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8:01
浏览数:次
(扎鲁特旗水务局,内蒙古 扎鲁特旗 029100)
摘 要: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沙化蔓延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化;成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S28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66—01
土地沙化就是在特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地表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土壤风蚀得以发生和发展,松散肥沃的土壤被吹失,下伏沙翻新,使可用土地演变流沙的全过程以及流沙再扩大的过程,一般来说,土地沙化过程是以人烟相对比较稠密,人为经济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干旱草原最为强烈。
扎鲁特旗沙地的成因概括来说,是由于具有丰富的沙源和干燥气候,多风等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长期演变发展而形成的。
1 自然因素
1.1 扎鲁特旗土地沙化区,是霍林河、白音巨流河、鲁北河、阿日昆都楞河、前进河、乌力吉木仁河河流所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上覆沙丘,由此向南部扩展。
在地质构造上,扎鲁特旗土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是嫩江流域同辽河流域相接壤的一个过渡带,北以霍林河为界,南以乌力吉木仁河流为界。全旗九条较大的河流,沙源来自于河流搬运堆积的冲积洪积物和下覆地层岩性。
1.2 扎鲁特旗地处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80.4mm,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由于地处干燥寒冷的大气团的控制之下,多风少雨,年平均风速3.5m/s,十年平均大风日数68.4天,最大风速29m/s,因此,经常出现春旱,不利于野生植生长,为沙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
2 人为因素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垦荒种耕,过渡放牧及樵采破坏了植被,疏松了表土层。引起固定、半固定沙丘的再活动,促使流动沙丘在风的作用下不断扩展,各种风蚀地经受风蚀后,提供了丰富的沙源,这就是人为因素作用的土地沙化过程。
2.1 不合理的垦荒耕种或轮荒耕作。科学界认为,无论在沙荒区或在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由于滥垦破坏了植被,松散了表土层,使土壤天然肥力减退,经过干旱季节,下伏沙质沉积物被大风吹场而起,在风力的搬运作用下,逐步扩张,使沙化得以发生和发展。
实践证明,半干旱草原最宜开发永续作业的牧场。然而近几十年前,随着人口的增长,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把相当数量的天然牧场逐步开发为农田,在开垦耕种过程中,耕作技术极端粗放,广种薄收,一开就是一大片,有的不中耕、不管理,只顾春种秋收,种植二、三年后土地瘠薄、肥力降低,大幅度减产,随即弃耕,另开荒地,年复一年轮荒耕作。使土壤产生严重的风蚀,下伏沙翻新,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2.2 过度放牧,扎鲁特旗无论是半干旱草原或者半湿润草原都有程度不同的过牧现象,人口和牲畜的逐年增长,有效草场面积和产草量却逐年下降。加之农牧交错,农田与牧场相互转化,给土地带来很大压力,牲畜一面践踏地面表层土壤,一面啃食禾草和沙生植物,使植被遭受破坏,其次是对草牧场缺乏科学管理,那里水草好,就在那里聚集大量牲畜,长期放牧,造成超载过度放牧,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造成草场退化,而且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有极大的破坏性,很容易导致流沙的形成和发展,再次是当前在畜牧业生产上,禁牧在某些地区形同虚设,违反者只交点罚款了事。并不是在根本上控制。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过度放牧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不合理的樵采柴草、灌木。半干旱草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过去人们对待天然植被的重要认识不足,不注意保护,特别是30年前随着沙化地区人口的增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料、燃料、肥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砍树搂柴数量逐年增加。还需砍伐部分灌木枝条,才能满生活对燃料的需要,这里应当指出的是采集柴草用的大笊,比较普遍,不仅破坏了表层土壤结构,而且损坏了植物根系,对防治土壤风蚀,土地沙化极为不利。打饲草地是那里草好,年年打那,直到打光为止,根本不注意封育和保护。另外,那时人们到野外挖黄芪、甘草、麻黄等药材现象严重,基本上是放任自流。
2.4 一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没有得到合理的管护。施工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质量也能够过关,但后期管理机制没有确立,造成工程毁坏,虽然雨季做了生物工程,初期也长势良好,但由于缺乏管理,结果保存率几乎是零。
土地沙化所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讲,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具体的说就是流沙面积不断扩大,可利用土地日益缩小,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趋于恶化,形成恶习性循环。
由于强烈的风蚀,首先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表土风蚀,母质露头,风蚀坑,班点流沙、灌丛沙堆。半固定沙丘这一地面形态的形成过程,使原始较完整的地貌单元被切割破碎,由于风蚀作用,使表层土壤中小于0.01mm的微细颗粒日渐丧失,使地表组成物质变粗,下伏沙物质大量扬出,形成沙丘,随着土壤沙化的发生和发展,天然植被被破坏,甚至演变成仅有稀疏的沙生植物的流沙,土地生产力下降,对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突出表现是:松散的耕作层变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单产不高,总产不稳;草场、草质退化,产草量下降。由于草场土地沙化,使天然优质牧草减少,沙生植物增多,牧场有效利用率降低,限制了牧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扎鲁特旗“四荒”治理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 扎鲁特旗 沙化 成因 危害 土地
摘 要: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危害,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沙化蔓延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化;成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S28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66—01
土地沙化就是在特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地表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土壤风蚀得以发生和发展,松散肥沃的土壤被吹失,下伏沙翻新,使可用土地演变流沙的全过程以及流沙再扩大的过程,一般来说,土地沙化过程是以人烟相对比较稠密,人为经济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干旱草原最为强烈。
扎鲁特旗沙地的成因概括来说,是由于具有丰富的沙源和干燥气候,多风等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长期演变发展而形成的。
1 自然因素
1.1 扎鲁特旗土地沙化区,是霍林河、白音巨流河、鲁北河、阿日昆都楞河、前进河、乌力吉木仁河河流所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上覆沙丘,由此向南部扩展。
在地质构造上,扎鲁特旗土地沙化区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是嫩江流域同辽河流域相接壤的一个过渡带,北以霍林河为界,南以乌力吉木仁河流为界。全旗九条较大的河流,沙源来自于河流搬运堆积的冲积洪积物和下覆地层岩性。
1.2 扎鲁特旗地处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80.4mm,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由于地处干燥寒冷的大气团的控制之下,多风少雨,年平均风速3.5m/s,十年平均大风日数68.4天,最大风速29m/s,因此,经常出现春旱,不利于野生植生长,为沙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
2 人为因素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垦荒种耕,过渡放牧及樵采破坏了植被,疏松了表土层。引起固定、半固定沙丘的再活动,促使流动沙丘在风的作用下不断扩展,各种风蚀地经受风蚀后,提供了丰富的沙源,这就是人为因素作用的土地沙化过程。
2.1 不合理的垦荒耕种或轮荒耕作。科学界认为,无论在沙荒区或在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由于滥垦破坏了植被,松散了表土层,使土壤天然肥力减退,经过干旱季节,下伏沙质沉积物被大风吹场而起,在风力的搬运作用下,逐步扩张,使沙化得以发生和发展。
实践证明,半干旱草原最宜开发永续作业的牧场。然而近几十年前,随着人口的增长,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把相当数量的天然牧场逐步开发为农田,在开垦耕种过程中,耕作技术极端粗放,广种薄收,一开就是一大片,有的不中耕、不管理,只顾春种秋收,种植二、三年后土地瘠薄、肥力降低,大幅度减产,随即弃耕,另开荒地,年复一年轮荒耕作。使土壤产生严重的风蚀,下伏沙翻新,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2.2 过度放牧,扎鲁特旗无论是半干旱草原或者半湿润草原都有程度不同的过牧现象,人口和牲畜的逐年增长,有效草场面积和产草量却逐年下降。加之农牧交错,农田与牧场相互转化,给土地带来很大压力,牲畜一面践踏地面表层土壤,一面啃食禾草和沙生植物,使植被遭受破坏,其次是对草牧场缺乏科学管理,那里水草好,就在那里聚集大量牲畜,长期放牧,造成超载过度放牧,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造成草场退化,而且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有极大的破坏性,很容易导致流沙的形成和发展,再次是当前在畜牧业生产上,禁牧在某些地区形同虚设,违反者只交点罚款了事。并不是在根本上控制。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过度放牧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不合理的樵采柴草、灌木。半干旱草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过去人们对待天然植被的重要认识不足,不注意保护,特别是30年前随着沙化地区人口的增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料、燃料、肥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砍树搂柴数量逐年增加。还需砍伐部分灌木枝条,才能满生活对燃料的需要,这里应当指出的是采集柴草用的大笊,比较普遍,不仅破坏了表层土壤结构,而且损坏了植物根系,对防治土壤风蚀,土地沙化极为不利。打饲草地是那里草好,年年打那,直到打光为止,根本不注意封育和保护。另外,那时人们到野外挖黄芪、甘草、麻黄等药材现象严重,基本上是放任自流。
2.4 一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没有得到合理的管护。施工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质量也能够过关,但后期管理机制没有确立,造成工程毁坏,虽然雨季做了生物工程,初期也长势良好,但由于缺乏管理,结果保存率几乎是零。
土地沙化所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讲,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具体的说就是流沙面积不断扩大,可利用土地日益缩小,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趋于恶化,形成恶习性循环。
由于强烈的风蚀,首先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表土风蚀,母质露头,风蚀坑,班点流沙、灌丛沙堆。半固定沙丘这一地面形态的形成过程,使原始较完整的地貌单元被切割破碎,由于风蚀作用,使表层土壤中小于0.01mm的微细颗粒日渐丧失,使地表组成物质变粗,下伏沙物质大量扬出,形成沙丘,随着土壤沙化的发生和发展,天然植被被破坏,甚至演变成仅有稀疏的沙生植物的流沙,土地生产力下降,对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突出表现是:松散的耕作层变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单产不高,总产不稳;草场、草质退化,产草量下降。由于草场土地沙化,使天然优质牧草减少,沙生植物增多,牧场有效利用率降低,限制了牧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扎鲁特旗“四荒”治理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 扎鲁特旗 沙化 成因 危害 土地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浅谈扎鲁特旗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2022-03-06
- 浅析扎鲁特旗地下水资源的开...2022-03-06
- 扎鲁特旗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2022-03-06
-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2021-08-27
-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2021-09-15
- XX市群众集访现状、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现...2021-09-20
- 浅谈账外资产的成因、形式及...2021-09-20
- 浅析漏征漏管户的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县(市)道路交通违章的成因及...2021-09-24
- 关于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成因...2021-09-24
- 新时期群体性纠纷的成因与对策2021-09-24
-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2021-09-24
- 酒驾会带来哪些危害?2021-09-28
- 长期带饭族危害2021-10-19
- 注水肉的危害及检验处理2021-11-03
- 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2021-11-12
- 酒后驾车危害性思考探讨2022-01-17
- 假冒伪劣卷烟的危害性及其鉴...2022-03-04
- 滥用渔药的危害2022-11-01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土地资...2021-09-20
- 对×县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2021-09-20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规...2021-09-26
-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研究2021-09-26
-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需加强2021-09-26
-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几点思考2021-09-26
- 土地承包法实施存在三个主要问题2021-09-26
- 农民为什么拿不到土地承包证2021-09-26
- 对土地管理和政策问题的思考2021-09-26
-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2021-09-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