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某市2010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下一阶段事故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12 15:18:35 浏览数:

关于2010年上半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下一阶段交通安全形势分析的通报

各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支队直属各大队: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现将今年上半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下一阶段道路安全形势预测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一)总体情况: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三降一升,特大事故同比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71起,造成310人死亡、1860人受伤、财产损失371.34万元,与去年期相同比,四项指数呈三降一升:起数减少340起,下降17.79%;死亡数增加2人,上升0.65%;受伤数减少340人,下降15.45%;财产损失减少257.79万元,下降40.98%。发生1起特大事故,死亡7人,同比少发生4起,下降80.00%,少死亡10人,下降58.82%。
(二)各大队辖区事故情况。从《各辖区事故四项指数统计表》分析,在事故总量上,我市丰泽、泉港、惠安、石狮四个大队的辖区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比例均超过25%,上升幅度较大,其他县市事故总量均全面下降;在事故死亡人员总量上,上半年我市有6个县市辖区同比上升、3个县市辖区同比持平、3各县市辖区同比下降,可见我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方面仍相当艰巨,尤其是在同比上升的6各县市辖区中,惠安、洛江、德化三个大队辖区上升比例均超过40%,上升幅度较大,事故预防工作形势相对严峻;在事故受伤人员总量上,除丰泽、惠安、泉港有少幅度上升外,其他县市均呈现下降趋势。各县市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各大队辖区事故四项指数同期比
 
项 目

单 位  次   数 死 亡 人 数 受 伤 人 数 经 济 损 失   
  本期数 增减百分比(%) 本期数 增减百分比(%) 本期数 增减百分比(%) 本期数 增减百分比(%)   
全 市 1571 -17.79% 310 0.65% 1860 -15.45% 3713395 -40.98%   
鲤城 17 -56.41% 7 -61.11% 23 -34.29% 40702 -84.30%   
丰泽 103 33.77% 16 0.00% 125 34.41% 331800 -65.83%   
洛江 14 -46.15% 6 50.00% 14 -63.16% 11402 -11.28%   
泉港 68 36.00% 14 7.69% 80 8.11% 74700 20.77%   
开发区 6 -33.33% 1 -50.00% 8 -42.86% 14000 -64.65%   
惠安 108 33.33% 44 76.00% 115 32.18% 117764 -54.83%   
安溪 125 -12.59% 23 -4.17% 156 -16.13% 73155 -13.50%   
永春 60 -1.64% 23 0.00% 70 -17.65% 56207 25.66%   
德化 43 -28.33% 7 40.00% 49 -42.35% 64414 -0.23%   
石狮 238 28.65% 21 10.53% 286 25.44% 335105 84.98%   
晋江 430 -20.22% 70 0.00% 532 -23.67% 762435 -29.40%   
南安 359 -43.99% 78 -12.36% 402 -30.45% 1831711 -43.31% 
(三)事故特点
1.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变更车道、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逆向行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从事故发生原因分析,由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交通事故1500起,占事故总数的95.48%,其中,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变更车道、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逆向行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上述五类交通违法行为共引发交通事故946起,造成188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0.22%、60.65%,。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仅不按规定让行这一类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就造成83人死亡,占死亡人员总数的26.77%,而因无证驾车引发的93起交通事故中,共造成43人死亡、76人受伤,交通事故死伤比例达到56.58%,远高于其他交通事故死伤比例(16.67%)。上述违法行为均属驾驶员的主动行为,反映出机动车驾驶员遵章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亟待有效提高。
2.涉及摩托车交通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但造成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从交通方式分析,上半年共发生涉及摩托车交通事故1050起,造成172人死亡,分别占总量的66.84%、55.48%,与去年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55起,下降12.86%,死亡人数增加12人,上升7.50%;其中,共发生摩托车责任事故455起,造成69人死亡,分别占总量的28.96%、22.26%,可见摩托车仍是当前交通事故主要的肇事车型,且伤亡后果严重,今后应切实加强对摩托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杜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速行驶、超载行驶、突然猛拐、不按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努力消除引发摩托车事故的隐患和根源。
3. 18时至20时是事故的多发时段,且造成人员伤亡情况严重。根据24小时四项指数分析,18时至20时是事故的多发时段,其间的2个小时共发生交通事故237起,占事故总数的15.08%,造成53人死亡,占死亡人员总数的17.10%,事故比例明显高于其余时段。分析其原因在于白昼交替阶段,驾驶员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视线会相对较差,同时又是上下班高峰期,路面交通错综复杂,各类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增多,再加上这个阶段警力监控相对薄弱,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和消除,从而导致傍晚至夜间时段事故多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部署警务、有效加强路面监控、减少管理盲点、消除事故隐患成为下阶段预防事故工作需要正视的问题。
4.涉及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同比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全市共发生涉及酒后驾车交通事故101起,造成35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6起,下降20.47%,死亡人数减少6人,下降14.63%,下降趋势明显,由此可见,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各级交警部门持续开展的酒后驾车专项整治行动成效在事故预防工作方面逐步显现。
5.低等级公路事故发生率相对偏高,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后果相对较重。上半年,我市三级以下公路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1063起,占事故总量的67.66%,事故发生率相对偏高,主要原因和低等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相对缺乏、管理警力相对薄弱有关;三级以上国、省道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508起,造成156人死亡,分别占总量32.33%、50.32%。由此可见,虽然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低,但事故造成的后果却较为严重,主要和高等级公路路面相对较宽,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较快、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高发有关。
6、涉及私家车的事故总量下降,但占事故总数的比例有所上升。根据车辆使用性质四项指数分析,上半年我市共发生私家车辆事故928起,与去年同比减少306起,下降24.80%;但在占事故总数的比例上,今年上半年为59.07%,比去年上升7.62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尤其是小轿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必需品,由此导致我市的私家车数量急剧增长,发生事故概率增大;二是新驾驶员数量不断增多,驾驶技术相对生疏,对路面交通情况不够熟悉,处置险情经验不足,容易引发事故发生;三是私家车的所有者及驾驶员人员分布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对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交通安全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有待全面提高。因此,今后应加大对私家车及其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路面查控,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二、下一阶段交通安全形势分析预测
从近三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看,第三季度平均发生事故817起,死亡131人,平均发生起特大事故2起,死亡7人,主要事故特点:
(一)夜间事故多发,引发事故原因相对集中。根据近3年第三季度24小时事故四项指数统计分析,进入夏季后,因为气温上升,夜间活动时间延长、夜间娱乐、应酬等社交活动增加的原因,夜间事故呈现高发势头,甚至凌晨以后,事故发生概率仍在高位运行;而从事故发生原因上分析,夜间驾驶员因疲劳驾驶造成翻车、碰撞固定等形态的事故同比有大幅度上升。同时,夜间凌晨时段,轿车、摩托车因超速行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高发势态。
(二)二轮摩托车事故将是预防工作的重点。当前二轮摩托车依然是广大交通参与者出行时选择的重要交通工具,二轮摩托车交通所占的道路交通方式比重较大,并且由于摩托车对于驾乘者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摩托车驾乘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相对较差,必然导致摩托车事故多发,且后果严重。因此,摩托车事故仍将是今后预防工作的重点。
(三)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暑假来临,是学生返乡、旅游、探亲、访友的集中时间,交通流量大幅增加,道路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各类交通安全违法现象增多,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客车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现象将进一步突出;广大农村、山区由于公共交通运力的不足,部分旅客出行时可能选择农用运输车、柴三机等非客运车辆,交通事故隐患明显增加。因此,有效加强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今后重要的工作措施。
三、下一阶段事故预防工作对策
下一阶段,各级交警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坚决防止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同比有明显下降”整体目标,充分认识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一)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进程,构建全方位的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体系。要积极促进并通过当地政府,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局际联席会议,督促各职能单位切实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的贯彻落实。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推动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专业化、制度化,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交通事故防范体系。
(二)努力提升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水平,大力提高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针对性。各级交警部门要牢固树立事故研判意识,坚持定期分析和重点研究相结合的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每季度、每半年认真分析交通安全形势及事故的规律特点,找准事故下降点,科学研究制定预防对策及专项治理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管理,最大限度地为事故预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大力提高各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切实加大夜间路面秩序管控力度,有针对性加强对夜间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夏季夜间活动时间延长、群众娱乐、普渡、佛生日等社交活动增加,夜间交通活动相对频繁等特点,各地交警部门要改变思想观念,及时调整勤务安排,保障足够的警力,加大对夜间道路交通秩序的管控力度。同时针对夏季夜间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发、事故后果的严重的特点,各地交警部门要采取广泛宣传教育、娱乐餐饮业门口温馨提示、辖区主要路口设卡统一行动等形式,加大对上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遏制夏季夜间事故高发势头。
(四)扎实开展各类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要根据上级公安机关近阶段以来部署开展的“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活动”以及支队开展的“土方工程车辆专项整治”、“中心市区客运车辆交通违法专项整治”等安排部署,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要严查酒后驾驶、超速行驶、二轮摩托车超载、违法超车、逆向行驶、货车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并使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工作中要采取超常措施,使用超常手段,用足法律威力,使每一个专项行动都起到良好的整治效果,切实达到净化道路交通环境,规范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预期目的。
(五)、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抓好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当前,我市已进入夏季,台风多发,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各地要加强与辖区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对恶劣天气做到早掌握、早部署警力、早采取措施。并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平台和车载信息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天气和路况信息,提醒驾驶人安全驾驶。在台风、暴雨来临的时候,各地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雨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道路,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地段还应设置交通警示牌,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必要时,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限制车辆通行,确保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事故预防 上半年△ 分析 预测 通报
抄送:省预防办,省交警总队、交管处,市预防办,市安监局,市公安局、陈局长、谢副局长,本支队领导、支队机关各科室。                
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室   2010年6月26日印发

相关热词搜索: 某市 交通事故 上半年 对策 事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