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茶尺蠖示范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茶叶是湖北省宜都市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宜都市茶叶长期受到茶尺蠖的危害。宜都市植保站从武汉楚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在松木坪镇鸾凤岭村茶场进行防治茶尺蠖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茶树和其他生物安全,无环境污染,建议迅速推广应用。
关键词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茶尺蠖;示范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97-01
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兼有山区、岗地,温光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茶叶生长的适宜区。2015年茶叶栽培面积8 000 hm2,干毛茶产量1.6万t,茶叶系列产值4.32亿元。茶叶是宜都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大面积连片栽培茶叶和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部分茶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茶尺蠖发生较为严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茶尺蠖的防治已成为事关茶叶产业安全的大事。
宜都市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261家,其中拥有精制设备的初(精)制加工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宜昌市级9家,宜都市级7家,有机茶认证企业2家,通过QS认证企业10家;湖北宜红茶有限公司多年被评为全国行业百强企业;宜都市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市)。加强茶尺蠖防治工作减少农药残留,对保持宜都茶叶荣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示范方法
1.1 示范地概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示范茶尺蠖在松木坪镇鸾凤岭村茶场进行,茶园面积33.33 hm2。茶树树龄15年,品种为福鼎大白,长势良好且均匀,岗地,土壤为白善土,pH值5.6,土壤有机质含量26.5 g/kg,肥力中等偏上,排溉方便。整个试验区茶叶品种、树龄、长势、栽培管理一致。
1.2 示范时间
2015年5月31日,即第2代茶尺蠖1龄幼虫高峰期,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1×107 PIB/mL、苏云菌杆菌含量2 000 IU/μL)悬浮剂2 250 mL/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
1.3 茶尺蠖发生情况
2014年,松木坪镇鸾凤岭村茶场茶尺蠖发生面积23.33 hm2。其中,发生严重的面积20 hm2,茶尺蠖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树势衰弱,抗寒力差;有1.67 hm2茶园茶叶被茶尺蠖幼虫啃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2015年,第1代和第2代茶尺蠖又发生早,发生量大[1]。
1.4 天气情况
由表1可知,在整个示范期间,天气条件较好,无影响示范结果的恶劣气候条件,如严重或长期干旱、暴雨、冰雹等。
2 示范效果
2.1 防治效果
目前,生物防治上主要以苏云金杆菌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危害。苏云金杆菌在田间使用中存在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等问题。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虽具有杀虫专一性强、杀虫效果好,且能垂直传播、持效期长、对人畜无害的优点;但存在杀虫速度缓慢,使害虫的危害难于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的问题。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的复配剂,利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的协同增强作用,克服了苏云金杆菌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缺点。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茶尺蠖的效果好。药后3 d防效即达到82.16%;药后7、14、21 d的防效分别为89.58%、94.17%、96.8%,药后28 d 仍表现出较高的杀活性,防效仍高达到93.82%。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与苏云金杆菌单剂比较,对茶尺蠖的作用快2~3 d[2-3]。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染病死亡的茶尺蠖体内提取而来的。病毒进入害虫体内后迅速大量复制,破坏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害虫染病而亡。同时,病毒通过死虫的体液、粪便继续传染其他健康害虫和下一代害虫,形成“虫瘟”,从而能够较长时间控制茶尺蠖。正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这种横向和纵向传播病毒的能力,对茶尺蠖有很长的控制作用。示范区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1次,就控制了当年茶尺蠖的危害。
2.2 安全性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是纯生物产品,在正常使用技术条件下对人畜和作物低毒,安全间隔期为1~2 d。未发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对茶叶有药害,也未发现对茶叶有益的影响(如加速成熟、增加活力等)。
2.3 经济效益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茶尺蠖平均挽回鲜叶损失8 250 kg/hm2,按2元/kg计算,挽回损失1.65万元/hm2,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3 750元/hm2,2项合计20 250元/hm2。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对茶尺蠖的作用快,持效期长,防效好;对茶叶的安全性好,无药害,安全间隔期短;经济效益显著,是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首选生物农药,建议重点推广应用[4-6]。
但值得注意的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比化学农药高,应避免高温季节用药,以阴天或16:00以后用药较好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防治茶尺蠖在产卵高峰至幼虫3龄期防治效果较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对蚕高毒,使用时须注意避免药液污染桑园及蚕室。
4 参考文献
[1] 汪命龙.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应用试验[J].中国茶叶,1988(4):24-25.
[2] 袁志军,张传溪,肖强,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J].茶叶科学,2013(3):229-236.
[3] 殷坤山,陈华才,肖强,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试制与推广应用[J].中国病毒学,2000(增刊1):84-87.
[4] 陈华才,王志岚,殷昆山.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研制[J].浙江农业学报,2006(5):313-316.
[5] 王丹,陈亮.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J].茶叶科学,2014(6):541-547.
[6] 高旭晖,宛晓春,杨云秋,等.茶尺蠖生物学习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7(3):110-113.
相关热词搜索: 尺蠖 核型 示范 防治 病毒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也谈环保与发展中的天平与尺...2022-02-26
- 示范区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2021-08-27
- 近三年开展政治监督工作情况...2021-08-27
- “奋进示范区、奋战示范点”...2021-08-27
- 从科技示范户到科技带头人2021-09-13
-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企业材料2021-09-14
- 党员经营示范户和文明经营示...2021-09-19
- 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2021-09-19
- 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标准...2021-09-23
- 民主法治示范村经验材料2021-09-23
- 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科技...2021-09-24
- 建设四害防治设施工作实施方案2021-10-06
- 防治“跑官要官”问题研究2021-11-03
- 电力物资防治商业贿赂的思考2021-11-04
-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2022-02-22
-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2022-03-13
- 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总结范...2022-04-22
- 猪常见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