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居民膳食结构需调整
打开文本图片集
当前,成都市居民食品消费相对稳定,固化特点明显。应合理搭配动植物性食物,合理安排在外饮食次数,优化烹调方式。
食品消费是反映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的营养和良好的健康状况事关家庭幸福,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念、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膳食结构也由“温饱型”向“富裕型”变迁,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有必要提倡合理膳食、改变膳食模式,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成都居民膳食结构状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六大元素。其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为主满足人体需要,合称为人体能量三大营养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包括:粮食、谷类及薯类、蔬菜水果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畜禽、肉、鱼、虾、奶、蛋、豆类及坚果;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体现在动物性食物及食用油当中。
膳食结构就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合理膳食是指膳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不但数量充足,而且营养素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比例,使膳食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对近年市民食品消费的追踪和监测,显示出市民膳食的固化特点和失衡状况。
上图表明,成都市民食品消费相对稳定,固化特点明显。数据显示,谷类、薯类及杂豆的每日人均摄入量由2010年的310.5g减少到2012年的287.6g,减少7.4%。蔬菜类摄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比2010年减少16.9g,年均下降1.49%。水果摄入量略有上升,由2010年的117g上升到2012年的120.3g。肉类、蛋类和奶制品分别减少12.3g、2.9g、18g。烹调油摄入量略下降,由2010年的35.8g降为2012年的29.6g。
市民家庭膳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民三年来的食品摄入情况和膳食结构分析,虽然各类食品人均摄入量略有变化,但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
从上表可看出,成都市居民膳食情况呈“一高三低”态势,营养结构较为失衡。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过高
肉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供给人体所必需的氮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肉类摄入量50g~75g,而成都市民人均每日肉类摄入量就高达135g,远远超过标准。
肉类摄入来源仍然以猪肉为主。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猪肉摄入量为50.8g,占畜、禽肉总量的64.6%;而市民人均每日猪肉消费量高达80.6g,占畜、禽肉消费总量的67.8%。市民对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以猪肉为最高,而后依次为禽类、蛋类、鱼类,摄入量分别为29.9g、27.2g、18.9g。
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
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蔬菜水果摄取量若严重不足,加上脂肪摄食量偏高,会导致乳腺癌、大肠直肠癌、肺癌及前列腺癌罹患率节节高升。据测算,市民人均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61.5g,基本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范围的中下限。水果摄入量为120.3g,严重低于推荐标准。
奶类摄入量偏低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为人类提供身体必须的优质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市民人均每日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为65.0g,远远低于推荐标准的300g/日均摄入量。其中,鲜乳品57.0g、酸奶5.5g、奶粉2.5g,分别占奶类摄入量比重为87.7%、8.5%、3.8%。
水产品类摄入量过小
水产品食品以鱼虾类为主,作为高生物价的蛋白、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来源,在人类营养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为人均每日水产品食品摄入量75g~100g,而市民人均每日水产品摄入量仅为23.2g,其中鱼类18.9g、虾类0.8g、其他水产品及制品3.5g。
其他食物摄入情况
烹调油摄入以食用植物油为主
市民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29.6g,其中,食物植物油摄入量29.1g,占烹调油摄入量的98.3%,动物油摄入量0.5g。
谷类摄入量不均衡
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所示,人们每日应摄入谷类薯类及杂豆250g~400g为宜。数据显示,市民主食仍以谷类食物为主,薯类及其他粮食制品为辅。人均每日谷类、薯类及杂豆食物摄入量287.6g,其中谷类摄入量就高达197.1g,占摄入总量的68.5%。薯类及杂豆人均每日摄入分别占主食摄入量13.7%、17.8%。
在外饮食支出比重略大
据调查,2012年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为人均1548.2元,占食品支出的22.9%。川味传统饮食独具特色,注重色、香、味,以麻辣、咸香居多,日常烹饪方式主要为煎、炒、炸、爆、熘、煸等。在外就餐机会的增多,除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外,也容易忽略营养搭配。另外,经常在外就餐会增加脂肪和盐的摄入,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
合理膳食,提升健康水平
相关部门应加强营养干预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市民生活的营养干预,开展公共营养领域的科学规划。一方面,要通过在社区、学校加强营养知识普及、营养均衡教育、营养科学干预,转变营养观念,纠正膳食搭配,合理选择食材,均衡吸收使营养。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加强对营养师的培养,通过主流媒体引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居民膳食的合理搭配
平衡动物性食物摄取
鉴于市民肉类消费偏好,应大力提倡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摄入。另外,适当增加奶类及奶制品摄入。
合理动、植物性食物搭配
引导市民克服主食精细化趋向,增加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促进营养调节、增强体质、防止脂肪肝等疾病的年轻化发展势态。
优化烹调方式,减少食材营养流失
适当改变煎、炸、炒等传统食物加工方式,合理选择有益健康的烹调方法,比如蒸、煮、清炖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人们对油、盐的摄入,又较好地保留了食材中的营养成分。
合理安排在外饮食次数
建议市民合理安排在外就餐次数,选择卫生良好的餐厅。注意荤素搭配,控制能量摄入,选择低盐、低糖、低脂肪膳食,多吃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高的蔬菜和水果。另外,尽量不使用餐馆提供的免费茶水,触摸菜单及用餐前后注意个人卫生。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住户处)
相关热词搜索: 成都 膳食 居民 调整 结构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劳动合同,对于成都劳动合同范本2021-10-20
- 成都经济适用房建设思考:着力...2021-11-08
- 街道2007年上半年创建成都市...2021-12-21
-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成...2022-02-14
- 863计划新成果应用于成都饮用...2022-02-22
- 立足环保职能开展抗震救灾—...2022-02-25
- 国际经验与成都市“农家乐”...2022-04-03
- 新城市定位下成都第三产业的...2022-04-05
- 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2022-10-30
- 自由膳食材料2021-09-08
- 运动与平衡膳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022-03-11
- 在xx社区第三次居民代表大会...2021-09-11
- **镇**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说明2021-09-14
-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合同范文2021-09-14
- 坚持服务居民推进社区党建2021-09-19
- *社区(街道)探索加强居民区...2021-09-21
- 全县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2021-09-28
- 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总结2021-10-02
-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实施方案2021-10-06
- 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实...2021-10-06
- 居民委员会公约2021-10-22
- 工作调整通知优秀6篇2023-10-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优化分析2021-08-27
- 结构图(冯玉贞)2021-09-08
- 欧阳毅贞结构图2021-09-08
- 修改:结构图杜晓玲)2021-09-08
- 修改:云南歌会结构图杜晓玲)2021-09-08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介绍材料2021-09-11
- 关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2021-09-13
- **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2021-09-14
- 关于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2021-09-15
-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