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谈领导干部的决策素养

发布时间:2022-02-16 15:13:57 浏览数:

    决策,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工作成败、事业兴衰。决策的重要性,要求其必须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然而,科学决策的出台,决非轻而易举,它要求决策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决策素养。烟草行业迎接入世的挑战,使各级领导的决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决策者的素养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决策职责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自己的决策素质修养,以适应新形势下领导决策的需要。那么,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哪些决策素养呢?

    一、高度负责的思想觉悟

    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决策动机,而决策动机来源于决策者的思想觉悟。这就是说,没有高度负责的思想觉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动机;没有正确的决策动机,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决策实践。近几年来,我们行业一些单位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规经营、跨区销售以及形式主义、短期行为等问题,就是由决策者思想觉悟不高、决策动机不纯所造成的。领导干部在决策上的思想觉悟,集中体现在有没有负责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上。

    第一,要对上级负责。任何决策都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不容许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第二,要对群众负责。一切决策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符合人民的根本意愿。这是我国领导决策的本质要求,是领导决策的性质和方向问题。离开群众的根本利益搞决策,就失去了起码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要对过去负责。每个领导干部都会面临一个后任接续前任决策的问题,这种决策体现出后任的历史责任感。对前任留下的优良传统,后任要继承并发扬光大,不能搞“一个和尚一个令”。

    第四,要对未来负责。领导决策不仅要对历史负责,而且要对未来负责。一个领导者,只有树立了长期工作思想和长远奋斗目标,才能有效避免掠夺式生产和突击性建设等短期行为,才能抓今天、想明天,干当前、为长远,进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性。

    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见微能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决策素养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讲,科学决策来自科学思维。不懂科学思维的领导干部,见微只能知微,只能就事论事,很容易犯盲目拍板、简单决断的毛病,难免对工作、对事业造成危害。

    一要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领导干部在决策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否则在这项工作的决策上就谈不上科学思维。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在开阔的视野内联想、借鉴、发挥,才能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事物间综合分析、辩证研究,进行战略思考,作出正确判断,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二要学会立体的思维方法。所谓立体思维,就是对事物从深度上、广度上、纵向上、横向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三要加深哲学功底。哲学解决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因而是管理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指导。

    三、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

    任何决策都是面对现实、面对未来的,因此,决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创造性。特别是入世后我们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作出相应的决策。可以说,决策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才能领先,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取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开拓进取、标新立异的精神,通过创造性的决策,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要打破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因循守旧思想是创造性决策的大敌。当然,旧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但任何决策都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过去的决策虽然仍有一定的价值,但总体上说一般不能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因此,必须从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入手,摒弃旧的习惯势力,进而发挥决策者的求新创新能力。

    二要不断增强超前意识。创造性的决策,实际也是超前性的决策,这是由决策本身的预测性、未来性决定的。只有预测未来,才能超前;也只有面对未来,才能创造。

    三要勇于标新立异。创造性决策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出新。出新,要有独树一帜的勇气。这就要求决策者不断地解放思想,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出标新立异的决策。

    四、善用“外脑”的民主作用

    科学决策需要诸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领导干部的知识面和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素质无论多高也不可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发挥“外脑”的作用。对领导班子来说,主要是发挥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以及众人的智慧和才能,来弥补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一是善于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古代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应把直言进谏作为智囊人物的职业道德。

    二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外国有句格言:“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意见。”不同的意见,不一定是不对的意见。即使不够正确,也可以作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

    三要善于把握正确意见。一般来说,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领导干部应当遵循多数人的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当然,少数人的意见也不能轻易否定,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实际工作中,要本着既按决策程序办事,又保证作出正确决策的原则,当多数人的意见不够正确时,不要急于作出决定,而要通过深入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比较,把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正确意见上来。这样既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能够保证班子成员直言进谏的积极性。

    五、敢作敢当的决断魄力

    所谓决断魄力,是指领导决策的胆识、态度和作风。魄力是领导干部决策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在决策上起拍板敲定作用的因素。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少决断魄力,那么即使“万事俱备”,也会因为“只欠东风”而形不成决议,这等于无端地放弃机会和成功,无意识地耽误工作、贻误事业。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以对事业负责的态度,锻炼自己的胆识和作风,使自己具有敢于决策、善于决策的魄力。

    首先,要敢于抓机遇。机会难得,任何人都有过机会,但不见得任何人都能抓住机遇。因为机遇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容不得半点犹豫和踌躇。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果敢的作风和果断的态度,在机遇到来的瞬间,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拍板。

    其次,要敢冒风险。任何决策都是根据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作出的,都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说,任何决策都具有风险性。决策的问题越重大,风险也越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决策,更不能因为重大问题风险大而回避重大问题,作为决策者必须具有敢冒风险的勇气。

    再次,要敢于面对失误。领导干部所作出的决策,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也会出现失误或是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敢于承认失误,正视失误,从失误中寻找原因,挽回损失,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再次出现决策的失误。

    总之,领导干部的决策素养是每个领导干部取得工作主动权的基本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必修课,是展示其领导艺术和才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素养,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在错综复杂的工作面前,通过自己的正确决策,达到所设计的目标,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素养 领导干部 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