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扶贫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向 羽
近年来,地处鄂西北边陲的山区重点贫困县---竹溪县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重点来抓,始终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建立领导扶贫工作联系制度,组织实施“两点工作法”,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2005年,我县如期完成了全年解决740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1万人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6.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扶贫搬迁533户2026人,建沼气池1600余口,人饮解困1万余人,培训转移劳动力1756人,组织实施了45个省市重点村建设,实现了全县人均纯收入1901元的目标。充分利用扶贫资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利用产业扶贫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竹溪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农民收入尽管有较大增加,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县一直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突破口,着力培育骨干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我们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大力扶持特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全年集中投入到村级用于支柱产业发展的资金达421.5万元,占扶贫资金总数的35%,其中茶叶310.5万元,魔芋42万元、药材27万元、养殖24万元,其它产业18万元。同时,加大信贷扶贫投入,先后为“竹溪县东方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提供贴息贷款380万元,贴息9.8万元,极大促进了我县的产业化建设。到2005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茶叶200.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龙王垭、前进和梅子垭三大茶场已成为全县茶叶产业龙头企业。汇湾乡青龙村在实施整村推进中突出抓好茶叶产业,全村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500亩,人平达到3.7亩,仅四组一个组的茶叶收入就达12万元,人平增收920元。桃源乡茂古坪村抢抓重点村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烤烟等特色项目。全村共实现烤烟产值40万元,中药材产值10万元,村人平增收450元。
二、利用扶贫搬迁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生存环境的逐步改善
全县共安排扶贫搬迁资金203万元,扶贫搬迁533户2026人,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500户2000人的目标。在安置方式上,我们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因户而宜,采取多种安置方式。一是梯次安置。结合小城镇建设,组织“能人”进镇,贫困户进“坪”,合理引导能人(富裕户)进城镇经商,高山贫困户向富裕户迁出地转移。二是插花安置。汇湾乡小河口村1组鲁仲根原来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房屋也摇摇欲坠,通过扶持,使其搬到了集镇附近的公路边。三是集中安置。天宝乡锦源村先硬化村级公路,然后在公路沿线集中安置农户7户。泉溪镇马家坝村先后组织15户贫困户从山上集中搬迁到山下公路旁边。四是投亲靠友安置。对搬迁户能够投亲靠友的,给予合理引导,打开外迁通道,享受扶贫搬迁政策,鼓励搬迁区域内的贫困户投亲靠友,迁到条件好的平坝地区落户,以此缓解境内扶贫搬迁的压力。
三、利用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嫁接力度
成立了竹溪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县扶贫、财政、劳动、人事、农业、科技、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制定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方案,将全年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挂牌成立了竹溪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以县劳动技工学校为主阵地,驾校、成人技术学校、人才培训中心、龙王垭、前进、梅子垭等茶场具体参与,多途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2005年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国烟扶贫资金近30万元,同时整合劳动、农业、科技、人事等部门培训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4期,培训1796人。为加快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培训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开设了机电、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等专业。在培训时间上,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长训班每期6个月,短训班每期2-3个月。全年共举办长训班9期次,培训转移810人;短训班5期次,培训转移986人。超额完成了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1700人的预定计划。全年还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74期,培训7300人次,占市下达任务7000人的104%,其中以乡镇为主组织的农业生产适用技术培训68期,培训6700人次;以前进、龙王垭茶场为基地,茶叶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骨干培训6期,培训600人次。
四、利用社会扶贫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共同关心的平台
一是注重加强对中直、省直、市直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国家、省、市领导对我县贫困状况高度重视,确定中直机关1 个、省直机关2个和市直机关22个对我县17个贫困村和一所中学进行对口帮扶工作。我们积极为中直、省直、市直各扶贫单位当好联络协调员,主动汇报、热情服务,争取各单位的关心与支持。全县共组成了225个扶贫工作队,对109个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据统计,各级扶贫工作队,共投入资金678.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67人。其中:中直部门直接投入300万元,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捐赠电脑55台,为救灾捐资20万元;省直帮扶工作队共投入帮扶资金52万元;市直22个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65.8万元;县直109个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240.9万元。
二是坚持“两点工作法”,认真落实了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我县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带头抓工作示范点、抓扶贫联系点的“两点工作法”。一是县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办好示范点,帮扶一个贫困村,并在村内联系两户贫困户;二是乡镇主要领导围绕主导产业,办好一个示范村,班子成员和所有乡村干部每人联系1—2户贫困户;三是县直部门办好一个示范村,在贫困村内联系1—2户贫困户。县委把“两点工作法”的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县委书记明平安联系水坪镇东寨村,带领扶贫、财政、交通、水务等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该村现场办公并慰问贫困户,筹集资金修通了通村水泥路
五、利用重点贫困村建设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较强的资金支撑
坚持规划到村、项目到村、资金到村、效益到户的原则,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建设目标,通过扎实推进重点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年初,我们在122个贫困村中确定了45个贫困村作为重点扶贫对象。捆绑财政扶贫、以工代赈、老区建设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共计4046.9多万元用于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扶贫资金1739.3万元,信贷资金资金682万元,社会帮扶资金351.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74万元),村平投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做到“三抓”:一是抓规划,锁定重点扶贫对象。在我们确定的45个重点村中,人均纯收入只相当全县平均水平的50%,30%的人口没有稳定收入来源,60%的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9个村群众行路难,6个村不通路,是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二是抓项目,筑牢脱贫致富基础。主要采取因地制宜选项目,项目申报坚持群众海选确定、再通过县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论证评估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市审批,所有项目都由群众监督实施,最后经县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龙坝乡在抓重点村建设中,自力更生,抢抓机遇,突出改善群众交通条件,共为岩屋沟和芦丰两个村硬化公路
六、利用扶贫工作机制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证
成立了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纪委、宣传部、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扶贫办等2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分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扶贫工作。同时,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县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与各乡镇(林业局)签订了2005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书,分解落实了各项扶贫目标任务。
为提高我县干部队伍素质,分别采取挂职锻炼、干部交流和蹲点扶贫方式,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05年,有1名县级干部和6名科级干部在省、市直机关挂职,交流干部41人。下派100余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到贫困村蹲点扶贫。同时高度重视贫困村的组织建设,结合第六届村“两委”换届,采取“两推一选”、群众直选、脱产干部回村任职以及撤村并组等方式,选齐配强了全县122个贫困村“两委”班子,组织18个重点贫困村支书参加了市扶贫培训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在扶贫开发投入上,我们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既对外向上争取扶持,又对内使劲挖潜,在财政状况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把配套扶贫资金投入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的通知》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项目申报,审核下达过程中,实行阳光操作,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公布栏以及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将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公示公告。在下达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时,严格实行扶贫资金预拨制、报帐制管理。先预拨30%的扶持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和报帐情况及时下拨资金。截止2005年底,除极少数需跨年度实施的项目外,竣工项目扶持资金均已全额拨付到位。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审计部门对各地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由于监管严格,各项扶贫资金都用到了项目上,项目效益非常明显,没有发生违规违纪现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始年。做好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工作全局,以解决温饱和稳定增收为核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做好重点村扶贫规划的实施,按照建设水电、茶叶大县对茶叶、魔芋、中药材、畜牧等产业扶持力度;把扶贫搬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完成搬迁500户2000人的任务;充分利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主阵地,整合党校、劳动、农业、妇联等部门的力量,力争全年超额完成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000人,并稳定就业80%以上,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000人的目标;高度重视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宣传和理论调研,营造浓厚的扶贫开发工作氛围;要继续做好社会帮扶的各项工作,密切与中直、省直、市直定点扶贫单位的联系,努力争取更大的支持;充分利用扶贫资源,以让农民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年2021-08-27
- 新农村发展经济需要法律保障2021-09-24
- 让科技专家在建设新农村中大...2021-10-02
-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1-10-02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2021-10-02
- 在调研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2021-10-03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2021-10-05
-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1-10-06
- 新农村建设公路整治和文明路...2021-10-06
- 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2021-10-06
- 乡镇2020年“全国扶贫日”活...2021-08-27
- 党员观看中国扶贫路上心得合...2021-08-27
- 年扶贫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7
- 扶贫工作日记2021-08-27
- 中国扶贫路上学习心得2021-08-27
-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材...2021-08-27
- 县电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总结...2021-08-27
- 教育扶贫案例2021-08-27
- 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2020)2021-08-27
- 教师对教育扶贫思考和感悟2021-08-27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
- 档案利用制度2021-09-14
- 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
- 化学课程资源利用2021-09-28
- 2006年x区利用外资工作方案2021-10-17
- x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2021-10-17
-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2021-11-09
- *区利用外资及外贸出口完成情...2021-11-14
- 如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2022-02-21
-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2022-02-23
- 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2022-03-08
- 建设局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本2021-08-27
- 建设局信访服务建设工作经验2021-08-27
- 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2021-08-27
- 建设项目中工程监理运用2021-08-27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2021-09-06
- 法官论坛77:建设工程领域项...2021-09-08
- 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2021-09-09
- 建设局在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021-09-10
- 县建设局在节约用地会议上的发言2021-09-10
- 建设局在重点工程廉政建设会...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