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改良式灌肠在1例高位粪便肠梗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2 19:40:03 浏览数:

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式灌肠在1例高位粪便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例男性高位粪便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式灌肠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且可以快速出院,治疗效果为显效。结论 改良式灌肠在1例高位粪便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高位粪便肠梗阻患者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式灌肠;高位粪便肠梗阻;应用;效果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即为肠梗阻的表现。老年患者因其肠蠕动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体力活动减少,极易出现便秘。当这些年龄段的患者接受腹部的手术后,因手术的影响或因为肿瘤发生肠道转移更易出现所谓的粪便性肠梗阻,如发生在直肠部位,可给予传统的经肛门置入肛管灌肠以润滑肠道,同时可刺激肠道蠕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对发生于横结肠等较高位置的粪性肠梗阻,传统的方法因无法到达梗阻部位而效果不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胃癌术后化疗后5d入院",再次入院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胃癌术后化疗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已发生肠道转移,于2011年11月20日行化疗,患者5d没解大便,2011年11月24日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宿食,呕吐物恶臭极其,立即给予胃肠减压,引流出850ml胃内容物,消毒石蜡油100ml灌肠,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急诊CR/DX示:右升结肠起,肠道内有大量积便、积气、积液,扩张明显。诊断为高位粪性肠梗阻。

1.2方法 其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1],裤腿至膝关节,臀部移至床边,垫中单于臀下,弯盘于臀边,将灌肠袋内装入加温开塞露200ml,调节好输液架高度,再将胃管与灌肠袋相连接,排气、润滑胃管30cm后手持胃管缓慢、匀速插入,插管的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如果遇到阻力时,一边拔出少许胃管,一边旋转继续插入至75cm,插管过程中患者未诉明显腹胀腹痛等症状,打开调节器待药物完全滴入后分离灌肠袋,固定胃管于臀部,嘱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放松腹部,右手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和掌根着力,呈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摩,幅度由小至大,直至患者产生肠蠕动,有便意为止。30min后患者解出干结大便。再次于消毒石蜡油150ml匀速滴入,同样按摩方法,20min后患者解出先干后稀大便,诉腹胀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拔出胃管。

1.3疗效平等标准 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无效、有效和显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可以出院,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加重的迹象,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2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且可以快速出院,治疗效果为显效。

3讨论

高位粪便肠梗阻患者几天不排便就会出现腹胀、腹痛、全身不适、纳差等情况。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灌肠和开塞露肌注。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通便药物。用50%甘油或最小山梨醇制成。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2],而加温的开塞露能使排便量增加,其机理是:分子运动更快进入粪便间隙,软化硬结粪块,温热刺激,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有利于粪便排出[3]。灌肠和开塞露肌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患者排出的粪便或者灌肠液并不多,因此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改良后的灌肠方法一方面药液可以较大的面积、较长时间地接触粪便,使粪便达到充分软化,另一方面药液能更有效地刺激肠蠕动,因而患者在开塞露使用后初次排便时间延后,药液在肠管作用的时间增长,排便量增多,解出彻底,提高了灌肠效果。最后,胃管为硅胶材质,粗细、硬度适宜,不易损伤肠粘膜,防止了肠道转移肿瘤的出血。

参考文献:

[1]梅依萍.24例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护理与效果分析[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2):140.

[2]夏骏丽,杜凌燕.开塞露治疗便秘方法的改进[J].护理与康复,2008,7(10):732.

[3]吴筱莲,胡红燕,朱敏芳.加温开塞露治疗便秘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10(9):905.

编辑/孙杰

相关热词搜索: 肠梗阻 灌肠 粪便 高位 改良