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内蒙古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6:34 浏览数:

(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文章就奥运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再度研究,把研究的视角锁定在经济领域中的旅游经济方面,并试图从区域旅游的角度探讨2008奥运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分析为内蒙古旅游业提出适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2008奥运会;内蒙古;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7—0002—03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它作为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共举办了28届。无独有偶的是,目前已经举办的28届奥运会中的第一届和最后一届都是在充满神话与传说的国度——希腊举办的。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被称作是现代奥运会的开端。此后在法国的巴黎、美国的圣路易斯、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分别举办了奥运会。北京自1991年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以来,经过了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于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即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2008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中国、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中国树立国际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等,为中国尤其是北京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1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情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将在中国内地的6座城市进行,分别是北京和青岛、上海、沈阳、天津、秦皇岛,其中青岛安排的是帆船比赛,而其他几个京外城市安排的是足球的预赛。此外,奥运会马术比赛将在香港举行。北京和上述5个城市都将投资进行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其中北京和青岛还将投资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成功的举办奥运会,我国对奥运总投入将达2 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 800亿元。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后加以调整,增加至570亿元),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和远程教育,兑现“科技奥运”的承诺;其余150亿元将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另外,体育设施建设170亿元,环境改善713亿元,运营预算支出130亿元。

目前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截止至今,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鸟巢”、“水立方”等主体奥运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城市服务管理功能和整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26项测试赛也在逐一进行,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和技术实施方案也基本落实。奥运奖牌、奥运火炬、奥运门票等都得到了落实。
2 奥运对北京旅游业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很多行业受益,基建、城建、地产开发行业等将率先受益,而交通、住宿、餐饮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伴随着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中国的体育业也将受到积极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这三个理念均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所以对高新技术行业和信息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理念,因此,北京的环境保护是国际奥委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这对能源、环保产业的影响也会比较明显。

除了如上行业将在北京奥运会上受到较好的影响外,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北京旅游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旅游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奥运会期间旅游人数空前

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情况看,奥运会的举办将吸引国内国外大量的游客。据统计,历届奥运会外国旅游者的人数将是参赛人数的25~40倍,而近年来由于奥运会规模的增加,参赛人数在逐届增加,为此外国旅游者的数量将大幅度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2008奥运会正式参赛人数有望突破2万人,奥运会期间保守估计可以增加40万以上的外国旅游者,加上港、奥、台游客,届时将有60万以上的国际旅游者到北京观看比赛和旅游〔1〕。此外,面对在家门口举办的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中国人报以极大的热情,为此,国内将会有大量的旅游者涌入北京,所以北京2008年将会面对一支庞大的旅游军团。
2.2 奥运的世界影响力将促进北京旅游的宣传促销

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从而使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中国的影响力将会因此迅速增强,知名度提高,旅游吸引力增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的了解还很有限,甚至还不了解,有的国家还存在着对中国误解的现象。所以,奥运会的举办将成为中国向世界开启的一扇窗,从而使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并进一步走近中国,从而提升中国特别是北京的国际旅游形象。奥运会举办国可以得到3 600万个电视播放时间段和面向37亿收看者的宣传机会,在形象宣传上将胜过任何形式的旅游宣传。中国旅游业必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拓展和占据国际客源市场。很多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都有这方面的成
功经验,例如,巴塞罗那奥运会使其成为欧洲第三大旅游度假胜地;韩国首尔在奥运会以前很少有欧美人到首尔旅游,而奥运会后,来首尔旅游的欧美人络绎不绝。所以,奥运会的举办间接的为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北京旅游业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深度宣传和促销,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2.3 奥运会的建设为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为了保证奥运会的举办效果,国家支付了巨额资金投入奥运场馆建设和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北京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空前提高,交通、住宿、餐饮等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将得到改善,这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并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使北京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北京奥运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为此加大了对环境的整顿、治理力度,从而改善了北京的旅游环境。
2.4 奥运会增加了新的旅游吸引物,提高了北京旅游的质量

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的特色鲜明、设备设施先进的体育场馆,还要建造适宜运动员休息、居住和生活的奥运村,以及配备适应奥运会期间举办各种活动的大型奥运公园,所有的这一切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会成为一大批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新景点,北京旅游的旅游吸引物将得到增加,旅游内容和旅游项目将更加丰富,使游客的旅游经历更加深刻,旅游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对世界各国旅游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尽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但奥运旅游的目的地将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范围辐射,一些交通便利、费用合理、知名度高的旅游地区将会从中受益。
3 内蒙古旅游业的机遇与挑战
3.1 北京奥运会给内蒙古旅游业带来的机遇
3.1.1 奥运会的宣传作用

奥运会强大的影响力使得世界人民不仅仅认识了北京,而且了解了中国,中国将对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吸引力。为此,中国各个省份都将受到积极影响,知名度得到提高。内蒙古作为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必将映入世界各国旅游者的眼帘。
3.1.2 奥运会对北京旅游活动的排挤效应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会对北京旅游活动产生“排挤效应”〔4〕,这种“排挤效应”是指奥运会主办地对本地游客的挤出和对外地游客的排斥。产生“排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将会引起主办地旅游市场的“人满为患”,使主办地在短期内人流、物流过渡集中,这样势必造成主办地自然环境质量下降、旅游市场拥挤、物价上涨、当地的传统风俗和地域特色文化变味等诸多不良现象。于是,一部分旅游者会取消或延迟那些与奥运会无关的公务和休闲活动选择减少消费或者把消费转移到其他环境更为舒适、价格相对合理的旅游目的地。而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气候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北京的这种“排挤效应”无疑为内蒙古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3.1.3 内蒙古旅游业的优势
3.1.3.1 区位优势。内蒙古处于中国的正北方,外与蒙古和俄罗斯为邻,内与八省区相接,同时又靠近京津地区,天然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呼和浩特距离北京很近,只有400多km,通过高速公路只需5个多小时就可直达北京,此外,每天还有十多次列车通往北京,而乘坐飞机抵达北京只需45min。由于呼和浩特与北京近、长年天气状况良好,所以奥运期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成为北京的第一大备用机场,属于4E级机场,年吞吐旅客可达到300万人次。为此,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的国内外游客以及被北京“排挤”的国内外游客极易选择内蒙古作为旅游目的地。
3.1.3.2 气候优势。北京奥运会将在2008年8月8日举行,而8月的北京正值酷暑,炎热的天气、高密度的人群使得很多游人增加了对凉爽、开阔环境的向往。内蒙古高原地处北疆,终年气温偏低,虽在夏季,也会凉风习习,尤其是与草原美景相互交汇,使身体上的舒适与精神上的愉悦完美结合。
3.1.3.3 旅游资源优势。内蒙古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草原之一,面积高达88万km2,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近2/3,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多。茫茫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组成人们梦魂缠绕的美丽画卷。草原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向往的地方,它的魅力一直震撼着众多旅游者的心,而内蒙古的草原旅游开展形势良好、特色鲜明、独具魅力。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地区,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蒙古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曾经书写过震惊世界的历史,所以,蒙古族文化一直为大多数旅游者所喜爱。此外,内蒙古还有其他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少数民族,例如 “三少”民族,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文化也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为此,内蒙古开展了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旅游。

内蒙古是北方各古代少数民族成长的地方,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替出现、粉墨登场,构筑了内蒙古厚重的历史积淀。现有大量的古城遗址、古长城遗址以及古陵墓遗存。此外,内蒙古大量的、特色十足的宗教遗存使得内蒙旅游独具特色。

总之,内蒙古具有数量繁多、种类齐全、魅力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些将在奥运期间及奥运会后的长时段内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旅游者。
3.2 北京奥运会给内蒙古旅游业带来的挑战

奥运会的举办对内蒙古旅游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内蒙古旅游业尽管这些年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内一些旅游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还有差距,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经营品质和服务质量上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了。例如,内蒙古的旅游交通还较落后,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深入,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旅游项目过于传统……

为此,内蒙古旅游业应该加快发展以适应当前的大好形势。
3.3 内蒙古适应奥运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3.3.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各地区政府机构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内蒙古政府应当珍惜奥运会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全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具体措施是:
3.3.1.1 对于旅游事业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增加地区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量国内外旅游者的来访可以增加外界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了解,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人发现内蒙古的发展机会从而吸引外来投资。所以,政府机关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
3.3.1.2 加大旅游交通建设速度,完善内蒙古特别是主要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内蒙古经济落后、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全区交通较为落后。交通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关键,要想很好的发展旅游业,必须发展交通事业,必须解决旅游的可进入性的问题。所以,需要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交通事业属于公共事业,任何个人及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建设工作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政府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
3.3.1.3 引进投资。内蒙古地处边疆地区,距离出海口较远,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历史上经济基础就很薄弱,当前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为此面对奥运会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设法弥补不足,迎头赶上,抓住机遇。要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而内蒙古现有的经济条件还不能够满足旅游发展的庞大支出,所以应该适当的引进区外甚至是国外的投资,开通多种融资渠道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3.3.1.4 加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速度。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内蒙古旅游业起步较晚,同其他省份相比发展速度较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的配备有关,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所以,政府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区外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引进人才,甚至要放眼国际,从国外引进专业人才。此外,要加快所需人才的地方培养,对于自治区内的旅游院校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实现人才的自给自足。总之,政府要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
3.3.1.5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法制健全是一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旅游业要发展就应该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增强行业竞争力,为行业的有序、合理发展提供保障。
3.3.1.6 加强宣传和促销工作。宣传促销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面对奥运旅游这一巨大发展机会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政府应该在奥运会期间抓住宣传内蒙的机会,努力在奥运赛事上及赛场外利用世界人民关注北京、关注奥运的机会宣传内蒙古,要在宣传上下工夫,要舍得在宣传工作上投资。
3.3.2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一项服务性行业,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好坏与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旅游业中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各个旅游企业都应该提高服务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服务标准提供规范化的服务,与此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客人提供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此外,在旅游服务项目的设置上要有创造性,增强参与性,同时还要体现地区特色,要别出心裁、引人入胜。

总之,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我们要认清这一点,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时要认清不足,在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扬长避短,使内蒙古旅游业不断前进,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梁留科,孙淑英,刘英.2008北京奥运效应及其旅游影响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2] 方千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2.
[3] 梁仁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4] 屠高平,梁留科,韦东.奥运会对北京旅游的排挤效应及河南旅游的机遇与对策.旅游科学,2005,20(1).
[5] 旭光.奥运旅游,你准备好了吗.中国体育,2004,9.
[6] 张立明,赵黎明.奥运旅游的入境客源市场开发——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
[7] 李小波,袁霜凌.奥运行动计划与北京古城旅游景观.北京社会科学,2004,(4).
[8] 汪涌.北京奥运的四大财富区.中国体育,2004,6.
[9] 陈林祥.北京奥运会对整合国内旅游资源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分析.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
[10] 方千华,谢翊.对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问题的探讨.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
[11] 邓国辉.利用奥运商机推动北京旅游业发展.首都经济杂志,2002,(3).
[12] 戴立平.试析北京申奥成功与中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3).

相关热词搜索: 内蒙古 会给 旅游业 北京奥运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