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图书馆与人文精神
(郑州轻工业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在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在现 代图书馆中发挥传统人文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2—0149—02
现代图书馆正沿着纸本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的路径演变。具体表现为 :办馆模式从以藏为主向以检索为主发展;服务模式从以“馆藏借阅”为基础的被动服务到 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主动服务;管理模式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型走向资源共享的开放型。 因此,呼唤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意境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界的共识。重塑自我形象,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列宁所说的“一切为读者,为一切 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已被确认为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为此,人文精神对 图书馆具有更大的意义。
1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在图书馆发展史中,人文主义思想促使了近代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图书馆成为人们发展 和完善自我、发掘自我价值、培养思想的重要场所,成为人文主义着所大力提倡的社会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具体到图书馆的学术与实践,却不能简单地把人文主义与图书馆的 人文精神画上等号,毕竟,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来自人文主义,而且是在人文主义基础 上的发扬、改进、充实和具体化。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具体体现在其组织 、设施、功能之中,但从根本上讲,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图书馆员身上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才 是图书馆人文精神之所在。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就是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 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这里的人,既包括作为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 —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无私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也包括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读者,即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并极力提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组织精神。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法则”中的前四条可以说是对这种人文精神的 最简洁而深刻的说明。一曰“书是为了使用的”,阐明了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 收藏、保存图书,而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曰“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指明图书馆 的大门应该向一切人开放,所有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三曰“为每本书找到它的 读者”,强调要提高图书馆向读者揭示馆藏的能力,并认为开架借阅是使更多图书得到利用 最好的服务方式;四曰“节省读者的时间”,要求图书馆在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考虑方便读者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理论蕴涵着多么浓厚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只有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 之中,加强读者研究,认知读者,关照读者,使“读者第一”真正走出口号的表层,才能真 正找到图书馆最有价值的坐标。
2 人文精神在现代图书馆中的意义
2.1 社会的进步需要发扬人文精神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社 会进化观已经从致力于物的发展,以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首要条件,社会进步应以提高人 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人获得自由为体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本 动力和根本目的。在这种社会进化观的指导下,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重新为人们所理解 和重视,在注重技术发展的同时,人自身的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和关注——人文主义 的核心正在于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图书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人文精神乃是整个社会 的进步潮流对它的要求。
2.2 发挥人文精神是现代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 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的存在,是为 了满足人—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客观要求,这就是图书馆自身的基本价值,也是图书馆存在 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动力。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 素养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图书馆一直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图书馆人把人类根本价值 的实现作为自身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离开了人类的价值,图书馆的价值就无从谈起。图书馆 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其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人文精神正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无论图书馆 的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发展到多么先进的程度,如果它的价值观保持不变,那么人文精神就 不会消失。
2.3 人文精神是现代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和维持社会地位的必要手段
长期以来,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 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主要的社会职能。实现这些社会职能,依靠的不仅是政策的财政支持 ,更关键的是图书馆人热爱人类文化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能够不断自觉地改进 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利用及增值,从而满足社会和读者 的需求。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变化,图 书馆收藏、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传统职能将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教育职能和信息咨询服务的 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些观点仍然与传统的人文精神紧密相关。因为新的职能把读者能 否得到全面的个性服务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对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更高 的要求。另外,图书馆要与其他信息服务提供者相互竞争,不仅仅要求技术支持,人性化的 服务也将是一个竞争的重点。具有浓厚人文传统的图书馆理应发挥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精 神,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取得竞争的优势。
随着现代化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不仅其社会地位产生了变化,而且其社会形象的内 涵也更为丰富。现代图书馆一方面要维持其原有的文化中心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 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必须弘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3 在现代图书馆中发挥人文精神的途径
3.1 在管理思想上提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其管理应该是面向社会和读者的,要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 的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消除书本位观念的影响,而从图书管理的最高层出发,在管理思想 和管理方式中贯彻以人为本,读者之上的人文精神,树立人本位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所谓“以人为本”,就 是要正确认识人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地位,注重 感情和文化的因素,重视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读者的主动性,鼓励读者积极参与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 与想法 ,让读者真正成为图书馆这个社会文化机构的主人而不仅仅是它的服务的对象。
3.2 在队伍建设上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休戚 相关,它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随着图书馆业务的自动化和社会化,人们普 遍认为图书馆员应掌握计算机技能,图书馆员们也怀着对新技术的极大热情,积极提高自己 的计算机技能;在图书馆学研究教育中,技术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追求科学的精神本来 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强调科学而忽视了人文,那么就违背了科学的初衷。
因为科学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人类服务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加工、存储、传递 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加广泛、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 比如说,计算机流通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图书馆藏书开放的范围更广;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的应用,可以使读者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计算机编目系统的应用,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信息 的组织、加工更加规范,从而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只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 合,才能把图书馆工作做好。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图书馆职能的扩展也使得图书馆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是传 统意义上的目录指导者,更应该是一位信息导航员和教育者。因此,对于图书馆员素质的要 求必须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并重,在对读者的科学教育中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3.3 在图书馆的业务方面积极推行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在现代图书馆的具体业务运作过程中,①为读者营造 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通常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营造的,人性化的环境不仅可 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超越其物质实体性而成为精神的、人为的审美 世界,成为一种可以对读者施以教化的审美的文化环境”。从建筑环境方面看,图书馆建筑 成为新的关注焦点。我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许多新馆的建设也都很注意运用不同的建筑方 式、建筑装饰以及建筑内部的各种细节来加强图书馆的人文色彩,为读者营造宁静、舒适、 宽松的阅读氛围。从服务环境看,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行为、服务语言等对读者的阅 读心理有很大的影响。②现代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样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现代图书 馆应注重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面为读者考虑,为各类读者提供方面,使读者充分享 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注重为特殊读者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图 书馆的读者 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平等意识和关爱读者 的精神。综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在图书馆步入现代化 阶段时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要珍惜这种传统,以人文精神指引图书馆人的思想和工作 ,使人文精神在信息时代焕发出新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辛艳玲人文关怀: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终极取向[J].图书馆学刊,2007 ,(5).
[2] 将永福 ,王丽云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 .图书馆杂志,2003 ,(1) .
[3] 刘恋 .公共图书馆与时代精神[J].图书馆,2006,(3).
[4] 吴建中 .21世纪图书馆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3).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论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2022-01-12
- 浅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2022-03-09
- 人文精神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2022-03-09
- 论图书馆技术应用与人文精神...2022-03-11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