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旅游景区的发展
(内蒙古财经学院 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 文章在对内蒙古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旅游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内蒙古旅游景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建议;对策;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8—0018—02
1 内蒙古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中央领导视察自治区时曾经指出,旅游业是内蒙古一大优势。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三产的战略重点,为今后自治区旅游业 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使我们极受鼓舞。内蒙古景区发展 现状具体如下:
1.1 旅游景区资产总额和年度主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单个旅游景区的平均资产总 额为3 300万元,2004年比2000年增长了80%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额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04年比2000年增长了60%以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1.2 旅游景区数量增加快,旅游景区大规模地进入市场
2000年以来,旅游人数每年以两 位数的增长率增长。2000年全区有旅游景区100多家,A级景区只有4家,现在旅游景区己发 展到300多家,A级景区72家。还有20多家申报A级景区待批。总体看,旅游景区的市场供给 总量在5年内增长了2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1.3 旅游景区质量提升,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
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4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如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 类旅游景区(点)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点) 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和较强的号召力。2000年以来,以上各景区平均投入资 金一亿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这些都对旅游景区质量的提升发挥了良好作用。
1.4 出现了旅游功能创新、旅游投资多元的新趋势
2000年以来,自治区旅游景区依托大沙 漠、大森林、大湖泊、大草原等优势资源,从常规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延伸, 取得了较好成效。如大青沟的沙漠生态旅游、阿尔山的冰雪旅游和温泉旅游等项目都成了国 内旅游景区的新亮点。此外,蒙古汗城旅游区与日本联合开辟草原橄榄球比赛场,维信、大 伟等企业创办大型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特种旅游产品,都以跨国合作的形式丰富和提高了 国际知名度。
2 内蒙古旅游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1999年,自治区拥有旅游景区60多个,大多数分 布在中心城市周边,属于国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2000年以后, 旅游景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现在旅游景区己增至300多家,但多数开发时间很短,起点 低,固定资产投入少。由于自治区地理位置东西跨度大,旅游资源分布分散,旅游景区的通 路 、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均须新建,这方面的投资缺口极大。而且大多数景区 没有统一规划,致使许多经营者在景区内划地经营,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竞争手段恶劣,破 坏了景区的整体形象。
2.2 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可进入性差
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 端,距离主要国际客源市场欧美日诸国和游客数量可观的港澳台地区以及出游率相当高的东 部沿海发达省市较远。加之自治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大部分旅游景区之间 距 离遥远,游客的宝贵时间消耗在长长的旅途中,参加这样的旅游,游客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
2.3 产品结构单一化,活动项目少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 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自治区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旅游产品仍 以观光旅游为主,而度假旅游、特种旅游产品开发明显滞后。
2.4 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内蒙古一些旅游景区存在超环境容量开发现象,景区人 文资源、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昭河旅游景区有60多家旅游点,著名的高原 湿地辉腾希勒已经有13家旅游点。上述旅游景区的无序开发,使草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草 原退化,植被稀疏,降低了草原的观赏价值,破坏了草原旅游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如果这样 的情况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3 内蒙古旅游景区的发展对策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当作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内蒙古投资环境的形 象工程,高 度重视,优先发展内蒙古的旅游发展规划己经通过,旅游目的地规划和旅游项目规划正在“ 分类指导、分区制定、分步实施”的原则下有序进行。内蒙古旅游底子薄、起步晚是事实, 但内蒙古潜力大、后劲不可限量也是事实。
3.2 突出优势,形成特色,优化布局,提高质量
内蒙古旅游景区开发的着力点应该放在 草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内涵的发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的打造 上。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因素,并将其注入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使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 、游、购、娱中,物化在旅游行为中。提升旅游景区产品质量,要突出“以人为本”,替旅 客着想。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产品要强调差异性、参与性、挑战性。
3.3 树立促销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强强联合,建立区域性 旅游战略联 盟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依赖性大、运作面广、竞争性强的独特行业。要提倡“全 国一 盘棋、全区一张牌”,体现特色,整合优势,在跨区、跨省、跨资源的融合、衔接中,完善 产品,丰富内涵。旅游文化的绿色产业链,不但包括上游开发、中游拓展,而且也包括着下 游延伸和对科技、娱乐、城建、交通、商贸等相关行业的渗透。中国即将成为未来旅游大国 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及早考虑打破行政区划,共建营销网络,以“双赢”“多赢”为目标,共 同开 辟市场,共创地域新优势。把源于文化的力量,通过大中华、大厉史、大文化的新视角和大 通道、大市场、大宣传的综合运作,整合成国内有名、起点高、链条长,强强联合、优势互 补、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产业合力。
总之,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是我区旅游业能否成为自治区经 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关键。所以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做到对旅游资源 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才能实现我区旅游业的较快、较大发展,也只有如此,才 能使我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地发展,既为我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 发达的旅游行业,又为子孙后代保存和遗留下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2] 高峻.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2).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学习总书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2021-08-27
- 内蒙古景区建设步入“黄金时代”2021-09-14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09-16
- 2021年强国路上你我同行内蒙...2021-10-19
-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2022-02-20
- 内蒙古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2022-02-20
- 内蒙古烟草行业近年体制改革...2022-03-03
- 内蒙古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2022-03-05
- 内蒙古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2022-03-05
- 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SWOT发展分析2022-03-06
- 浅析企业干部职工价值取向2021-08-27
-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方法2021-08-27
- 浅析钙业公司压力容器腐蚀减...2021-08-27
- 浅析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021-08-27
-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2021-08-27
-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方案2021-08-27
- 浅析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问题2021-08-27
- 浅析央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021-08-27
- 浅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2021-08-27
- 浅析农村地区通信工程项目规...2021-08-27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