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4-03 15:22:53
浏览数:次
摘要:面对新一轮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转换角色,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根据初中英语新课改标准,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学中要全面引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观念,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由地展开学习活动。在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师要重点把握和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方式,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及任务。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研究学习和知识拓展,将个性化学习融入其中,发掘学习英语的潜能。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在学习方法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同时也调整并扩展了自身的学习方法。在实施这些先进教学观念时,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善和优化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积极转变角色,促进教学转型
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为教学的引导者,由教学型转为教研型。”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教师已经不能仅仅作为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源泉,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积极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此外,英语教师在承担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研究和反思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转向教育与科研并重的教研型英语教师,以达到新课改对英语教师的全新要求。
三、营造和谐氛围,建立反馈平台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思考,从而才更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英语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英语知识的渴望。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关键是要师生关系融洽,这样课堂氛围才能够活跃而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容易激发和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更好。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以此及时把握教学反馈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初中生爱动、善模仿、记忆力强、喜欢尝试等特点,研究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效情境,加强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英语教师还要力求教学语言的凝练、准确、流利、风趣和幽默,同时要不断穿插适当的教学案例,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设置多样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来,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比如课堂上可以增加表演性质的对话、朗诵或小品等课堂教学形式,此外还可以利用实物、图片、音频、视频、模仿、会话以及角色扮演等多样的互动形式,将学生置于各种情境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用兴趣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班级的整体英语水平,按照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层次化教学。其次要重点把握听、说、读、写在初中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组成比例,确实了解每个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的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将鼓励、表扬和引导灌注到多样的教学形式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重点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关注和帮助,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生心理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和真情的鼓励下,逐步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逐渐培养和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文琴.初中新课标初探[J].考试周刊,2009(1).
2、高伯东.初中英语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09(1).
3、王瑾.谈英语教学中的自主、互助、合作型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版),2009(2).
(作者单位:杨涛,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范瑞杰,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李娜,湖北襄樊市第三十七中学)
《美容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 傅美容
摘要: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美容技术》课程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美容技术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这门课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容技术;教学方法
《美容技术》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概念、知识点多,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项目多、对操作者要求高等。笔者根据经验积累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法可以说是各种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教师借助口头言语将教材中的内容呈现给学生,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美容技术课程遵循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内容取舍上,坚持职业性、实用性的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例如,在讲解经络腧穴与面部美容按摩这一章节时,我们从361个穴位中只挑选与面部美容问题密切相关的一些穴位,对于衰老性皮肤的人而言,重在除皱、增加皮肤弹性,我们选择头面部的阳白、太阳、丝竹空、颧髎、迎香、承浆这样一些具有预防皮肤衰老作用的穴位,同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为什么身体的穴位能够预防和消除头面部的皱纹呢?讲解一些远端穴位,像合谷、足三里、心腧、肝腧、肾腧等。这样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美容技术课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美容的服务对象是人,人的皮肤存在各种不同的类别和状况。依照现有的条件,我们很难将各种皮肤类型、皮肤所处各种不同状态下的情况一一直观展示给学生。例如,我们在学习痤疮性皮肤这一章节时选择:王小姐,23岁,公务员,16岁开始长痤疮。面部皮肤比较粗糙、脱屑,T部位有白头粉刺、毛孔粗大,肤色黄偏黑且油腻,额头面颊痤疮较多,有结节性暗疮伴月经期腹痛,月经量大,脾气急躁。多年来食多消瘦,爱食辛辣、冷饮,口臭口渴,大便干燥。曾求医多家美容院及医院。这个案例典型而恰当。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例如,什么是粉刺、暗疮,它们的形成原因有哪些等,寻找相关理论根据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做出有效的判断和评价,最后在学生已充分发表自己观点时进行总结,即总结案例分析过程,指出存在问题,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疑问。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对于暗疮性皮肤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时再适时补充一些暗疮的治疗知识,学生掌握后会有跃跃欲试的想法,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三、模拟情景教学法
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仿真场景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练习,达到教学目标。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没有哪个企业肯接受一个班学生同时实习)。美容技术课程特别是接待与咨询这一章节的实操课,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就是最好的选择。接待与咨询这一章我们会讲到预约服务、电话咨询以及迎宾、引领的知识等,用传统的讲解法,无论教师怎么努力教,学生怎么认真学,但学生仅仅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如果我们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先模拟一个美容院场景,教师要求学生以前台接待角色接待顾客,某些学生扮演顾客,某些学生扮演美容师。现场模拟接待咨询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积极参与中掌握接待与咨询方法和技巧知识与技能,同时也锻炼了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可见,模拟教学法由于仿真创设场景、学生岗位角色扮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任务驱动法
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前提,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然后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皮肤分析表及皮肤护理方案教学时,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性皮肤护理方案的任务,学生在完成皮肤护理方案任务的驱动下,认真研读课本中如何填写皮肤分析表及制定合理的顾客皮肤护理方案等内容。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任务驱动法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五、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指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美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市场经济现象紧密相连,采用实践活动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对美容院顾客消费意见进行社会调查,教师组织学生设计顾客消费问卷、编制访谈提纲,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做出科学分析,由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学生主动参与兴趣高,根据活动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巩固了旧知识与技能,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如皮肤分析表及皮肤护理方案教学时,组织学生到美容院了解一个完整的皮肤护理方案的制作过程,从感性、直观的角度牢牢掌握方案制作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实践活动法,教师在事前必须做好周密准备和计划;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及时对学生的困难、疑问给予帮助、解答,或适当安排有关知识技能的讲授;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清楚实践活动中自己的收获,以及学到的知识、技能及其实际意义。
六、实习作业法
根据美容技术课程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例如,当学生学完“面部按摩”时,由于有了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指导,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美容院进行现场实习,考察美容院的接待、服务、销售各环节,了解、熟悉其经营过程,请美容院美容师讲解其为顾客服务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护理区亲自观看美容师的实际操作或在美容院美容师的指导和顾客的沟通下亲自为顾客服务。现场实习一般在校外进行,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而言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制订好实习计划,并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教育工作,说明实习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实习作业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检查与评定。实习作业法可以使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无定法,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教师应不断地加强学习,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马英,欧文.皮肤美容教学指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英语课程
几点思考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