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分析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摘 要: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小学数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分析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以及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 分析思维 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
分析思维的特点在于认识过程中各阶段的明确性,不论对内容,还是采用的分析步骤都是完全有意识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的,步骤是明显的。”例如分析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简单的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等,通常是用分析思维进行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数学分析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分析思维的做法。
一、遵循规律,训练学生分析思维
在教学中,应遵循具体形象—形象抽象—逻辑抽象这样的规律,训练学生分析思维。例如正方体概念的教学中,教师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素材,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概念。为使学生认识立方体有12条棱这一概念,教师可分别将11根、13根,以及刚好是12根的小棒分别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动手搭建长方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搭建一个正方体刚好需要12根小棒。从而让学生掌握立方体是由12条棱组成的这一概念。如要让学生掌握立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这一概念,教师可有意放一些长度不相等的小棒,让学生在“失败”的经验中认识立方体的12条棱必须相等。这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通过操作和分析掌握并理解了正方体的特征。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下面是我的训练方法。
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是什么事;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如解答应用题: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25平方米,高1.8米,用这堆沙在8米宽的公路上铺5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要求学生先读题一至两遍,然后再想题目中要求什么,怎样求问题,启发学生了解实际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长,已知的是长方体的宽和高。从而使得学生很快就知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的等量关系,快速求出长方体的长了。
2.画批。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划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能找准单位“1”。我要求学生圈出题目中的单位“1”后再进行解答,通过尝试发现这样教学效果很好。
3.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应用题:小学校园的操场是一个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现在要进行扩建,长增加10米,宽增加8米,问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这道题如果没有画图,大部分学生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10×8=80(平方米)。而让学生先画图再进行计算,不仅能提高正确率,而且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好处。
4.说理。说理就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根据对题目的审读,通过上述读、画、说,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就非常有利于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了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二、根据知识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的思维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形式和内容、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概念之间的联系;四则运算中的五大运算定律,和、差、倍、分四种基本数量关系是各种应用题的基础,等等。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则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教学效果也较好。因此,教师在新知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迁移的功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如我们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推导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乘法交换律;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后,可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可以让学生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去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等等。实践证明,根据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不仅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转化这一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自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运用媒体,训练学生分析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在课件中先出示了三次分苹果的情况:第一次出示4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二次出示2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第三次出示1个苹果,然后应用课件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问每份有几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结果。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知道了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同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形成了分数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创设为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能力。
总之,训练数学分析思维的材料是丰富的、广泛的、可变的,紧紧抓住数学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以及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解题 思维 训练 能力 提高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大纲题型解题技巧2021-08-27
- 对应法解题2021-09-28
- 化归转化思想提升数学解题能...2022-01-16
-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2022-02-11
- 《中国信息报》:振兴资源再...2022-02-26
- 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2021-08-27
- 学生思维空间2021-09-06
- 运用系统思考和整体思维的方式2021-09-30
- 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2021-10-17
-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应用2021-10-20
- 转换思维模式创新管理方法2021-11-06
- 2023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5篇2023-10-08
- 现代文阅读训练122:《二舅》2021-09-01
- 小学足球训练总结2021-09-06
- 训练题2021-09-14
- 一年级基础训练题2021-09-14
- 8题12题训练2021-09-14
- 古诗文阅读训练60:《鲁简肃...2021-09-28
- 海军报社新闻训练班学习情况总结2021-10-29
- 三基训练2022-03-22
- 县防办能力建设情况报告2021-09-13
- 对加强*县妇女组织能力建设的...2021-09-29
- 关于全面加强质监部门能力建...2021-10-02
- 对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2021-10-19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提高2021-10-19
- 关于秘书人员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2021-10-21
- 关于县乡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2021-10-29
- 政协与党执政能力建设情况思...2022-01-15
- 强化农业执法能力建设思考认识2022-01-30
-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干部素质2022-02-14
- 谈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2021-08-27
- 提高性能力,提高性欲,针对...2021-09-14
- 提高性能力,提高性欲,针对...2021-09-14
- 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交...2021-09-24
- 银行工作汇报:强化服务提高效...2021-09-25
-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21-09-26
- 农村发展亟需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2021-09-27
- 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2021-09-28
-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2021-10-02
- 论趣味语言在提高学生学习兴...202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