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22 08:55:06 浏览数:

摘要:财务报告是企业运作的核心,真实性,当今社会的财务报告中存在很多虚假现象。虚假财务报告由提供错误的信息、破坏市场交易的秩序。一旦财务报告出现虚假,引起的负面影响很大。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讨论出现的原因,研究如何识别防范虚假财务报告。

其主要目的是将企业在一个特定会计期限内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都基本信息向外界公开,为投资决策、经济监督和宏观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一旦财务报告出现虚假内容,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在如今的现实环境下,财务报告造很的事件时有发生,必须识别并治理这种不良现象,扭转不良风气,发挥财务报告在经济运行中应有的作用。虚假财务报告是财务报告编制单位或编制者因为错误、舞弊等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导致财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不能正确反映单位真实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的行为。如何治理这一毒瘤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成因;治理对策

一、背景

中国市场经济的环境比较复杂,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虚假财务报告现象经常的发生,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想要防范虚假财务报告,就需要我们深入内部、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综合的探讨造成虚假财务报告的原因,提高识别鉴定防范的能力。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出现许多种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并存的局面,这种格局调动了不同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阶层的矛盾。由此可见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已经成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主要内容。

二、识别方法

(一)识别不良资产,用财务质量来评估企亚利润。所谓的不良资产绝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而是递延资产、待处理的财产损失、存贷损失等费用和损失。很多企业利用不良资产调节虚假利润,造成资产的虚增。

(二)识别关联交易,用运营能力来评估企业利润。关联能力指的是关联双方的资产转移或其他义务。关联双方之间不公平的现场经常发生,交易中通过贱买贵卖,扭亏为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可以将关联交易的收入和支出剔除出去,再来判断企业的真实利润和运营能力,或者剔除关联交易中的不合理的价格和结算方式。

(三)识别挂账债务,用负债水平运营能力来评估企业利润。企业虚列的资产、无需偿还的款项或者无力偿还的应付款都属于挂账债务。对于应付账款必须严密的分析,对于账龄、付款动态和变动情况都要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挂账债务,是否存在利用挂账债务来调节利润的情情况。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在中国让人们忧心忡忡。

三、虚假财务报告治理对策

(一)加强企业前后年度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司在行业的位置、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经營管理能力、公司的经营策略、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望等。

(二)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规范会计工作。会计法制建设包括国家立法,管理监督部门执法和会计人员守法在内的法律体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做到诚信为本、有法必依.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不谋私利。

(三)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目前,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十分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首先,会计和出纳必须有专人负责,系统维护人员不得兼职,禁止任何人用工具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其次,程序的设计人员要注意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

(四)加大惩处力度,增大企业违规成本。在当前会计造假现象泛滥,以至严重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加强国家监督,严格贯彻,从经济与名誉等社会效用上增大企业的违规成本,对那些造假分子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

(五)强化政府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通过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将违规者绳之以法,以警示潜在的违规者,用足够的惩戒来提高违规者和潜在违规者的违规成本,以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而提高市场效率、改善市场环境。

(六)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赋予独立董事独立的权责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除赋予独立董事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特别职权和独立意见发表权。

(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四、结论

改革开放发展的逐渐深入人心,使得与之相结合发生转变的职能政府,人民群众要求政府事业单位办事能力强化提高,加强财务报告虚假防范成为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应从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认识,提高识别能力。不断加强企业年度财务分析,加强会计法法律法规建设,规范会计工作内容等这些方面为着手点。这样才能使财务会计报告为企事业单位效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鹿小楠,傅浩著.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15.

[2]周青.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现状及原因分析[J].财会月刊,2015.

[3]万静雅.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财务报告目标之关系检验[J].财会月刊,2015(06).

[4]黄博.浅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产生原因与治理[J].现代商业,2015(04).

相关热词搜索: 虚假 识别 会计报告 防范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