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团队文化建设在啦啦操运动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15:20:08 浏览数:

摘要:啦啦操是一项群体行为的体育艺术项目。随着个人技术和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对于啦啦队长远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动员的体能、技术、素质等能力是啦啦操团队综合实力的基础,但从激烈的比赛和队伍的长远发展来看,团队文化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尝试将管理学的团队文化建设应用到啦啦操的团队文化建设中去,并对团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啦啦操的概念及项目特征、以及团队文化建设在啦啦队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将管理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中去,为我国啦啦操的发展和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啦啦操运动;团队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9-0023-04

1.啦啦操团队文化及其结构特征

1.1团队文化的概念及结构特征 “团队”一词最先产生在企业管理领域。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长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理念、共同价值观、工作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的一种集合体。

团队的基本要素包括规模、目标、方法和责任心。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主要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4大模块。其中团队精神文化是团队文化的核心,主要由团队的目标、价值观、精神、意识、风俗等要素构成;团队制度文化是团队文化的中介,主要表现为领导体制、纪律规范、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行为文化是团队文化的折射,不仅表现为对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的行为规定,也表现为对传统、习俗、时尚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领导行为、群体行为以及模范行为等;团队物质文化是团队文化的基石,包括团队的环境、设施、形象标识等。

总之,团队文化是团队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综合,是团队的活力源泉,团队作为群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从而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2啦啦操(队)的概念及项目特征

1.2.1啦啦队与啦啦操概念分析 啦啦队运动起源于美国,是指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完成高超的啦啦队特殊运动技巧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体育运动,这也是早期《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对啦啦队概念的诠释。而随着啦啦队运动在我国的迅速发展,2010-2013年最新版《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将“啦啦队”改名为“啦啦操”,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度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从早期引进的“啦啦队”到现在发展中的“啦啦操”概念的变化,不难看出随着啦啦操在我国的发展,啦啦操这项体育运动也变得更加项目化,但它仍离不开团队文化,更强调团队精神。

1.2.2啦啦操的项目特征 团队精神是啦啦操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口号、难度展现、动作配合以及队形变化、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激励运动员高昂的斗志,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啦啦操运动中,既强调团队动作完成的高度一致,又注重运动员个体能力的展现,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团队意识。啦啦操的团队精神主要包括:团队整体运动能力、表演能力、激情、自信心、号召力以及默契配合等因素。因此,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

1.3啦啦操团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啦啦操运动是一个由领导者、教练员和啦啦队队员等组成的团队,啦啦操团队文化的概念即啦啦队队员在长期训练、比赛、表演、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团队意识、共同价值观、相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通过将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特点与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共性,无论是在精神制度方面,还是在行为物质方面,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征都清晰体现了团队文化建设的结构特征,一切有助于提高团队精神、团队战斗力、团队竞争力的方法都是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的体现。

2.团队文化在啦啦队的应用

2.1队伍组建 队伍的组建由教练和队员组成。调查发现:有些队伍的组建只是为了比赛临时组队,也有些队伍组建后只在赛前集训,并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以及队伍管理和监督措施,缺乏系统性。啦啦操是一个群体项目,需要队伍长期的配合与默契。

队伍的成立首先需要由教练来发起,教练可以说是啦啦队能否成立的先决条件。队员的招募可以通过宣传、推荐、比赛或考核等方式进行。例如可以通过粘贴啦啦队宣传海报招新队员、通过激情四射的表演鼓励更多人加入、通过他人推荐吸纳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才、通过组织比赛或考核选取这方面的人才等。当然,啦啦队招收队员的规模要根据队伍的性质、经济条件、承担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同时要保证队伍的后备力量,保持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队员的选取也要符合队伍的需要,不仅要技术能力强,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性格开朗、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和正能量,这也是啦啦队之所以能感染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既要优化队伍结构,又要合理搭配,形成优势互补。一个队伍里的成员各方面素质不可能都完全一样,各有优势和不足,可根据成员的技术、素质和其他能力等,比较优势,进行合理搭配,让队员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凝聚成更强大的团队力量。

2.2形象设计 啦啦队与其他运动队的不同之处在于啦啦队是通过团队的口号、标识等形象将所有队员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互助、配合默契的整体,啦啦队的形象和标识的设计是团队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啦啦队是在赛场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应运而生的,因此啦啦队相比于其他体育和艺术类项目更需要突出自己的团队形象和标识。

啦啦队的形象设计包括队名、队徽(logo)、队歌、队旗、口号、吉祥物、道具(花球、喇叭、字母牌等)等形象标识,这些形象标识与一支队伍的历史、理念、目标、特点、性质等息息相关。队名就像是一个人的人名,它是一支团队的总称和概括,队名的选取一般与一支队伍的历史形成或性质有关,要体现队伍的特色;队徽(logo)和队旗是—支队伍形象的具体表达,其设计应体现团队的理念和目标;队歌和口号的设计和选择应顺口、简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通过队歌的吟唱和口号的呐喊,将所有成员凝聚成一团,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吉祥物的设计象征着一支队伍的形象,也体现了队伍的美好愿望。

对啦啦队形象标识表现的最到位的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在技巧啦啦操比赛时,每支队伍必须在规定的30s时间内用表演的方式呐喊队伍的口号,这时,场上所有的队员一边变换队形做技巧动作,一边有节奏地喊出自己队伍的队名和口号,并借用道具(喇叭、字母牌等)展示队旗、队徽、吉祥物等。这就是每一支队伍独有的形象标识,不但表达了队伍的态度和个性,也可以加强队伍的凝聚力,还有助于增加队伍的辨识度,提升队伍的影响力。

2.3目标确立 目标的确立是团队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团队奋斗的核心内容。团队的目标管理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要统一目标进行管理。有了前期队伍组建的准备工作,全体队员需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啦啦队的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个人目标。例如:当队伍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根据队伍的总体实力把目标暂时定低一点,带队伍多参加一些小的比赛或表演,积累经验和信心,同时也找到与其他队伍的优势和不足;待队伍逐渐成熟后,可以把目标放大,可以根据自己队伍的实力制订相应的校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为之奋斗的动力,同时也要依据自身能力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同时注意将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目标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也就是不仅要知道“为什么来这个团队”,也要清楚“这个团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更要思考“怎样实现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双赢”。

作为教练或队长,可以积极鼓励队员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写在笔记本上,并制订各阶段训练计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将自己的训练心得和体会以及训练中发生的事隋以周记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将每次比赛的目标、计划和总结写下来;队里发生的好玩的、有趣的、感人的事情都可以用笔或视频、相片等方式记录下来,这不仅可以见证自己的成长,明确自己的目标,也有利于形成对团队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2.4制定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制订是团队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啦啦队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流动性的团队,尤其需要制订能够保障一定权利又带有强制性的管理制度来规范队员的行为。啦啦队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奖罚制度、队费管理条例、服装道具器材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具体措施有:1)制订规范:在啦啦队教练员或队长的指导下,由所有队员进行商讨和修改,民主制订团队管理制度;2)综合评估:从团队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出发,对已制订的管理制度进行诊断和评价;3)实施规范:将制订的规范执行下去,明确队员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共同行为的实现;4)修改完善:根据环境变化、团队目标和需要的调整对管理制度进行适度的修改完善,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制度文化。

有了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同时也要建立公开公平的内部环境,在日常的训练、比赛和团队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锤炼。例如:队伍公开选举和决策;队费基金公开透明;组织队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等,通过互动来增进队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奖励机制,激活队员的团队意识。

2.5组织训练和比赛 目标有大小,但都必须从日常的训练开始积累,训练和比赛是一支队伍不断成长的基石,也是团队行为文化的有力证明。啦啦队是群体行为的比赛项目,为了使整个团队高度统一,必须在日常训练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提高所有队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队员之问、队员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长期的训练或许比较枯燥和疲劳,这就需要队员之间要有坚强的意志,苦中作乐,相互鼓励,教练员也要严格与激励并存,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刻苦拼搏的精神。

啦啦操是一项需要群体共同参与的体育艺术项目,惊险刺激的技巧啦啦操,始终都是在底座运动员、尖子运动员、后保运动员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信任下才能完成各种高难度托举和抛接动作;强劲火辣的舞蹈啦啦操也都需要通过全体队员协调发力和完美配合才能形成整体的层次和画面感。因此,啦啦操比赛中群体行为的力量是无限的,每一个队员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6拓展其他能力 如果只是单调的训练、循环比赛,就失去了啦啦队存在的价值,啦啦队原本就是一项娱人娱己的项目,是一项需要队员用高昂的激情和充满力量的积极情绪感染观众的表演艺术,如果连自己都觉得无味又怎么能打动观众。

作为一名啦啦队队员,都是性格开朗、充满激情和正能量、具有随时随地都能感染他人的能力的,然而他们激情和活力的性格也都是在啦啦队这种氛围中养成的。除了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啦啦队经常会参加或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挖掘队员其他方面的潜力,丰富队员的团队生活,加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例如:可以通过啦啦操培训增加学习兴趣;组织户外游戏、野营、骑行等培养合作能力;举行演讲比赛、表演比赛、化妆舞会、相声小品等开发其他才艺的潜能;通过“快闪”表演、城市环保活动、敬老院服务等各种有意义的方式树立队伍形象,等等…一让队员在团队里有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实现个人行为(目标)与团队行为(目标)的高度统一。也可以在啦啦队公开举行“问责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拒绝搞小集体,遇到问题协商解决,让大家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共同学习。

2.7对外交流和宣传 一支真正的啦啦队只有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才能进步,只有走出去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差距,这集中体现着团队文化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想让自己的队伍不被淘汰,一方面要多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队伍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比赛引起其他的队伍或导师的注意,同时增长比赛经验;通过参加夏令营、啦啦队联谊、啦啦操培训等方式加强与其他队伍的交流,取其精华,加以完善;通过参加表演拉赞助,拓宽发展的道路,为队伍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在舞台上将啦啦操的魅力和感染力传播给广大的观众和爱好者,扩大队伍的知名度;通过微博、微信互动、多媒体等网络手段进行宣传,提升队伍的影响力。

3.结论

随着啦啦操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团体都开始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一支优秀的啦啦队离不开优秀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发扬队伍的优良传统、学习其他优秀团队的管理模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要有前瞻目光和创新思维,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啦啦操团队,使啦啦操运动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相信将团队文化建设的模式合理地应用到啦啦操运动中,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将有助于啦啦操运动的长远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建设 啦啦 团队 运动 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