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从耳孔到杀虫剂等

发布时间:2022-10-22 14:30:06 浏览数:

生活在德国的伊朗人依拉迪·赫萨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发明家。他最擅长的就是抓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由直觉产生的灵感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新的发明。有一天,他的妻子在阳台上为花卉喷洒杀虫剂,他见到后十分生气,心想:“难道一定要用有毒的杀虫剂吗?”他忽然想到,人体有的地方从来没有虫子叮咬,这就是耳孔。这样,要选择制造一种没有毒的杀虫剂,说不定可以从耳孔中的物质来着手研究。这下,凭着自己的直觉,当天他就让人在实验室里对耳垢进行成分分析,发现耳垢由120多种不同物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够驱虫,甚至将虫杀死。后来他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不含毒素的杀虫剂。

雪 花:这个发明小故事告诉我们,做发明的人,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同时也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如果依拉迪·赫萨比没有为杀虫剂的毒性愤愤不平,也不知道耳孔从不被虫子叮咬,那么,杀虫剂在短时间内也许仍然将是有毒的。

不粘的胶怎么用

3M公司是美国最有创意的公司之一,它的宗旨之一就是鼓励员工不断进行对现状的改进思考和进行新的发明。一位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明了一种胶,可是这种胶却不怎么粘,同事们开玩笑称之为“不干膝。”,认为这个发明什么用也没有,让他感到很尴尬。这个结果真的没有什么用吗?他仔细思考,经过别人的启发,他终于找到了不干胶的诸多用途:标记纸、注释贴、留言贴等,人们发现使用他的不干胶后用完了就可以撕下扔了,再也不用烦恼胶纸和胶水粘得到处都是了。这样,3M公司制成不干胶纸销售,发现销路奇佳,成为3M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雪花:在我们解决问题时,如果得到的结果不是最开始想要的,那就应该积极思考这个结果还能发挥哪些新的作用,而不是选择轻易放弃。

相关热词搜索: 耳孔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