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09 15:22:17 浏览数:

(石河子大学 图书馆,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摘 要: 文章在介绍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概念及服务状况的基础上,以石河子大学图书馆 为例,探讨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模式。
关键词:通借通还;建设模式;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TK]1007—6921(2009)06—0156—01

由于近几年高校合并办学、 扩大招生使得高校图书馆形成了多个馆区并存、共建的局面, 这无疑给高校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如何开展校区间的文献通借通还服 务,目前已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为例,共同探讨高校多校 区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模式。
1 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概念及服务状况

通借通还,就是读者凭借借书证可以在分布于不同校区的任一分馆利用以下服务内容:① 查找校内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信息和借阅信息;②在任何一家分馆外借所有图书馆的藏书, 包括可以预约在某一分馆取书;③可以在任何一家分馆还书。

目前多校区图书馆的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状况大致有三种:①各馆采用统一的借书卡,可以 在各馆之间进行借阅,但不提供异点借书、异点还书服务,即只能借阅本馆的文献资料并在 本馆归还,这是初步上的通借通还,也是实现通借通还的第一步。②各馆采用统一的借书 卡,可在任意处归还图书,但是只能借阅本馆文献资料,即不能异点借书,可异点还书,是 通借通还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③各馆采用统一的借书证,可在任一馆借阅、归还文献资 料,即既可以异点借书,也可以异点还书,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
2 通借通还模式在石子河大学图书馆的实践

石子河大学校是在1999年由三个学校合并组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合并前的三个图书馆都没 有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全部是手工借阅。大学合并后我们把三个校区的图书合并到 一个馆(中心馆),并采用了深圳图书馆开发的ILAS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利用了2年多的 时间把 三个馆的图书全部重新回朔建,录入了全校教职工的读者信息,2001年10月正式开通了计算 机借阅服务。2006年由于招生规范的扩大,学校又另建了一个校区(南校区),并在南校区腾出 了几间教室给图书馆。石子河大学图书馆在对南校区馆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实行统一集 中管理,这为我们采用“通借通还模式一”提供了前提,简化了许多程序。具体操作以下: 
2.1 南校区图书馆和中心馆都是校园网的一部分,在校园网机房把南校区图书馆的网线和 中心 馆的网线插一个交换机上,两个馆的计算机划分在同一个网段内,使两个馆组成一个局域网, 在这个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互相通讯。
2.2 南校区的图书和中心馆的图书统一采购、分编。石子河大学图书馆新购过的图书一般 有5本复本,把2006年以后的所有新进的图书分一册到南校区,并且把分到南校区的图书书籍 是贴一个醒目的标记,使还书处的工作人员一眼就可以分清这本书是哪一个馆的了,并且此本 图书在哪一个书库,不必到计算机上去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建立完整的书目查询系统,才能使读者在任一图书馆、办公室或网吧都能查询到各校 区图 书馆的馆藏信息和借阅信息、新书通报并办理网上续借服务,使读者及时掌握各馆的全部信 息,为读者利用文献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2.4 在ILAS的馆藏地点参数设置和订户参数设置两个模块里分别加入南校区各个书库的名 称 。在馆藏地点参数设置模块中的南校区各书库和中心馆各书库的排列是并行的,并分配两校 区还书处的工作人员所有可流通书库的流通权限。
2.5 如果借阅者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在南区馆没有或者即使有但是此书是借出状态,借阅 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业务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记录借阅者的所借书目信 息,然后利用校车在两校区之间穿梭的便利条件,把两个馆里的图书互相调配。此举虽增加 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为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
2.6 在ILAS里建立统一的读者信息,各校区读者拿统一的借书证,可以在任意一个馆借 阅和归还图书。

目前,石子河大学校读者可以通过自行到各馆藏地或者通过异地委托借阅 服务借阅两校区图书馆的图 书,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就近的馆藏地归还所借图书。图书归还之后,流通部人员不需要进入 ilasII系统就可以判断出图书所属馆藏地,随后进入上架程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 还,此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约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由于各个拥有多校区的高校在管理模式上千差万别,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开创适合自 己的通借通还模式,以满足读者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晓虹高校多校区办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 11):172~175.

相关热词搜索: 校区 文献 探讨 图书馆 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