设。要善于培养和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好社区志愿服务协会、社区公益服务站及志愿者队伍,形成覆盖面广和凝聚力强的社区志愿组织网络。二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五老”、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作用,如和平街道的五个社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建立了“社区公益服务站”,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克服以前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长期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要加强慈善组织建设。目前,社区服务项目主要是面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邻里关系,所以要不拘形式,采用多样性的方式来组织慈善活动,必要时可以和有关部门工作相结合开展。四要加强机制建设。通过街道社区评奖及开展活动等方式,建立一整套的机制,并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加以整合,提高社区服务和指导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居住环境在发生着变化——从“大杂院”到“单位宿舍楼”,再到商住小区的楼宇。居住环境的变迁带来了邻里关系的疏远,因此,只有街道社区多提供平台,为社区群众、邻里之间沟通联系提供媒介,才能使邻里之间关系融洽,社区和谐。
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
邻里关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国人以亲密的邻里关系、互帮互助的和睦社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甚至对有些国家冷漠的社区人际关系总有一些优越感。但是,近十几年来,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自私、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降低。因此,现代都市的邻里之间普遍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距离和警惕,“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极心理普遍存在,邻里关系日益冷漠。邻里关系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邻里之间一些小矛盾的升级,导致了社会治安工作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友爱精神的逐步淡化,影响了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生活满足感、幸福感。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倡的新型现代文明人际关系极不协调。
冷漠的邻里关系使得老人和独生子女的精神生活更为缺失,他们很需要丰富的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可是,现代都市里冷漠的邻里关系导致最为便捷的一种交往形式丢失了。在以独生子女为社会关系中心链的社会关系下,冷漠的邻里关系对孩子们在公共利益观、社会和谐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社会精神生活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和程度。所以,发扬社会新风,建设和谐邻里关系十分必要,它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人文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呢?
“邻居节”使邻里关系走向和谐
举办“邻居节”,让邻里走到一起来。在这方面,西山街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的经验。他们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到“邻居节”活动中,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社区生活氛围。通过开展“邻居节亲情茶话会”、邻居互发的“睦邻卡”、“走到一起来,建立新型和谐邻里关系”签名活动、“远亲不如近邻——我眼中的好邻居”演讲会、“邻里驿站”志愿者服务活动、“多助一”及“党群结对”扶贫助困活动、为急需帮助的独居老人和病弱老人专设“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切实促进了邻里相识、相认、相知、相助,形成了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为此,我们把西山街道“邻居节”的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开来,今年,在全区举办了首届“邻居节”, 以构建和谐社区、创建文明城区为目标,加强荣辱观教育,深化相识、相知、相助,团结、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强全区百姓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为打造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区和新的邻里之间重新建立诚信友爱的关系找到了具体有效的载体。
通过“邻居节”这一载体,提倡乐于助人——当邻居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提倡文明礼貌——邻居见面使用文明用语,热情寒暄,减少隔阂;提倡主动谦让——发生邻里矛盾时敢于反省,将心比心,化解矛盾;倡导提高防范意识——发现邻居家门口有异响或陌生人在门外徘徊时,主动询问,防止不法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提倡主动当“二传手”——邻居不在家时,代为传言或保管物品;提倡保持环境——不乱丢垃圾,不在公共走廊乱堆杂物妨碍交通等等。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定要倍加重视社会的基本细胞——邻里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要以社区为阵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脉搏,引领广大社区群众和家庭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人人讲美德、家家创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三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目前所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地理教学2021-09-17
- 抓信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9
-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研计班讲话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2021-09-22
-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2
-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规范信访工作2021-09-22
-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和谐社会吗?2021-09-08
- 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2021-09-17
-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2021-09-17
-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2021-09-17
- 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21-09-17
- 街道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做法2021-09-22
- 试解和谐社会研究三个实践难题2021-09-22
- 在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工作会议...2021-09-23
- 在全县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工作...2021-09-23
- 交通安全: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2021-09-23
-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南基础...2021-08-27
- 基础教育领域2021-08-27
- 谈基础设施建设排水工程与道...2021-08-27
- 八卦基础知识2021-09-08
-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工作总结2021-09-11
- 关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调研2021-09-11
- *县公路管理站"基层基础建设...2021-09-11
- 学校基础教育专项督查总结2021-09-14
- 三江县基础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2021-09-15
- 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