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园林用桃树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0-22 13:30:04 浏览数:

摘要 本文对园林用桃树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防控策略,即需采取综合措施,不仅注重防控工作本身,还应在栽植措施、田间养护上加强规范管理。

关键词 园林;桃树;病虫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50-02

随着近几年园林植物造景的不断丰富,观果、赏花树木被广泛应用。桃树以其独特的花序、飘香的果实成为园林观赏的主要品种,目前园林中桃树栽培的品种很多,常用的有桃树、碧桃、山桃等。

在城市绿化中,桃树均存在共同的特性:耐干旱,忌涝灾,对土壤要求高。桃树易种植,但抗病虫害能力弱,最易受天牛、蚜虫、网蝽、叶蝉等危害,还易发生树干流胶病、褐斑病、缩叶病等,造成树势衰弱、景观破坏、果实骤减等。

本文对园林桃树主要病虫害进行总结归纳,旨在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思路。

1 病害种类及研究进展

桃树病害主要有流胶病、褐斑病、缩叶病、桃炭疽病、细菌性根癌病。其中,最主要的病害为桃流胶病,是桃、杏、李、海棠、樱花、樱桃等开花植物中主要发生的枝干病害,易造成树体衰弱、减产甚至死亡。

1.1 发生症状与原因

流胶病春夏季在当年新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某些突起病斑,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的软树胶;在其他枝干的伤口处或一至二年生的芽痕附近,也会流出半透明的树胶,后变成茶褐色结晶体,吸水后膨胀,呈胨状胶体,严重时树皮开裂,枝干枯死,树体衰弱。已有多个桃产区相关报道,因桃流胶病的发生造成桃树植株衰弱、枯死,直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关于桃流胶病致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陈建军等[1]、李节法等[2]、唐祥宁等[3]、王会芬[4]、陈 彦等[5]认为桃流胶病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施肥不当、积水、机械损伤、病虫害等,并根据相关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控方案。

1.2 病原菌

在病原菌鉴定方面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研究报道:Weaver[6]最早报道病理性病害能引起桃树流胶,在这之前并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理性病害。随后Biggs等[7]在美国发现了除 B.dothidea 外,另外 2 种致病菌B.obtusa和B.rhodina也能引起桃树流胶。Abiko等[8]在日本报道病原菌 Physalo-spora persicae能引起桃树流胶。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桃流胶病病原菌以及桃流胶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相关报道。张宝棣等[9]通过病原菌分离以及人工接种等试验方法,研究发现广州桃产区流胶病的发生是由Leptosphaeria pruni和Cucurbitaria sp.这2种子囊菌分别侵染桃树所引起的。陈祥照[10]报道引起南京地区桃流胶病发病的病原菌是 B.dothidea。郭利民等[11]也报道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是引起河南省桃产区桃流胶病发病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在了解清楚致病菌后,有多家研究机构对该病的防控进行了研究,刘 勇等[12]证实了丙环唑、代森锰锌对桃流胶病具有较好的防效,且添加杀虫剂可提高防控效果。

2 虫害种类及研究进展

据统计,桃树上有天牛、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等害虫危害,但危害较大的害虫种类主要有蛀干害蟲、蚜虫。

2.1 蛀干害虫

桃树蛀干害虫是造成桃树衰弱的重要因子之一,也是桃树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该类虫害以天牛为主,该类型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进行危害,引起树体生长势衰弱,严重时被害枝干全株枯死,造成树木观赏价值降低,直接影响观花效果。为害桃树的天牛主要有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2种,危害严重,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上述2种天牛整个发育世代有95%以上的时间是在树干内部度过,幼虫长期在树干内隐蔽生活,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经常出现大片树木因遭受天牛钻蛀而枯萎死亡,严重威胁景区树木的健康生长。由于上述2种天牛危害寄主广泛,研究报道较多,但多限于林业应用。现有研究采用氨水、内吸性药剂灌根、纳米缓释剂喷干等防控蛀干害虫的试验报道。项目组前期在柳树、梧桐上完成了噻虫嗪灌根、纳米胶囊药剂喷干等相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助于后期在桃树蛀干害虫防控上推广此类方法。

2.2 蚜虫

蚜虫类也是另一种重要的桃树害虫,可引起桃树衰弱、景观缺失。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生叶时,聚集桃树嫩枝和幼叶片上,用细长的口针刺入组织内部吮吸汁液,被害后的桃叶上呈现小的黑色、红色、黄色斑点,使叶逐渐苍白卷缩,甚至脱落,既影响花芽形成,又可削弱树势。蚜虫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为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3种,即桃赤蚜、桃粉蚜和桃瘤蚜。当前对蚜虫防控报道多采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施,并不适用于景区人流量大的区域开展。袁志云等[13]报道了甲胺磷灌根防控蚜虫效果明显,但受限于药剂高毒,不适合景区使用。乔 岩等[14]报道了1.5%除虫菊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和5%桉油精具有优良的防效,且药剂属无公害药剂,对环境友好。葛喜珍等[15]验证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小檗碱在桃树蚜虫的防控上均有一定效果,但需贯穿整个生长期。色板与性诱剂结合防控也是蚜虫防控措施的重要方面,胡小敏等[16]报道了色板与性诱剂结合较吡虫啉防控效果,且对天敌无影响。天敌防控也有相关报道,但多局限于实验室内防效报道。

3 结语

总体来讲,桃树病虫害防控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不仅注重防控工作本身,还应在栽植措施、田间养护上加强规范管理,并结合立地条件、环境因素、植株生长情况、天敌种类等制定适宜本地区的综合管护策略。

4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牛茹萱.甘肃兰州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中国果树,2015(2):74-76.

[2] 李节法,王世平,张才喜.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和防治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36-38.

[3] 唐祥宁,陈建德,邹继生,等.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10(2):80-81.

[4] 王会芬.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J].植保土肥,2011(2):97.

[5] 陈彦,王璠,蔡东,等.桃流胶病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4):649-652.

[6] WEAVER D J.A gummosis disease of peach trees caused by Botryosp-haeria dothidea[J].Phytopathology,1974,64:1429-1432.

[7] BIGGS A R,BRITTON K O,Presymptom histopathology of peach trees inoculated with Botryosphaeria obtusa and B.dothidea[J].Phytopathology,1988,78:1109-1118.

[8] ABIKO K,KITAJIMA H.Blister canker,a new disease of peach tree[J].Ann Phytopath Soc Japan,1970,36:260-265.

[9] 张寶棣,周伯扬,董群娟.广州地区桃树流胶病病原菌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4):37-42.

[10] 陈祥照.桃树流胶病的研究:Ⅰ.病原特性及其发病规律[J].植物病理学报,1985(1):55-59.

[11] 郭利民,谢守江.河南省桃树流胶病病原测定与药效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33-34.

[12] 刘勇,王富荣,王会良,等.不同药剂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3(19):4650-4652.

[13] 袁志云,卢伟红,梁禧卫.灌根法防治桃树蚜虫试验效果[J].河北果树,1993(3):32-33.

[14] 乔岩,董杰,王品舒,等.三种生物源农药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J].生物技术进展,2015(6):468-470.

[15] 葛喜珍,杨艳,徐申明,等.基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桃树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587-592.

[16] 胡小敏,王云虎,陈太春,等.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1(4):189-193.

相关热词搜索: 桃树 研究进展 病虫害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