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区新村的经验材料
**县**乡**村地处**,是一个典型的易旱边远山村。近年来,村、支两委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兴修通村公路7公里,新建饮水井75口、集中供水池2口,护砌灌溉沟渠6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350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巧借东风,争当领头雁
改革开放使农民解决温饱、逐步走向富裕之后,群众要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该村群众要求解决路难行、饮水难等生产生活困难的心情十分迫切。去年初,中央1号文件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到了该边远山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因势利导,走访群众,宣传政策,收集民意,凝聚全村1700多人的力量,群策群治,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十年发展规划及近期发展目标,力争通过十年努力,使全村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设施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当好山区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立足村情,选准突破口
**村顺应民意,突出民生,把解决群众饮水难、出行难问题,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着力抓好村级道路建设和饮水工程建设。
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是该村的地貌特征,农户大多居住在山坡和山脚。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较薄,全村裸露岩石较多,岩层较厚,地质较硬,修塘挖堰十分困难,全村仅有小型山塘40来口,总库容量不足3万立方,既供农田灌溉,又供群众饮用,特别是前些年发展煤炭、石灰等资源性企业,地表水受到污染,全村仅有的一座小Ⅰ型水库——**水库也未能幸免,水源不但不能饮用,连浆衣洗裳都成了问题,饮水困难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2006年春节刚过,村支两委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农户,调查摸底群众饮水困难情况,请人设计饮水工程方案,聘请专业施工队施工,首先从饮水最困难的9组、11组打响掘井战役的第一炮。为了使群众主动参与,村里出台了奖励政策,每个农户打一口井,村里奖励100元,每2户合打一口井,村里奖励200元,每3户合打一口井,村里奖励300元,大大激发了群众打井的积极性。为了选好井址,他们科学勘察,但由于地质复杂,有时一口井要选好几处才能打成功,11组戴作丙家一口井经过4次选址才打成功,在打井过程中,有时遇到岩石层,需要使用雷管、炸药爆破,他们就积极争取爆破品主管部门支持,并聘请专业爆破员进行爆破,确保了施工安全。井打成功了,群众尝到第一口甘甜的井水,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井边,尝过井水后,高兴地说:“这下俺可以喝到好水了,谢谢你们,谢谢共产党。”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交通十分不便,不仅群众出行难,商家客贾也不愿意进村收购农副产品。严峻的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下定决心修好通村路。他们召开村党员及村民代表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尊重群众意愿,决定将村里两条7公里长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原有路基窄而不合要求,需要挖山扩宽路基,工程量非常大,但群众听说要修水泥路,个个拍手叫好,纷纷主动请战开挖山路。他们发扬“愚公”精神,采用手挖肩扛的办法,一锄一锄地劈山筑路,参战群众达450人次。为使路基工程早日完工,群众从早战到晚,许多群众连吃饭都是家人送到工地。“人心齐,泰山移”,不到一个月时间,7公里路基全部整修完毕,经过艰苦施工,通村公路顺利建成了。
三、广开门路,筹措配套款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问题,该村村、支两委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不增加群众负担,广辟门路,实行多渠道筹资。一是发动本村群众捐款。建设新农村,群众是主体,群众出资建好自己的家园,是自己及子孙受益的事。要求村干部每户捐款500元以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群众自愿踊跃捐款,2组个体老板戴术元主动捐资1000元;3组70多岁的老人戴承其,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270元养老钱也捐了出来;1组困难户戴作海,妻子刚做完手术,仍主动捐款300元。通过发动群众捐资,共筹措建设资金8万多元。二是向村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筹集。通过做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工作,共募集资金4万元。三是向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募捐。通过向在外工作人员发函、主动登门拜访等形式,共筹集到通村公路建设资金近20万元。国家审计署驻长沙办事处一名负责人春节期间回乡探亲,当即表态捐款15万元,现已到位资金5万元。四是盘活资源筹措资金。去年上半年,经过群众同意,他们采取租赁形式,成功拍卖了一处山林,拍卖资金5万元全部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四、着眼未来,拓宽致富路
“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是该村建设新农村的一大目标,为了解决群众致富的问题,他们积极探索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他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抓增收。通过利用血缘、地缘、人缘“三缘”关系,由外出务工人员中的管理层牵线搭桥,以及依托中介服务组织,全年输出劳动力450人,创造劳务收入近300万元。另一方面扶持发展工业抓增收。近年来,他们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大抓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先后发展了2家石灰矿,3家石煤矿,3家采石场,1家炭化砖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9家,吸纳剩余劳动力120多人,带富了一方群众。现在全村85%的农户住进了楼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100%,手机用户达到240户,拥有摩托车60余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新村移民新模式经验材料2021-10-11
- 农林局2007年“绿色新村”建...2021-12-05
- 坚持四立足创建文明新村经验交流2022-01-21
- 乡镇文明新村创建方案2022-01-23
- 乡镇文明新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2-03-19
- 某村创先争优建设文明新村典...2022-04-13
- 写给山区孩子话鼓励2021-09-08
- 边远山区如何做好人民币反假工作2021-09-28
-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2021-11-05
-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2021-11-05
- 关于对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2021-11-28
- 对当前山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2021-12-28
- 山区教师感动奉献先进事迹材料2022-01-19
- 民族山区撤乡并镇的理性思考2022-03-29
- 2022年山区教师支教年度工作总结2022-04-24
- 学校网上教学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省国土厅窗口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青安岗优秀个人经验交流发言材料2021-09-11
- 业务经营经验介绍(电信)2021-09-13
-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3
- P2P雷潮后的经验教训总结2021-09-13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2021-09-14
- **县外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4
- 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9
- *镇发展民营经济经验材料2021-09-19
- 县纪委书记现实表现材料&党委...2021-08-27
- 基层纪委书记践行群众路线剖...2021-08-27
- 2017年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2021-08-27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辽宁考察...2021-08-27
- 教科室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2021-08-27
- 学习材料2021-09-05
- 培训学习材料2021-09-05
- 学案学习材料2021-09-05
- 阅读下面材料2021-09-06
- 七一表彰材料:优秀党务工作...2021-09-06
- 建设局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本2021-08-27
- 建设局信访服务建设工作经验2021-08-27
- 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2021-08-27
- 建设项目中工程监理运用2021-08-27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2021-09-06
- 法官论坛77:建设工程领域项...2021-09-08
- 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2021-09-09
- 建设局在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21-09-10
- 县建设局在节约用地会议上的发言2021-09-10
- 建设局在重点工程廉政建设会...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