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服务民生
前言:
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创新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就医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市医改队伍是的一支中坚力量。为此,我们采访了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局杨天寿局长,就庐阳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及未来重点工作进行了访谈。
记者:庐阳区在过去几年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就?
杨局长: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庐阳区技术先进全省首善之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强力推进,列入了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主要做法和成效概括为三点:
一是服务的网络体系得到完善。全区9个街道已建成9个社区卫生医疗中心、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正在开建三孝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年底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到时,边区的超级大国百姓全部可以就近享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服务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在着眼于各项工作制度、行为规范等 长效机制建设的同时,积极与省立医院、安医附院、市人民医院等省、市级大医院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结对共建、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探索“零距离”服务模式。开展“慢性病选择性免费用药”服务,拓展卫生惠民政策。大力开展基层卫生文化建设,打造“基层名医”,使文化与医疗卫生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三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2007年以来区政府用于社区卫生房屋建设和改造资金4270余万元,用于设备购置1050万元,用于公民卫生补助经费1320万元,事业经费及人员绩效工资50000余万元。不但人均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在全省第一,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财政投入的良性机制。
四是街居的协调配合有效落实。区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在政府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各街道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机构,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促进会,定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健康大讲堂”、“义诊进社区”、“中医中区巡展”等活动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属地责任,街道和社区全力配合服务机构开展上门建档等基础性工作,部分街道、社区收回出租房屋,免费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使用。
记者:庐阳区在卫生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体制、机制变革方面有哪些成绩?
杨局长:以基层医改为契机,大力推进卫生综合改革。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日益显现。变基层医院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和内涵有了新拓展,并全部定性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了活力。根据省里有关文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服务人口重新核定岗位,完成了竞聘上岗工作。按照“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同岗同酬、绩效考核、全员保障、新老差异”的24字方针,所有人员打破身份,全部签订聘用合同,两年一竞聘。开展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把纯净考核作为评聘的重要依据。2012年,同岗位人员奖励性纯净最大相差1600余元,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并创新实施药品按单价梯度裣机制。引导医务人员使用价廉、有效的基本药物,降低群众费用。四是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基本建立。除中央和省市投入外,区财政每年按人均6元安排公共卫生经费,并对软硬件建设据实补助。
记者:庐阳区公共卫生“四大中心”各自发挥的作用是哪些?这对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起到了哪些重大作用?
杨局长:为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庐阳区投入近1亿元,正在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管理大楼。依托公卫大楼,建设好“四大中心”。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区域性卫生信息平台,与省、市卫生部门联动,从突发事件的发生、报告、现场处置、后续跟踪等方面全方位监控和指挥,具有会议讨论发言、扩声音响、视频会议、现场高度、数据分析、新闻发布等功能。该中心的建立,解决了以往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自为阵、信息反馈不及时、指挥调度不到位的问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居民健康体验与管理中心。采访表,虚拟场馆,数字化多媒体等电子科普方式,让群众从吃、穿、住、行等日常行为及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行为进行全方位体验,并同人群进行健康指导与健康管理。该中心面向全区居民群众开放,直接让普通居民群众受益,是实施大卫生、大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是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由体质温度、运动处方、健身指导等流程构成,测试对象为万象人和老年人,测试项目主要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握力、纵跳、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俯卧撑、一份钟仰卧起坐等体能“十一项”及体质万分分析、骨密谋等。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帮助个体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自身体质状况,用处方的形式指导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达到健身防病的功能。该中心面向全区居民群众开放,指导群众由单一的防病治病向防病治病与科学运动健身相结合转变。
四是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科学布局、规范高效、综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衽居民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婚姻保健、行政审批等相关业务一站式服务。该中心的建立,大大减少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间和群众来回奔波。
记者:该阳区在医疗卫生方面具体打造了哪些服务性体系?切实给百姓解决哪些地问题,具体成效如何?
杨局长:为迎接新时期医疗卫生新挑战,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庐阳区正在着力打造一系列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体系。具体包括:
第一,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完成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处置及实验室和健康教育五个子系统,全面提升疾病防控水平和能力。强化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功能,围绕母婴保健及婴幼儿早教开展系列辅助性服务。
第二,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完成区卫生监督专业机构标准化建设,形成区监督所——社区中心监督站——街道(乡镇)监督员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监督体系,强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职能,确保食品药品、医疗市场等公共卫生安全。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坚持公平、可及、人人享有的原则,形成规模适当、功能完善、方便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2年底,老城区新建三孝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新设立3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第四, 公共卫生监测网络体系。建成全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悼念与报告、食品和环境卫生监测、传染病防治、妇幼卫生、社区卫生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监测点,各专业机构指导、悼念和分析评价,科学、高效、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热词搜索: 深化 民生 医改 服务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2021-08-27
- 住建局深化“三个以案"警示...2021-08-27
- 加强纪律教育深化作风建设研...2021-08-27
- 深化绿化XX行动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深化“三个以案”聚焦“四联...2021-08-27
- 实践三个代表深化企业工会工作2021-09-16
-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努力开创...2021-09-19
- 突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配...2021-09-19
-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2021-09-22
-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2021-09-24
- 民生银行产品展示演讲稿2021-09-18
- 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2021-12-27
- 必须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2022-01-06
- 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民生工程2022-01-06
- 民生工作状况调研报告2022-01-17
- 民生档案工作思考探讨2022-01-17
- 法院服务民生先进事迹材料2022-01-17
- 在《民生热线》栏目走进**仪...2022-01-23
- 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保...2022-01-26
-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考2022-01-30
- 哪些行业可以开服务费2021-08-27
- 2020酒店服务员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7
- 服务员2000字实习报告2021-08-27
- 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建设指南2021-08-27
- 退役军人服务站体系建设工作总结2021-08-30
- 法律服务所工作总结2021-09-03
- 统运行维护服务项目合同附件清单2021-09-05
- 服务意识方面存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09-06
- 经理在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21-09-10
- 服务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岗...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