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发布时间:2021-12-15 15:39:58
浏览数:次
去年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了齐抓行风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和优化。在前不久世界银行《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报告中,中国内资公司反馈的政府效率我市位列榜首。总结前段活动开展情况,有三个特点: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各级各部门进行了广泛的动员部署,对政风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抓好活动的责任感、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二是注重整改求实效。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征求意见以及明察暗访,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解决了一些在政风行风、发展环境、群众利益方面的突出问题。三是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许多部门和单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密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从源头上纠正不正之风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估计过高,工作中还存有不少问题,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为此,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真梳理专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看哪些是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哪些是工作层面的,还有哪些是体制、机制、制度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认清形势,把握全局,明确工作着力点。同时,还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逐个进行剖析,看哪些是主观因素导致的,哪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其次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要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的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再次,要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勇于正视和面对,更要在调查研究、找准症结的基础上,按照职能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整改责任要求。特别是对少数工作不力、不重视整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立足部门行业实际,在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上下真功夫。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对部门、行业来讲是生命线、生存线、发展线、提升线,一个部门行业的形象要真正树起来,根本点就在于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具体讲,应着力抓好五个机制建设。
第一,要建立完善抓行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各负其责、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着落的工作机制。必须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和“谁主管谁负责”及“一岗双责”的指导原则,把行风建设纳入部门、行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事实证明,结合部门、行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制度,对于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部门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采取定期培训、轮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强化对干部职工四个方面的教育,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文明与规范执法教育和警示教育。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查处投诉举报的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群众反映本行业、部门行风问题的投诉举报,要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坚持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特别是对那些事实清楚、线索具体的,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能马上纠正的即刻纠正,现场能够处理的即刻处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我市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开展了行风万人评。实践表明,开展活动四年来,预期目的基本达到,回报是丰厚的。初步统计,自2003年至2005年三年中,市直有43部门被省、市授予“行风建设十佳单位”,52个部门单位被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还有12个部门单位被诫勉谈话、黄牌警告,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每年行评活动,对那些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服务质量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同志要大力宣传,并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差的,要严格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要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如果对违规者的行为不严惩,处理起来不痛不痒,非但不能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一片的作用,反而会让其产生错觉,认为犯了错误也不过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和扩张。古人云:“违规者得利则仿效者纷至,违规者受罚则接踵者绝迹”,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要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不论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哪个人身上出问题,都要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作者为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市纠风办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行风建设 优化 环境 发展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估计过高,工作中还存有不少问题,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为此,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真梳理专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看哪些是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哪些是工作层面的,还有哪些是体制、机制、制度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认清形势,把握全局,明确工作着力点。同时,还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逐个进行剖析,看哪些是主观因素导致的,哪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其次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要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的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再次,要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勇于正视和面对,更要在调查研究、找准症结的基础上,按照职能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整改责任要求。特别是对少数工作不力、不重视整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立足部门行业实际,在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上下真功夫。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行风长效机制建设对部门、行业来讲是生命线、生存线、发展线、提升线,一个部门行业的形象要真正树起来,根本点就在于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具体讲,应着力抓好五个机制建设。
第一,要建立完善抓行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各负其责、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着落的工作机制。必须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和“谁主管谁负责”及“一岗双责”的指导原则,把行风建设纳入部门、行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事实证明,结合部门、行业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制度,对于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部门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采取定期培训、轮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强化对干部职工四个方面的教育,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文明与规范执法教育和警示教育。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查处投诉举报的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群众反映本行业、部门行风问题的投诉举报,要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坚持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特别是对那些事实清楚、线索具体的,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能马上纠正的即刻纠正,现场能够处理的即刻处理。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我市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开展了行风万人评。实践表明,开展活动四年来,预期目的基本达到,回报是丰厚的。初步统计,自2003年至2005年三年中,市直有43部门被省、市授予“行风建设十佳单位”,52个部门单位被评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还有12个部门单位被诫勉谈话、黄牌警告,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每年行评活动,对那些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服务质量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同志要大力宣传,并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差的,要严格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要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如果对违规者的行为不严惩,处理起来不痛不痒,非但不能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一片的作用,反而会让其产生错觉,认为犯了错误也不过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和扩张。古人云:“违规者得利则仿效者纷至,违规者受罚则接踵者绝迹”,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要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不论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哪个人身上出问题,都要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作者为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市纠风办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行风建设 优化 环境 发展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行风建设总结(燃气公司)2021-09-14
- 医院行风建设公开承诺2021-10-04
- 电信事业行风建设振翅高飞演讲2021-10-08
- 2006年邮政行风建设主要措施2021-10-10
- 加强行风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21-10-26
- 教育行风建设年阶段总结2021-11-09
- 农电局2006年行风建设总结2021-11-29
- 医院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9篇2023-09-01
- 行风建设工作总结2023-12-25
- 谈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2021-08-27
-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总结与思考2021-09-06
- 创新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地方经...2021-09-14
- 县优化经济环境的调查与思考2021-09-15
- 优化农业结构2021-09-26
- 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2021-10-11
- 优化营商环境是最响亮“xx主张”2021-10-12
-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调查与思考2021-10-12
- 对*县开展双争活动优化发展环...2021-11-14
- 优化发展环境讲话材料2021-12-05
- 乡镇年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1-08-27
- 市领导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2021-08-27
- 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2021-08-27
- 谈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2021-08-27
- 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环境设计2021-08-27
- 谈国际经济贸易对环境影响2021-08-27
-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对分课堂应用2021-08-27
- 内河水运航道船闸扩容改造工...2021-08-27
- 浅谈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2021-08-27
- 现代环境设计中民俗艺术特性...2021-08-27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