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健脾补肾法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18:40:32 浏览数:

摘要:目的:以健脾补肾的中药汤剂配合化疗治疗3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并与单纯化疗30例作对照。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计算肿瘤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健脾补肾的中药对化疗后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疼痛和少气懒言等症状,并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健脾补肾法 QOL评分

尽管肿瘤的部位不同,但肿瘤邪毒之气损伤正气,又以脾胃之气受损为重,脾胃升降失常引起的临床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e,QOL),运用中药可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了研究健脾补肾中药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化疗后的肿瘤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08年5月在我院肿瘤内科门诊及内二科住院的各种肿瘤化疗后患者30例为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8岁,平均57±1.4岁,病史1个月-3年;选取宁医附院化疗科各种肿瘤化疗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54±0.8岁,病史1.3个月-2.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情况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2 观察与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健脾补肾中药汤剂(太子参20g、生白术15g、茯苓15g、枳壳10g、浙贝10g、陈皮10g、半夏6g、木香10g、砂仁6g、黄芪20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杜仲15g等),一日一剂,对照组服安慰剂,一日两次,两组均服药2个月,观察期间避免服用其他汤剂及抗癌药物,必要时可临时对症处理和一般支持疗法。

2.2 观察项目

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调查评分标准--QOL评分。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疗前疗后比较采用配对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

3 疗效标准及观察结果

3.1 中医证候

3.1.1 证的疗效:参考《中医证的积分法》,将症状依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评为0,1,2,3分统计每一例病例治疗前后各主证(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痛有定处、恶心呕吐等)的总积分,根据治疗后总积分的变化判定疗效: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70%为显著改善,积分值下降至30%为部分改善,积分无变化的为无改善。

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17例,部分改善9例,无改善4例,总改善率86.7%,对照组则为显著改善3例,部分改善8例,无改善19例,总改善率36 7%。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 2检验,P<0.05)。说明健脾补肾的中药对化疗后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3.1.2 主要症状的变化:同法统计每一症状的治疗前后总积分并据此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除大便溏泄或便秘外,其他各主证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明健脾补肾法对改善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疼痛和少气懒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效果。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QOL的评分,而对照组经过2个月后QOL的评分下降了(见表2)。表明肿瘤患者化疗后服用健脾补肾的中药后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4 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的治疗思路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单纯追求消灭或缩小肿瘤实体,而在抗癌同时考虑到改善患者机体及精神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带瘤生存。中医药维护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恢复患者体力;对症处理。

本研究对肿瘤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分析,可见乏力,纳呆,恶心,呕吐,泄泻,便秘等脾胃升降火常所导致的症状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躯体痛苦及心理恐惧。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生理特性是主运化而升清,喜燥恶湿。胃生理特性是主受纳,善腐熟,其气易降,喜润恶燥。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脾胃升降失常之变在临床上以脾升不及,脾虚下陷和胃降不及,胃气上逆为多见。肿瘤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阻碍气机。晚期肿瘤患者气机失常,最易导致脾胃的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经脉失养而出现乏力。脾胃升降失职,脾气不升,脾为湿困而出现腹胀泄泻,便秘等,胃气上逆而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方中太子参、生白术、茯苓、砂仁健脾补气,木香健脾行气,使脾气健运,增进胃肠功能,开启食欲,后天渐充,生化有源,气血得以化生;菟丝子、杜仲温肾填精;补骨脂温肾壮阳,既能“壮火益土”,温脾助运;又能使“元阳坚固,骨髓充实”.益肝补肾,扶植正气,培植本元以减轻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陈皮、半夏健脾化湿止呕;枳壳行气除胀;浙贝化痰散结抑瘤。诸配伍,共奏益气健脾补肾之效。脾胃正气充足,运化正常,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血精液及其精微物质得以输送全身,乏力,纳呆,恶心,呕吐等症状能有效的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研究发现,太子参有抗疲劳和增强免疫的作用。黄芪多糖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苠能干预着床癌细胞增殖,激活转移抑制基因,阻断癌细胞的耐药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茯苓中的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无论是从中医病机还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都可以看出健脾补肾法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以症状缓解为重要内容的生存质量已成为目前癌症治疗中的终点目标。尤其对于已有转移的中、晚期病人,以对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生存质量的判断比以传统的临床判断(生存期和肿瘤缓解率)更为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 补肾 肿瘤 健脾 患者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