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足

发布时间:2022-02-17 15:08:12 浏览数:

  我国现有的跨国企业,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企业经营活动向国际市场的自然延伸,而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1)我国海外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经营分散。按1997年底的数字,我国共批准境外企业5356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0.64亿美元,平均每个企业投资仅为113万美元;贸易性企业3213个,中方投资37.154亿美元,平均每个企业投资额为116万美元。户均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只有秘鲁,且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性行业,除秘鲁的铜矿和铁矿外,还有如澳洲的恰那铁矿与波兰。其它境外企业的中方投资都在100万美元以下,有不少甚至是个人公司或夫妻店。

  (2)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缺乏应变与竞争能力。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已开办的海外企业盈利的只占50%左右,盈亏持平的占30%,亏损的占20%。海外企业国有资产损失严重,据初步估计,仅1997年一年境外国有资产损失就超过3亿美元。当然我国海外企业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并不长,企业改革更没有到位。海外企业在组建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方面仍带有旧体制的烙印和痕迹,对国内市场与货源过分依赖,也有海外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经营低的原因。还有海外企业缺乏国际工商管理、海外直接投资操作、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东道主国家法律制度、文化商业习俗、国际惯例的管理人才。

  (3)我国企业缺乏国际经营的战略,投资决策问题多。企业对外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投资环境考察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其结论和建议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是获准立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考察研究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和扎实。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考察团由于受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在国外的考察往往是走马观花。甚至为图省事,只是找华侨或驻外使馆做些简单的调查了解工作。回国后就匆匆起草考察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论证变成了“可批性”论证,造成立项不当,决策失误。更有甚者,许多大的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决策,或者就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选择、企业决策行为,不能有效地细分市场、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确定市场目标,而是政府官员访问、洽谈、启动后,企业根据政府的主导意向进行肯定性选择和决策,最后由政府批准。这种决策过程缺乏与投资项目相适应的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评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决策、企业行为,使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4)我国对外输出管理体制混乱,不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要求。我国对跨国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系统地对外输出政策远未形成,缺乏配套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行政干预依然过多,而且还没有一部明确完善的对外投资立法,企业的投资行为随意性大,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律保障。此外,我国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也不够,未能建立有效的、可靠的投资咨询机构,为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提供快捷的咨询和信息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企业 国际化 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