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农产品农药超量残留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2-10-22 12:40:04 浏览数:

摘要:对农产品超量残留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药残留;控制;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S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814-01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陆续公布了一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其中包括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限制使用的农药及欧盟禁用的62种农药。

1、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1.1 选用最适合韵产品和剂型的农药 农作物病、虫、草害种类很多,其发生、危害规律和特点有很大差异。各类农药的产品又很多,其防治对象和作用特点也不相同,所以必须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和特点,选用最有效的农药产品,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目的。

1.2 适时用药 适时用药要考虑到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农药的特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病、虫、草对农药的抗药力不同,要抓住有害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使用农药的特性来确定施药时机。

1.3 掌握药剂标准使用剂量 要严格用药量,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量是随着施药浓度、用药量和次数的增加而增多。低于标准剂量会影响防治效果,增加会造成农药的浪费、农残超标和污染环境,甚至使农作物受害。

1.4 施药方式 乳油、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剂型可加水喷雾;粉剂、颗粒剂、胶囊剂适用于拌种和撒施。在施药方式中,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树干包扎比喷雾、喷粉有较高的残留;乳油、悬浮剂等用于喷雾的药剂相比较粉剂,对瓜果、蔬菜的污染相对要大一些,且乳油、可湿性粉剂的附着性强,残留大;粉剂由于其容易飘散,降低了农产品上农药残留量。但对环境和施药者的危害要大一些。

1.5 合理轮换交替用药,防止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在使用农药时,必须合理轮换、交替用药,正确混配、混用,防止出现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地使用一种农药,从而使病虫草产生抗性的局面,这势必造成农药施用量的增加和农药残留的加剧。

1.6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有关规定 施药时间距农作物收获期越近,残留量越高,因而可根据安全间隔期规定,提前在农作物的生长前期和害虫幼龄期或病原菌初侵染时用药,既能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农药的残留量。使收获后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标准规定。

2、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

从长远看,应积极开展高效、安全、经济的新农药如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的研究,逐步消除和根本解决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

2.1 生物源农药 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具体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2.2 矿物源农药 属无机农药,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有硫制剂,如硫磺、石硫合剂等。铜制剂,如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波尔多液等。2.3有机合成农药限于毒性较小、残留低、使用安全的有机合成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如: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异丙威、速灭威、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杀虫双、杀虫单、噁霜·锰锌、多菌灵、代森锰锌、三环唑等。

2.4 制定农药在农副产品上最大允许的残留量标准 最大允许残留量是指在收获的农副产品中允许某些农药的最高限度残留量。小于这个残留量,一般可以保证食用者安全无害。制订最大允许残留量,是根据不同性质的药剂和不同类型的农产品,一般对粮食和多做为生食的果品、蔬菜或不经长时间蒸煮的食品,规定要严格些。

2.5 对农药残留进行去污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农药仅污染作物、果蔬表面,较容易进行去污处理,通过暴晒或用清水、洗涤剂漂洗可收到一定效果。但目前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加工形式也以乳油(喷雾)居多,用后有些能渗入作物体内,内吸性农药被作物吸收后还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这些能进入作物体内的农药,要用生物处理方法去除。

3、强化农药施用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农药残留监测工作

3.1 加大《农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准则》等有关法规、规章和规定的宣传力度

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3.2 依法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制售伪劣农药的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3.3 开展农药监测工作 利用科学手段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进行监测,是准确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状况的关键,要充分创造条件,购置相应检测仪器设备,全面开展对当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超量 农药 农产品 残留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