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21 15:07:57 浏览数:

     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是深化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有效整合管理资源,提高工作绩效和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农电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徽亳州供电公司结合当地的实际,将原来每县所辖26个以上乡镇供电所整合为现在的10~14个跨乡镇的中心供电所,夯实了安全生产和营业服务管理基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电安全与生产、营销与计量、经营与核算、行风与服务、班组与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的

  管理成效

  管理成本显著降低,管理绩效显著提高。整合后的中心供电所,汇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资源,为推进农电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专业化作业和集中检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配分离,抄收分离”。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使农电工从“半工半农”转变为全日制的专职电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效提升了农电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县级供电公司的管理成本;通过规范营销抄核收业务,降低了管理线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了安全事故,促进了设备标准化管理。整合后的供电所,专业化分工细致、职责明确,作业现场组织有序、抢修反应快速、“两票”执行规范,安全局面基本做到了可控、在控、能控,大幅度降低了事故率;专业班组人员配备齐全、技术力量相对集中、设备运行维护及时,线路巡视清障与台区标准化管理得以落实,促进了供电所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

  降低了行风投诉,促进了服务质量提升。整合后的供电所实现了营配分离、抄收分离,解决了过去因点多面广、力量分散、营业抄核收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了中心供电所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推进了行风监督、效能监察、所务公开、阳光理财等工作,营销考核日益精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推进专业化管理需把握的

  六个关键环节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建中心供电所应按照“整合资源、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安全优质、提高双效”的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县级供电公司的电网结构、配电台区数与用电户数、行政区划和电力需求潜力等因素,合理设置农村中心供电所和营业网点,条件允许的单位配套建立中心供电所党组织,力求建立全市相对统一的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推进专业化作业和集中检修,实现“营配分离,抄收分离”,逐步做大做强一批农村中心供电所。

  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积极稳妥。在推进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农村供电所的地域条件、供电范围、设备状况、用户分布、人员素质及数量和管理基础等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专业模式;同时要研究针对偏远地区客户的抢修与服务等工作。推行供电所专业化管理,要从劳动组织形式上对供电所现有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整合,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管理风险,实施单位需要宏观掌控,整体设计,分布实施;通过先行试点,取得典型经验,在确保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

  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应将供电所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营业抄核收和计量管理分别纳入县级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营销三大管理体系之中,使专业化管理工作层层深入,形成闭环。县级供电公司职能部门必须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特别要注意研究供电所各专业班组之间的职责划分与协调配合问题,农电员工绩效考核难度问题,人员优化组合问题等。

  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供电所的管理效能。在推进供电所整合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职能不清、职责不明,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互相推委扯皮等现象。县公司领导层和管理层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勇于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措施,配齐配硬农村中心供电所的基层班子,切实发挥中心供电所的人财物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落实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实现农村中心供电所预期的管理效能。

  营业网点建设“注重实效、不可或缺”。整改后的中心供电所的管理力量、技术力量以及工器具等软硬件配置都有较大增强,但由于营业区域和管理范围的增大,很有可能出现管理触角回缩,造成营业网点管理水平下降。因此,营业网点作为农村中心供电所的基本生产经营单元,必须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和生产工具;必须建立基本管理制度,有组织地抓好日常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管辖范围内的线路、设备及客户的基本台账和日常所需的资料等;必须统一使用“国家电网”标识,配备营业窗口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推行员工定期交流与内部退养制度。市县两级供电公司要结合实际制订员工定期交流与内部退养制度,原则上供电所长和管理员在一个供电所任期为3~4年,期满需要异地交流;农村专职电工也要适时实行异地交流;对交流人员可分类制定交流补贴制度。对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农电员工,在本人志愿的前提下,可以实行内部退养制度,对老弱病残的农电工也可采取子女(符合招录条件)置换,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电工年龄老化问题,也可适当节约工资成本,用于增加其他农电员工的工资收入;同时还可以在编制定员的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农电员工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供电所 专业化 思考 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