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建设永州现代烟草农业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03 15:08:48 浏览数:
烟叶是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国家局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永州烟草因地制宜,在不断加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在提高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和土地流转、生产组织形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和经验。但作为一个丘陵山地烟区,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走出一条符合永州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探索。

  一、永州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现状

  1、永州烟草产业发展状况

  永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超过30%,农业人口达401万。永州的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明朝万历年间就有史料记载。特别是经过近40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烤烟种植已近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发展到常年种植烤烟20余万亩、烟叶产量60万担。近年来,永州烟草坚持走科技兴烟、质量兴烟的路子,注重打造具有永州特色的浓香型烟叶品牌,突出科学技术与烟叶生产的紧密结合,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烟叶质量得到了改善,精心打造的“九嶷金叶”信誉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以烟叶质量优良、供应批量和诚信经营赢得了湖南中烟、广东中烟、山东中烟、上海烟草集团等十多家国内重点骨干烟草工业企业的青睐,成为芙蓉王、白沙、红双喜等知名卷烟品牌的重要原料之一。

  2、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作为烟叶生产的老区,受自然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永州的现代烟草农业起步较迟,但永州烟草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永州特色的烟叶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概念的提出,为永州烟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积极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示范,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和职业烟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

  一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烟叶基础设施脆弱一直是扼制永州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的瓶颈。从2005年开始,在国家局加大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的政策扶持下,进一步加大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08年底,全市共投资3.9亿元,完成烟基项目11087个,重点产区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改变,烟田水利设施得到了改善,防洪、抗旱能力得到提升,烟叶烘烤硬件设施得到更新换代,2005年-2008年,全市共建设2.7×8米密集烤房4579座,热源内置式密集式改造烤房3388座。全市以项目区为单元建设,基本做到了建设一批项目,配套一片烟田,致富一方烟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规模化种植得到进一步提高。户均种植规模得到了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户均面积达到8.23亩,比全省户平超0.21亩。连片种植面积达到了95%以上。示范点户均种植规模提高更显著,2009年6个试点区户平种植面积33.13亩,比全市户平高出24.9亩,各试点共产生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228户,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28个,500亩以上的专业生产合作社2个。

  三是农业机械化作业率得到了提高。在烟田翻耕、起垄、植保、烟叶运输等环节推广使用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鼓励扶持烟叶生产大户、专业户购置适用的大型农业机械。目前全市在翻耕、起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了100%,示范点在培土、植保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率分别达到了40%和50%。

  四是开展了集约化育苗探索。在全面普及漂浮育苗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育苗组织方式。2004年开始我们探索育苗大户的管理模式,以村或片为单位确定一户,统一育苗,统一供苗,实行商品化。2006年我们利用由国家环保总局、烟草专卖局投资和多边基金国际赠款建设甲基溴淘汰集约化育苗示范中心工程机会,在江永县夏层铺镇和新田县石羊镇建设两个集约化育苗示范中心,可集中供苗1.2万亩,探索工场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的运行管理模式。在工场化操作、专业化管理和业主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全市工场化育苗、供苗率达到了40%以上。

  五是开展生产组织形式探索。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是提高户均种植规模、提高烟叶生产规模的重要途径,各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整片推进的原则,探索推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形式。2009年4月宁远县柏家坪点在烟草部门积极推动下,由25户烟农自愿联合,成立了左坝烟叶生产合作社,当年连片种植烟叶1700亩,这是全市第一个经过工商登记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江华县东田点以3户烟农投资入股成立了股份合作形式的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当年租赁种植烟叶560亩,实行专业技术指导、分组分片落实责任制的经营模式。其他点侧重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方面开展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

  六是职业烟农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来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在职业烟农条件的设定、职业烟农待遇、职业烟农的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

  七是开展信息化应用探索。我们主要做法是,一是在所有烟站全面推广烟叶信息基础管理软件系统,使之成为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基层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信息渠道;二是在烟叶收购中全面推广应用微机收购系统,及时把握全市各站点收购动态;三是在烟叶收购货款支付方式上,通过委托银信部门,全面实行电子结算支付,实现了零现金流转;四是全面运用OA网上无纸化办公系统;五是与电信和气象部门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市烟农、烟叶生产技术员、各级政府涉烟部门人员的烟叶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全体生产技术员、烟农提供政策、技术、天气等短信服务。

  3、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永州市的烟叶种植历史悠久,基础条件良好,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烟叶生产已经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已经形成一整套适合永州实际的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体系,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上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主要有

  一是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温度、水分、热量等各种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南部的宁远、新田、蓝山、道县、江永、江华等县土层深厚,质地较好,自然肥力高,素有“南洞庭平原”之称,目前是全市烟叶生产集中分布地,江永、江华、道县植烟土壤含有丰富的硒土元素,是永州重要的优质特色烟叶开发基地。二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三是有扎实的生产基础。永州的烟叶生产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永州特色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起了较为完善、连续性好的产业政策。市烟草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以中南试验站永州基地为龙头,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人才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烟叶种植已成为全市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2)制约因素

  永州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与先进地区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对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认识上存在认识误区。由于小农经济与现代烟草农业的关系,永州的烟叶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为主,规模种植不高,生产合作组织刚起步,耕地、劳动等生产资料比较分散,而现代烟草农业要求适度规模化种植,走集约化经营路子,两者存在分散与适度集中的矛盾;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希望烟草企业能尽可能地多拿资金出来进行扶持,期望烟草行业能够大包大揽;广大烟农欢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改善生产条件,但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理解不透,开展探索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受永州丘陵山区及耕种习惯的制约。人均耕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南六县人均耕地水田面积不到0.8亩。受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制约,能够用来流转的土地面积少。受土地情结影响,很多农民不愿失去土地耕种权,宁愿收成少点也要自己耕种,土地资源难以集中到大户手上,大幅度提高户均规模种植困难较大。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规模配套效益还没有显现。永州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四年来,全市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9亿元,部分烟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远没有完成配套,也还没有完成全市36万亩基本烟田基础设施配套,烟区沟渠路网还没有成体系,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和专业化服务。

  二、建设永州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思路

  1、充分发挥烟农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烟农的主体作用,就是要逐步提高烟农参与现代烟草农业的意识,积极参与合作组织中来,接受方便、有效、周到的各种专业化服务,积极参与各种适应的专业合作社(队),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资金和政策条件,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烟农的主体作用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引导和激励,取决与在政府的服务中能否真正受益,这就要求政府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不断完善激励政策,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不搞一刀切,力求形成不同特色。

  2、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烟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履行好推动作用。利用国家政策和自身的资金优势,推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在烟区规划建设好烟水、烟路、烟房、烟机等综合配套项目。以自身在烟叶生产中的独特地位和身份,引导和推动烟农合作组织的成立与有效运作。积极探讨推进烤烟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种烟大户等组织形式,实现烤烟的规模化种植。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寻求政策扶持,支持合作组织发展。推进专业化服务,实现育苗、机耕、植保、采摘、烘烤、分级、预检、交售运输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3、提高烟叶规模化种植程度。要打破烟叶分散种植形式,提高规模连片种植比率,推进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互助组等形式转变,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建立统一的烟叶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等级结构、数量和质量的规模要求。

  4、提升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水平。规模化的发展必须匹配专业化服务,通过专业化服务来化解复杂的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低生产成本。在当前条件下,一是要重点开展专业化育苗,建立以烟草育苗基地为主的烟草育苗专业队,实现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应;二是要建立机械化合作组织,在烟田翻耕、起垄、覆盖、培土、植保、运输等方面实现机械化;三是要植保专业化,成立统防统治专业队,统一配备技术人员,统一采购农药,统一规范用药,统一组织实施;四是要组织烟叶烘烤专业化,加大烘烤工场建设,成立烘烤专业合作组织,集采、编、烤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烟叶农场、种植大户的烘烤难题,通过机械化生产,达到减工降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目的,实现简单种烟。五是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三、建设永州现代烟草农业的工作重点

  1、加强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是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网络布局、规模推进、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要求,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套形成功能体系,发挥规模配套效能,要加快完善36万亩规划种植面积的烟水、烟路和烤房建设步伐,达到烟田基础设施渠成系、路成网。二是加强育苗、烘烤两个工场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优先考虑两个工场合建模式,进一步探索业主经营的运行管理模式。

  2、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永州的土地资源状况是人多地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地流转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土地合理流转不畅。在非主产区出现了不少耕地抛荒现象,有田没人种,在一些主产区又出现了想种又没田的尴尬状况。引导土地有效流转是解决土地分散,实现规模种植的前提,也是实现专业化服务的基础,当前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是烟农自觉在亲朋、邻里间互换或代种,近两年逐步出现了以村为主的返租倒包情况。要引导烟农走正规的合法的土地流转机制,要坚持依法、自愿、合法的原则,发挥村委会、乡镇政府的牵头作用,开展土地连片规划流转制度,发挥烟草特有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土地流转的实现,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实行土地流转,可以采取出租、集体土地流转、返租倒包、土地入股、合作社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3、培养种烟能手。规模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永州人多地少的特点,制约着农场化发展,以一户一户为主的种植形式仍将占主导,要大力培养每户种植20—40亩的能手,培植职业烟农,稳定烟叶种植队伍,以职业烟农为主体,引导烟叶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推广烤烟生产新技术,提升烟叶质量。

  4、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就是要努力解决种烟风险大、生产投入高、劳动工作量大的问题,要以专业化服务实现轻松种烟。永州在专业化服务方面,要以专业化育苗推广成功为契机,积极拓展专业化服务领域,在专业化移栽、植保、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分级等方面开展服务探索。推进育苗工场化、烘烤工场化建设。推进在烟田翻耕、起垄、中耕培土和烟叶编杆、烟叶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服务管理体系,达到减工降本,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只有专业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进入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现代烟草农业就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5、整合各部门资源。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一个浩大的惠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单凭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让政府财政或哪个系统、哪个部门拿多少钱出来实行大包大揽就能建成的,这需要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支持、配合、参与,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要采取措施,不拘一格地广泛地宣传,积极争取烟农、政府、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所成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整合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与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一道,重点向烤烟生产重点区域倾斜,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完善配套设施。将烟草农业机械纳入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鼓励烟农购置适用烟草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应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特别是我市目前特别薄弱的烟田培土机械、植保机械、编烟机械等方面。建立烤烟种植风险保障体制,解除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促进我市烤烟种植的良性发展。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永州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起步较晚,规模不大,但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持续不懈努力,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我市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作者系永州市烟草公司副经理) 相关热词搜索: 永州 烟草 思考 农业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