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技术协调推进,发展农村供水事业(赵晖)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传统体制和观念较强、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实现各项事业的现代化,需要注重制度建设与技术进步两手抓,更需要注重两者相适应、相协调。这一点在农村供水事业上尤为重要。当前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相适、不协调,一方面农村供水方面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供水运营主体、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建设质量保障制度及运营监管制度尚未法制化,农村供水投入和回收、工程质量和供水水质难以保障,投资、运营的市场机制有待形成。另一方面适宜农村社会体制的供水技术以及可促进农村社会体制进步的供水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农村供水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农村特有的水源水质问题,一些技术过于超前,超出了农村的管理能力和经济能力。
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完善农村供水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集体、村民的责任和义务,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建设、运营、管理的各项制度。当前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保障农村供水的投入。我国农村供水的一大特点是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农村供水方面的责任没有法制性规定。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县以上人民政府保障农村供水的责任,制定农村供水规划,统筹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明确农村供水发展目标和建设时序,保证建设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供水事业应负有倾斜扶持的责任,给予补贴、贴息等支持。
(二)明确农村居民缴纳水费义务。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收纳水费困难,供水设施因缺乏资金而得不到基本的维护和管理。缴纳水费是每一个国民的义务,农村居民缴纳水费的义务应尽快以法律法规规定下来。国民义务不分城乡居民,水价和政府补贴的程度可有所不同。要普及农村分户水表,完善计量和检查制度。
(三)建立建设质量保障制度。今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中,与城市供水设施相比,村镇供水设施受损范围更广、受损程度更严重。其原因是与城市相比,村镇供水设施建设质量普遍较差,抗冻和抗震性能低下。建立建设质量保障制度对全国农村供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和完善选址和工程设计审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各方主体责任明确的制度、以及农村供水设计、建设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四)建立运行和水质监管制度。农村供水的难点在于保障供水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和水质安全。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对农村供水企业或组织也应实施资格管理制度,适度提高人员、设备等资格要求,明确供水企业或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如供水水质日常检测义务、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维修义务等。对供水企业或组织的主要岗位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力争在全国培育一批优秀的农村供水企业。同时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水质监管体系和制度,不断强化供水水质安全。
(五)建立区域的建设和管理体制。针对农村供水设施规模小、分散、人才不足的问题,要建立跨乡镇、跨县(市)的区域农村供水建设和管理体制,推进水质检查技术人员和设备共享、设施监控共管、防灾备用设备共享,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不同地区、不同关部门加强协作,统筹城乡水资源,统筹资金、技术和服务,统筹城乡供水设施和管网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进一步推进村镇供水设施共建共享,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经济发达等有条件的地区,应推进区域供水,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供水水质。
(六)探索导入市场机制。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导入市场机制是一个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管理和技术进步,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其原理也同样。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取得供水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已将供水业务推向农村,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公用事业导入市场机制,政府在遵循竞争原则的同时,更应重视公共利益,明确特许经营权企业的利益和义务,加强对供水水质水量、服务质量、价格等的监管,因地制宜地实施对农民水费的补贴,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正常享用自来水。要探索不同的农村供水投资和运营模式,开展示范,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技术开发的关键在于要符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低成本、易管理、保证水质。当前可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完善农村供水建设工程、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标准规范。要针对不同水源水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在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农村供水应有独自的标准规范,可适当低于城市。
(二)优先开发与地方病相关的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我国一些主要地方病,如砷中毒、氟斑牙、氟骨症甚至大骨节病等都与饮用水水质有关,严重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应尽快阐明全国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开发这方面的水处理技术,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三)发展区域一体化监测管理技术。为解决农村供水设施分散、人才不足的问题,结合区域性建设管理的制度建设,应积极开发相关的配套技术,重点是提高农村供水设施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开发水质信息电子化和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研制携带型、移动型水质检测设备和器材。
(四)加大国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我国在农村供水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大,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国家需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尽快形成适合在不同地区使用的经济适用的供水技术、设备与材料体系,管网体系,运行管理技术体系。
在制度建设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取国外在农村供水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完善我们的制度,改进我们的技术。
发展农村供水需要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是沟通各部门各界的重要平台,一定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衷心祝愿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事业兴旺、成就辉煌。
作者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谈如何在供水公司有效开展QC...2021-09-11
- ×县城乡供水工作汇报2021-09-14
- 论供水规划与设计节能2021-10-06
- 《员工培训手册》设备设施篇...2021-11-02
- 供水公司部门质量环境体系运...2021-11-03
- 2006年供水中心工作总结2021-11-24
- 关于我市二次供水管理的调研报告2021-12-06
- 供水协议2021-12-24
- 在全镇区域供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2-01-29
- 廖坊水电站供水系统取水改进...2022-02-19
- 进一步开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2021-09-25
-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2021-09-27
- 编办应发挥好参谋监督协调作用2021-10-10
- 市场监管协调会汇报市场监督...2021-10-16
- 市乡镇市场监管改革稳定工作...2021-10-16
- 县市区市场监管改革稳定工作...2021-10-16
- 两性协调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2021-11-03
- 关于建立国地税机构间协调与...2021-11-05
- 浅论沟通与协调2021-11-09
- 论协调2021-11-30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
- XX市文艺文化事业发展总结2021-08-26
- 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问...2021-08-27
- 事业单位工作财政财务审计应...2021-08-27
- 2020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个人工...2021-08-27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2021-08-27
-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策...2021-08-27
- 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事业发展...2021-09-16
- 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2021-09-21
- 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1-09-21
- 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申报材料2021-09-21
- 年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2021-08-27
- 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上党...2021-08-27
- 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2021-08-27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助推农村经...2021-08-27
- 农村税费改革论文2021-09-09
- 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2021-09-10
-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2021-09-13
- 县域突破暨农村经济工作座谈...2021-09-14
- XX市2004-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2021-09-14
-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