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柑桔贮藏期青、绿霉病的调查及防治
[摘 要]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的景谷县是柑桔种植的适宜区,其果实的主要贮藏方式以常温贮藏为主,青、绿霉病是景谷县柑桔贮藏期发生较为严重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对两病在景谷发病情况的调查,找出两病的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柑桔 贮藏期 青、绿霉病 调查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24-02
柑桔果实采收后,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常因病腐烂,其腐果率常达10~30%,严重时高达50~60%,影响市场供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景谷地跨东经100°02′至101°07′,北纬22°49′至23°5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温度20.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4.9℃,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7371℃,这样的温度条件,最易导致青、绿霉病的发生,因此,青、绿霉病成为景谷县柑桔果实贮藏期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常占贮藏期间总腐果数的70~80%,同时,柑桔果实在运输途中的腐烂,主要亦是由青、绿霉病引起,约占总腐果数的90%以上。为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减轻病害发生,降低腐果率,特对青霉病、绿霉病在景谷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病原
青霉病菌为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绿霉病菌为指梗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是半知菌亚门青霉属的2个种。两者形态基本相同,菌丝和分生孢子梗无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作一次以上的叉状分枝,枝端再生出两个以上的小梗,呈扫帚状。小梗上的分生孢子成串着生,分生孢子单胞、无色。
二、为害特征
青、绿霉病在景谷分布很广,是引起景谷柑桔果实贮运期大量腐烂的主要病害,青霉病在贮藏前期发病较多,绿霉病则常在贮藏中、后期发病,两病都只为害果实,其症状基本相似,造成腐烂。果实感病后,初呈水渍状圆形软腐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褐色,略凹陷皱缩,用手指轻压,很易破裂。2~3天后病部长出白色霉状菌丝体,随后在其中部产生青色(青霉病)或绿色(绿霉病)粉状霉层,外围有一圈白色霉层(带),白色带边缘与健部交界处呈水渍状环,病部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迅速扩展,致全果腐烂。在干燥情况下,病果变成僵果。
一般情况下,青霉病多于绿霉病,在腐烂速度上,绿霉病却快于青霉病,且在为害程度上,绿霉病比青霉病重,它的侵染力极强,不仅可以侵染有伤口的果实,对紧靠病果的健全果也能侵染为害,因此,在整箱果中常发生成堆的病腐果。在贮藏中常见柑桔先感青霉病而后再感染绿霉病,不久全果长满绿霉。此外,青霉病病果不粘包果纸,呈发霉气味;绿霉病病果则粘包果纸,呈芳香气味。
三、致病因素调查
1.果实伤口对感病的影响
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分布很广,常腐生在各种基物上。病菌借气流或接触性传播,由伤口侵入。为了解果实伤口对感病的影响,用有伤口和无伤口的各500个椪柑进行感病比较试验,结果有伤口的试验果中感病420个,感病率84%;无伤口的试验果中感病35个,感病率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果面伤口是引起本病大量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减少伤口就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2.選果对感病的影响
分别用随机抽取及挑选过的各500个椪柑做感病比较,结果随机抽取的果实中感病果数185个,感病率37%;挑选过的果实中感病果数30个,感病率为6%。通过比较可知在贮藏入库时严格选果,剔除病、伤果实对减轻病害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减轻病害发生的重要环节。
3.温度对发病的影响
各用500个选择过的椪柑对青霉病和绿霉病在不同温度下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9~21℃条件下,感染青霉病的病果为330个,感病率66%;感染绿霉病的病果为90个,感病率18%;在25~27℃条件下,感染青霉病的病果为70个,感病率14%,感染绿霉病的病果为350个,感病率72%。试验结果说明了两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病程度不同,青霉病的发病适温比绿霉病略低,在20℃左右,而绿霉病的发病适温则在25~27℃。
4.贮藏时期对发病的影响
表1 在贮藏室内一定周期对两病的调查
(用1吨椪柑贮藏在自然室温条件下进行跟踪调查)
时间:2009年 单位:kg
备注:通过调查,在景谷,两病发病在贮后一个月和春末夏初较严重(调查时果实贮藏期水分消耗忽略不计)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青绿、霉病的发病曲线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较长期的简易贮藏中有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是在采后的一个月内,主要是由于果实在采收到入库的一系列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所致,而且当时自然温度和库温都较高,极适于这两种病的发生,就出现了第一次高峰。随着自然气温的下降,烂果拣出后,发病下降而趋稳定。至次年春天,气温回升,影响库温也升高,果实经数月的贮藏,逐渐衰老,抗病力下降,发病率逐步回升,便在春末夏初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四、杀菌剂处理效果
为了解各种杀菌剂对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作用,各用500个椪柑分别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ppm,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ppm,噻菌灵悬浮剂500~1000ppm,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的纯药液分别与加2,4-D的混合药液进行浸果处理,同未经药剂处理的500个果在贮藏90天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如下:
表3 各种药剂处理效果比较
备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药剂处理可以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而以上药剂对青、绿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又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噻菌灵效果更为理想,且这些药剂与2,4-D混用效果更佳。
表4 2,4—D不同使用时间效果比较
(各用500个椪柑对2,4—D不同使用时间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试验可知杀菌剂浸果能够有效预防青、绿霉病的发生,同时,在杀菌剂中混用2,4-D 50~100 ppm能够保护果蒂新鲜,延缓果实衰老,从而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间接防病,延长贮藏期的作用。但要注意,使用2,4-D必须在采后3天内进行,否则效果差。
五、综合防治
通过调查了解,在景谷柑桔果实贮藏中,青霉病、绿霉病引起的腐果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因素,是防治的重点,必须通过用防腐保鲜药剂处理及改善贮藏条件和保鲜技术来控制其发生,但是,仅靠防腐剂的使用时不能使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因为,贮藏期发生的病害与采收前果园的管理水平有多方面的关系,不能割断历史,孤立的只着眼于贮藏期,而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考虑:
1.田间防治
有些贮藏病害来自田间,在果实采收前已受感染或潜伏感染,一旦果实在贮藏期生理变衰弱时,病菌便乘机侵入,引起发病,因此,田间的防病质量,对控制贮藏期病害有直接影响。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适时开展田间防治可以减少病原,减少病果,提高贮藏效果。
2.品种选择
柑桔的种类品种繁多,不同种类品种的耐贮性有差异,由于果实品种之间的耐贮性与抗病性一般都是正相关的,所以,应考虑选择耐贮性强的品种,然后按特性分别进行贮藏。
3.采收前的预防
贮藏病害的预防措施应在采收前就落实好。最好能从果实的生长发育开始,每月用浓度0.05%托布津或0.025%的多菌灵等防腐剂喷果园一次,使柑桔果实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覆有一层保护层,可以预防病菌侵染。采收前2~3周喷一次70%甲基托布津20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菌侵染,这些药剂与0.2~0.3度石硫合剂混用,还可促进果实着色。
采果前应对贮藏库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用硫磺粉,每立方米10克,加锯木屑点火发烟熏蒸24小时,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500倍液喷雾、擦洗,贮藏室地面撒一薄层硫酸铵可抑制霉菌发生。
4.采收时间和技术
采果时间及技术对柑桔果实贮藏的影响很大,过晚和过早采收都不宜于贮藏,故应选择适宜的时期、适宜的天气进行采收。同时,在采收中及采后运输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地减少损伤和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条件,这是防止贮藏期病害的关键。
4.1适时采收
柑桔果实的成熟度与其风味成正比,与耐贮性成反比,贮藏果的采收期应兼顾风味与耐贮性,以八成熟时为佳,此时果实的内在品质已达到商品的要求,含酸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风味,而且腐烂较少。同时,应避免在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果。
4.2提高采果质量
由于采收中形成的伤口侵染是采后腐烂损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提高采果质量,避免、减少伤口就能有效控制腐烂,这是贮藏成败的关键,故在果实采收时宜用采果剪自果肩处平剪,注意不要松动果蒂。在采果、运输、贮藏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给果实造成各种机械损伤,如剪伤、碰伤、指甲伤、拉伤、跌伤、刺伤、擦伤、压伤等。
5.预贮
果實刚刚采收后最好经过一个预贮阶段,其作用是使果实的旺盛生理代谢作用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在此过程中达到散热和蒸散一部分水分并同时达到愈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诱发一部分带病果实而便于淘汰剔除,以免在贮藏中引起腐烂、传染。在果园中就应把各种病虫果及不适宜贮藏的果实尽数剔除,这是防止采后腐败极其重要又必不可少的措施。
6.防腐处理
果品入库之前本身带有各种潜伏的病原菌和残存的毒剂,入库后又可能被腐生性微生物所侵染,因此,在采前和采中采取了预防措施后,还必须在采后及时的进行防腐处理,用杀菌剂进行浸果,防止在采收或运输中形成的伤口侵染,中断侵染过程,这是防腐技术的中心环节。目前景谷县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噻菌灵等,实际使用时,可以任选一种与2,4-D混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保鲜效果。另外,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求轻拿轻放,防止伤果。
7.适宜的贮藏条件
目前景谷柑桔果实贮藏方式以常温贮藏为主,常温贮藏又以通风贮藏库更为普遍。在果实入库后,应根据季节与天气状况,通过通风窗的关与开来调节库的温湿度以延长贮藏时间。同时,采用纸单果包,薄膜单果包等措施能有效的保持果面湿度,减少失重,减少传染,如在包果和涂果物中掺有防腐药剂则效果更佳,可以起到阻止病果向周围健全果实扩展侵染的作用,有效阻止病害蔓延。
六、结论
综上所述,防治采后致腐病害,提高柑桔的防腐技术,不仅限于采收或采后防腐处理这一中心环节,还应重视将预防工作做在果园内,减少病原孢子,在此基础上把好采收关,再加上采后处理和贮期的精细管理,环环抓紧,才能获得最好的防腐效果,提高柑桔保鲜效果,延长贮藏时间,使腐损压低到很小的程度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柑桔栽培技术》(云南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教材编委会 李永清.王世伟.陈运铎 编).
[2]《柑橘高产优质栽培法》(金盾出版社 胡安生 编著).
[3]《南方果树病虫害原色图谱》(金盾出版社 李剑书 张宝棣 甘廉生 主编).
[4]《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农业出版社 朱伟生 黄宏英 黄同陵 雷慧德 蒋元晖 编著).
[5]《果园农药使用指南》(金盾出版社 张格成 主编).
[6]《农药科学使用指南》(金盾出版社 屠予钦 主编).
[7]《景谷气象》(景谷县气象站 编).
作者简介:杨颖,1974.5,本科,景谷县农业科技局植保植检站农艺师。
相关热词搜索: 柑桔 贮藏 防治 调查 霉病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城区柑桔生产状况工作总结2022-01-13
- 干法分提鸡油的贮藏稳定性2022-10-26
- 建设四害防治设施工作实施方案2021-10-06
- 防治“跑官要官”问题研究2021-11-03
- 电力物资防治商业贿赂的思考2021-11-04
-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2022-02-22
-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2022-03-13
- 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总结范...2022-04-22
- 猪常见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2022-10-23
-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2021-08-27
- 调查研究“四忌”2021-08-27
- 对于学生网络购物情况调查报告2021-08-28
- 武大公布李红良被举报调查结果2021-09-08
- 物业总公司“优质服务月”调...2021-09-09
-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报告2021-09-09
-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2021-09-11
- 关于工人员收入分配现状的调...2021-09-13
- 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调查报告2021-09-13
- 县非公有制林业情况调查报告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