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黄河下游引黄枯水期与水价趋势浅析(张淑红,魏金颖)

发布时间:2022-02-25 15:15:06 浏览数:
 

近年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每年枯水季节,黄河主管单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水,来缓解巨大的供水缺口。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较好地利用价格这一杠杆,引黄渠首工程供水的丰枯季节时间划分不合理。因此,适当调整引黄枯水期与引黄工程价格标准应提上次议事日程。

黄河供水工程供水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水价政策极不合理,水的价格背离水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水价几年“一贯制”,缺乏需求调节的杠杆,造成引黄工程管理单位的严重亏损和水资源浪费严重;水管单位不能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节价格;现行成本的制定不适应价格监管的要求;由于工业及城市供水要求保证率高,影响了农业供水收入,加大了农业供水的亏损,农业灌溉终端水价秩序混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二是引黄渠首工程供水的丰枯季节时间划分不合理。按有关文件规定,每年的4~6月份为枯水季节,其余9个月为丰水季节。枯水季节划分过短,丰水季节相对偏长。从近几年黄河来水情况分析,每年的上半年来水量明显少于下半年,而用水高峰又集中在1~6月份。因此,应当在上半年适当延长枯水季节时间。

三是引黄渠首工程供水水价丰枯季节的比价关系不合理。现行的丰枯季节农业供水价格比价关系为1:1.2。丰枯季节的供水价格没有拉开,不利于从政策上鼓励用户在丰水季节多用水、多蓄水,反过来说,也不能从政策上限制用户在枯水季节少用水和节约用水。价格杠杆还未起到调节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合理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之功效。

水价趋势及应采取的措施

水费过低带来的后果就是人们不珍惜黄河水。据统计,黄河上各种引提工程数以万计,其引提能力足可以抽干几条黄河;可是引黄灌区配套工程却普遍很差,配套齐全的灌溉面积仅占有效面积的百分之十。在下游用水告急时,有些引黄灌区却大水漫灌,一亩地平均用水量超过了1000立方米,是正常用水量的4倍。

针对黄河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水费普遍偏低的问题,《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了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的意见,主要包括:在原有工程水价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成本,发挥水价对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杠杆调节作用;根据满足运行成本(包括水资源费)费用、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重新核定引黄供水中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价格;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采取分类水价、季节水价等措施,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分阶段实施,逐步到位;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严格实行用水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

此外,还应合理划定引黄渠首工程供水丰枯季节时间及确定丰枯季节水价的比价关系,拉开引黄渠首工程供水丰枯季节的差价,并进一步理顺引黄渠首工程供水价格和专项工程供水价格。这是促进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节约用水、应对水荒的有效途径。

稿件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相关热词搜索: 枯水期 黄河 浅析 下游 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