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涉农补贴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涉农补贴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自2004年以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扶持力度。不但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税,还拨出专项资金对广大农民群众相继进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3年过去了,这些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和使用情况怎样,成效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我局组织农办、农业局等单位,深入全市大部分乡镇和企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看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执行情况
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是国家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涟源市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专门会议,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共有五千多名干部投入这项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3年该市累计发放“四项补贴”资金4896万元,其中2004年发放各项补贴1248万元;2005年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补贴标准提高,各项补贴增加到1428万元;2006年,在保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力度的基础上,不仅农机购置补贴增加了33万元,还增加了对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的综合直补项目,每亩补贴14.1元,补贴金额751万元。全市24万户粮农直接领到了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持续高涨,连续3年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同步递增。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1.87万亩,比补贴实施前增加7.32万亩,每亩增加纯收入220元,仅扩大种植面积一项,农民累计增收1610万元。稻谷总产达到6.48亿斤,比2003年增加1.31亿斤。优质稻种植面积比补贴前增加22.6万亩,因优质优价,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突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关键环节,补贴机械化收割、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烘干等各类机具391台,其中联合收割机达到140台。2006年该市机收面积达5.1万亩,每亩水稻机械化收割比雇用人工收割的价格降低58元,一年即为农民节支增收295.8万元,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农业得到发展,农村得到繁荣。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荒芜良田的复垦率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村民认为耕田种地成本高,收益少,甚至入不敷出,产生惰性情绪,个别村民认为补贴就是“赔款”,特别是有些农户“胃口”太大,依赖思想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面作用,严重影响国家公共财政补贴的实施。
2.农村劳动力短缺。涟源市系省级贫困县市,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多,农村变为“三留”(老人、妇女、少儿)人员,这一部分家庭能种双季稻也只能种一季,有的甚至大片水田多年荒芜,而旱土耕作农民更没有兴趣,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因循守旧,守着“自留地”,虽然一分耕耘得不到一分收获,但也甘于贫穷,穷不思变。
3.补贴政策执行尚未到位。个别乡镇对农民兑付粮补资金不是按照农业税计税面积中实际种植粮食的面积补贴,而是按农业税计税面积补贴,造成一部分农民认为种不种没关系,补贴少不了,甚至还有些农民认为“如今国家富裕了,扶持农民是应该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村民对中央的惠农政策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村民则认为,粮食直补到每家每户金额不大,办不成大事,不如将这笔钱集中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农业的发展后劲。
4.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省、市三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使库棚建设、服务体系、烘干设备购置等无法起步,连机插演示范区建设等费用都无处支付,由于资金没有按时到位,使项目建设没有按计划完成。
5.农机补贴标准不一。相邻县市补贴标准不平衡,增加了农机项目建设的难度。周边县市相同机型的补贴标准最大相差8000元,差额到达133%,购机补贴标准相当于部级项目县的2.4倍,差别悬殊,项目建设过程中困难较大。况且, 补贴标准及补贴机型规定太死,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插秧机、半喂入收割机、烘干设备等机具的补贴额度达不到农户的期望值,部分适用本地的机具得不到推广。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的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公共财政是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体制保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履行职能政策工具、管理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更加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要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做到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确保支农资金比例逐步提高,粮食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2.完善对粮食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粮食直补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杜绝截留他用,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直接送到农民的心坎上。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办事处在资金发放中的领导和监督,做到专款专用。各乡镇、办事处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如实进行核查落实,对没有耕种已荒芜的耕地,不但不能补助,而且要督促其在规定的时间予以垦复,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
3.加大“三农”政策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提高农户的思想意识和认知能力,加大机插技术的补贴及推广力度,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综合水平。
4.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当前补助的机具仅限于田间作业的大中型机械,由于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效益程度尚较低,建议拓宽补助机具的种类和提高补助率。不断扩大补贴的受益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水平,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的报告2021-09-22
- 我国农业补贴执行情况、问题...2021-09-27
- 围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调...2021-09-28
- 围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调研发...2021-09-28
- 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工作汇报2021-10-06
- 县财政局长关于《会计法》执...2021-10-11
- 200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2021-10-22
- 关于我市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2021-11-14
- 镇花庄路项目执行情况报告2021-11-16
- 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2022-01-02
- 关于认真做好粮食直接补贴工...2021-09-13
-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工作...2021-09-29
- 完善农业补贴改革的探讨2021-10-08
- 县2005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21-10-10
- 美欧农业出口补贴的取消及其...2021-11-09
- 浅论我国农业补贴方式的改革2021-12-21
-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方式的探讨2021-12-23
- 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及办公经费...2022-01-05
- 补贴是新农保核心问题思考探讨2022-01-15
- 对市属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2022-02-19
- 关于公司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2021-09-10
- 对当前道路管理执法中存在问...2021-09-22
- 办事处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及存...2021-10-28
-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2021-11-05
-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2021-11-09
- 诚信等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2021-11-11
- 关于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2021-11-12
-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2021-11-12
- 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2021-11-13
- 对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2021-11-13
- 农信社代发财政涉农补助资金...2022-02-11
- 小学生保护环境建议书2021-08-28
-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2021-09-05
- 给教师100条建议2021-09-05
- 100条建议2021-09-05
- 54条建议阅读2021-09-08
- 监察建议书2021-09-14
- 行政复议违法行为处理建议书...2021-09-19
- 司法建议书(行政赔偿用)2021-09-19
-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2021-09-21
- 项目投资建议书范文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