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谈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21 09:15:04 浏览数: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交往

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

1.代际交往。主要指家庭中两代人的交往。青少年朝气蓬勃,他们有新颖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与阅历丰富的父辈们的经验、处事方式成为需要互补的交往。但是,代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近几十年来,代际冲突这一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明显。从本质上讲,青少年与中老年人之间的代际冲突是心理冲突,即价值观念、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的冲突。

2.师生交往。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是社会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缩影。它既具有社会人际交往的普遍性,又具有学校内人际交往的独特性,它比起社会上错综复杂、纷繁交叉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相对要简单得多。在学校中,最现实、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师生关系的质量对教学、教育的效果,有着甚为重要的影响。

3.朋辈交往。同龄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相近,思想、经历、行为特征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互相吸引,结成友伴。而且,随着青少年的成熟,越来越关心自我的问题,关心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迫切需要参与和适应社会,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比较,可以获得从父母和教师那里得不到的经验和技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二、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特点

1.现代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更密切了。走出传统社会而进入现代社会的现代青少年,必然需要更多更广泛的社会交往。青少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家庭代际间、学校师生间交往的对象,由传统的亲戚、邻居转向同学,又以同学交往为主。同学交往已发展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同班、同级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交往对象的转变,体现了现代青少年的交往更注重向同龄群体扩大的特点。

2.交往频率由节假日互访、偶尔相聚到经常性地举行聚会、娱乐、旅游、聚餐等。交往频率的提高,说明现代青少年的交往变得更为主动。

3.交往手段由原来的互访、通信等转向使用一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往工具、交往场所等交往手段进行交往。交往手段的转变,使青少年的远距离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范围可以发展到世界范围。但传统的语言沟通和文字沟通却日益贫乏,使原有意义的交往情趣在逐步丧失。

4.交往的目的更丰富,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向同龄朋友倾吐心里话等。随着青少年心理、生理逐步走向成熟,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但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还不平衡,因此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困惑或茫然。现在社会日益强烈的学业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压得青少年喘不过气来,于是无暇顾及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反过来,这些矛盾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当,又会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就业。

三、与青少年沟通的技巧

1.积极聆听青少年的心声。留心青少年说话的内容,不要心不在焉;理解他们的感受,但不过于肯定,避免用成年人的观点;要通情达理。

2.避免忽略青少年的感受。避免用带侮辱、讽刺、拒绝性的字眼。适当处理激动的情绪。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去表达愤怒。若情绪不能控制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避免用权威压迫式的表达方法。引导青少年自己作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会做青少年的朋友。要多与青少年闲谈家常,培养共同的乐趣。把握机会表达欣赏和鼓励。父母应结合青少年的能力去调较期望。有进步和有付出的努力,就要及时地鼓励。应该从多角度评价青少年。

4.允许青少年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要有民主式的沟通方法,坦诚地告诉彼此的感受。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冲破了那种传统的垂直交往,代之以横向的网络交往。大量的、快速的、及时的信息使时间在交往中缩短,使空间在交往中扩展。彼此之间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友谊在交际中增进,视野在交际中开阔,能力在交际中提高,机遇在交际中闪现。故青少年应该珍惜友谊,重视交往,主动交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是在学业成绩上,同时也要在心理上及时加以辅导。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有愿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研究。

(稿号:100205003)

(作者单位: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102200,电邮:wanghaoyu09@

163.com。文章作者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员)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相关热词搜索: 人际交往 浅谈 青少年 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